第893章 地脉为纸,星火为墨
推荐阅读: 夜天子、 混沌道祖、 牧神记、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柯南里的不柯学侦探、 诡异纪元:每月一个专属天赋、 假如另一半是死人、 大仙救命啊、 修勾修仙:我的男友是二哈、 修真界房奴奋斗史、
清虚子给出的试炼,如同一道冰冷的闸门,悬在了星火文明的前路上。优化三处地脉稳定阵法——这绝非简单的维修,而是要对仙盟传承已久的阵法体系进行“改良”,其难度可想而知。失败,则前功尽弃。
陈末没有任何犹豫,迎着清虚子审视的目光,平静应下:“敢不从命。”
没有退路,便只能向前。
流云涧分坛为他们安排了一处僻静的客舍作为临时居所和工作室。陈末、莉亚博士以及技术团队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林静则凭借其筑基后的敏锐精神力,负责与分坛指定的对接人员——一位名叫明尘的年轻阵法师——沟通,获取关于那三处阵法的详细资料。
资料很快送来,是三部厚重的玉简,里面以神念烙印着复杂无比的阵图、能量流转路径以及历代阵法师维护时记录的疑难杂症。那繁复的线条与符文,看得莉亚博士团队眼花缭乱,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熟悉的物理和工程学范畴。
“能量逻辑完全不同,”一位资深工程师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它们更注重‘意’与‘势’的引导,而非我们习惯的量化控制。”
莉亚博士眉头紧锁,看向陈末:“陈末先生,单纯依靠我们的技术分析,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并优化这些阵法。”
陈末早已料到这一点。他拿起一枚玉简,神识沉入其中,那浩瀚如烟的阵法信息涌入脑海。若在突破元婴前,他也会感到棘手,但如今,他拥有【星火同调】与《星火熔炉观想法》,看待问题的角度已然不同。
“不必完全理解其‘道’,”陈末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暗金色的推演光芒,“我们不需要懂得如何创造一个全新的阵法,我们只需要找到现有阵法中,‘效率’最低、‘损耗’最大、或者说运行不够‘流畅’的节点。”
他指向玉简中投射出的虚拟阵图:“就像修理一台复杂的机器,我们或许不懂其全部原理,但可以通过监测其振动、热量、能耗,找到故障点或优化点。对于阵法,亦然。”
他看向莉亚:“莉亚博士,将我们带来的高精度能量场探测器和灵能波动频谱分析仪架设起来。林静,你配合明尘道友,获取这三处阵法实时的、最细微的能量流转数据,越详细越好。”
他又对技术团队下令:“将获取到的所有数据,输入我们的超级计算机,建立动态能量模型。重点标注能量淤积、异常波动、以及与其他能量脉络冲突的区域。”
陈末的思路,是将玄妙的阵法,暂时视为一个“黑箱系统”,不去深究其内部玄奥的符文道则,而是通过外部观测和数据建模,找出其运行中的“不和谐音”。
这是一种典型的、属于星火文明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接下来的几天,客舍内灯火通明。各种奇特的、不带丝毫灵力的仪器被架设起来,闪烁着不同颜色的指示灯。林静与明尘频繁往返于三处位于流云涧外围山脉的地脉节点,记录着海量的数据。明尘起初对这些“铁疙瘩”颇为不屑,但当他看到那些仪器能捕捉到连他神识都难以察觉的细微能量涟漪时,态度渐渐从不屑变成了惊疑。
超级计算机全功率运转,将海量数据转化为三维动态模型。屏幕上,三条代表地脉阵法能量流的光带蜿蜒流转,其中果然清晰地标注出了数十处能量运行不畅、相互干扰甚至隐隐对冲的“阻塞点”和“冲突域”。
“找到了!”莉亚博士指着屏幕上几个尤其明亮的红点,“这些地方的能量损耗远超平均水平,而且其波动正在缓慢侵蚀阵基结构!按照模型推演,若不处理,这三处阵法最多再维持五十年就会相继失效!”
问题找到了,但如何优化?
直接改动阵法核心?他们没这个能力,也绝不会被允许。
陈末凝视着模型,脑海中《星火熔炉观想法》缓缓运转,【星火同调】的神通意念与计算机的推演结果相互印证。他伸出手指,在虚拟阵图上轻轻点拨。
“我们不改变主阵纹,只在那些阻塞点和冲突域附近,添加一些微小的‘辅助结构’。”陈末沉声道,“这些结构不蕴含道则,只起到‘引导’、‘分流’、‘缓冲’的作用。就像在湍急的河流中放置一些经过精心计算的导流板,让水流更平顺,减少对河岸的冲刷。”
他根据能量模型的模拟结果,开始设计这些“导流板”——那是一些极其简洁、甚至可以说是简陋的几何结构,由几种对灵气亲和度较高且性质稳定的基础材料构成。它们的作用单一而明确:利用物理结构和材料特性,轻微地偏转、分散或吸收那些异常波动的能量,使其回归主能量流的和谐共振之中。
这是一种取巧,一种基于极致计算和能量动力学原理的“打补丁”。它不涉及阵法核心的玄奥,却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其运行状态。
设计方案很快出炉。陈末带着方案和模型数据,再次求见清虚子。
清虚子看着陈末提交的、与他认知中阵法师手段截然不同的优化方案,那古井无波的脸上再次露出了讶异。那些所谓的“辅助结构”,在他眼中简陋得可笑,毫无“道韵”可言。但旁边由星火计算机推演出的、优化前后能量流转效率与稳定性的对比数据,却清晰得令人无法忽视。
预测优化后,阵法稳定性提升约百分之十五,能量损耗降低百分之二十,预计寿命延长三百年以上。
“……可试。”清虚子最终只吐出两个字,但语气中那丝怀疑,已然淡去了不少。
在明尘及数位分坛阵法师的严格监督下(更多是好奇),星火技术团队开始在第一处地脉节点进行施工。他们没有动用任何法力,而是使用精密的工程机器人,按照设计图,将那些奇特的金属和晶石“导流板”,精准地安置在指定的位置。
当最后一块辅助结构安装完毕的瞬间,所有在场的阵法师,包括明尘,都清晰地感觉到,脚下原本隐隐传来的、略带滞涩和杂音的地脉能量流动,陡然变得顺畅、平和了许多!那处阵法核心的光芒,也似乎明亮了一丝!
真的有效?!
明尘等人目瞪口呆,看着那些毫无灵气波动的“铁片”和“石头”,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物。
陈末神色不变,心中却松了口气。第一步,成了。
星火文明的“技术”,终于在这片修仙文明的土壤上,扎下了第一棵稚嫩却顽强的根苗。
陈末没有任何犹豫,迎着清虚子审视的目光,平静应下:“敢不从命。”
没有退路,便只能向前。
流云涧分坛为他们安排了一处僻静的客舍作为临时居所和工作室。陈末、莉亚博士以及技术团队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林静则凭借其筑基后的敏锐精神力,负责与分坛指定的对接人员——一位名叫明尘的年轻阵法师——沟通,获取关于那三处阵法的详细资料。
资料很快送来,是三部厚重的玉简,里面以神念烙印着复杂无比的阵图、能量流转路径以及历代阵法师维护时记录的疑难杂症。那繁复的线条与符文,看得莉亚博士团队眼花缭乱,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熟悉的物理和工程学范畴。
“能量逻辑完全不同,”一位资深工程师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它们更注重‘意’与‘势’的引导,而非我们习惯的量化控制。”
莉亚博士眉头紧锁,看向陈末:“陈末先生,单纯依靠我们的技术分析,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并优化这些阵法。”
陈末早已料到这一点。他拿起一枚玉简,神识沉入其中,那浩瀚如烟的阵法信息涌入脑海。若在突破元婴前,他也会感到棘手,但如今,他拥有【星火同调】与《星火熔炉观想法》,看待问题的角度已然不同。
“不必完全理解其‘道’,”陈末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暗金色的推演光芒,“我们不需要懂得如何创造一个全新的阵法,我们只需要找到现有阵法中,‘效率’最低、‘损耗’最大、或者说运行不够‘流畅’的节点。”
他指向玉简中投射出的虚拟阵图:“就像修理一台复杂的机器,我们或许不懂其全部原理,但可以通过监测其振动、热量、能耗,找到故障点或优化点。对于阵法,亦然。”
他看向莉亚:“莉亚博士,将我们带来的高精度能量场探测器和灵能波动频谱分析仪架设起来。林静,你配合明尘道友,获取这三处阵法实时的、最细微的能量流转数据,越详细越好。”
他又对技术团队下令:“将获取到的所有数据,输入我们的超级计算机,建立动态能量模型。重点标注能量淤积、异常波动、以及与其他能量脉络冲突的区域。”
陈末的思路,是将玄妙的阵法,暂时视为一个“黑箱系统”,不去深究其内部玄奥的符文道则,而是通过外部观测和数据建模,找出其运行中的“不和谐音”。
这是一种典型的、属于星火文明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接下来的几天,客舍内灯火通明。各种奇特的、不带丝毫灵力的仪器被架设起来,闪烁着不同颜色的指示灯。林静与明尘频繁往返于三处位于流云涧外围山脉的地脉节点,记录着海量的数据。明尘起初对这些“铁疙瘩”颇为不屑,但当他看到那些仪器能捕捉到连他神识都难以察觉的细微能量涟漪时,态度渐渐从不屑变成了惊疑。
超级计算机全功率运转,将海量数据转化为三维动态模型。屏幕上,三条代表地脉阵法能量流的光带蜿蜒流转,其中果然清晰地标注出了数十处能量运行不畅、相互干扰甚至隐隐对冲的“阻塞点”和“冲突域”。
“找到了!”莉亚博士指着屏幕上几个尤其明亮的红点,“这些地方的能量损耗远超平均水平,而且其波动正在缓慢侵蚀阵基结构!按照模型推演,若不处理,这三处阵法最多再维持五十年就会相继失效!”
问题找到了,但如何优化?
直接改动阵法核心?他们没这个能力,也绝不会被允许。
陈末凝视着模型,脑海中《星火熔炉观想法》缓缓运转,【星火同调】的神通意念与计算机的推演结果相互印证。他伸出手指,在虚拟阵图上轻轻点拨。
“我们不改变主阵纹,只在那些阻塞点和冲突域附近,添加一些微小的‘辅助结构’。”陈末沉声道,“这些结构不蕴含道则,只起到‘引导’、‘分流’、‘缓冲’的作用。就像在湍急的河流中放置一些经过精心计算的导流板,让水流更平顺,减少对河岸的冲刷。”
他根据能量模型的模拟结果,开始设计这些“导流板”——那是一些极其简洁、甚至可以说是简陋的几何结构,由几种对灵气亲和度较高且性质稳定的基础材料构成。它们的作用单一而明确:利用物理结构和材料特性,轻微地偏转、分散或吸收那些异常波动的能量,使其回归主能量流的和谐共振之中。
这是一种取巧,一种基于极致计算和能量动力学原理的“打补丁”。它不涉及阵法核心的玄奥,却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其运行状态。
设计方案很快出炉。陈末带着方案和模型数据,再次求见清虚子。
清虚子看着陈末提交的、与他认知中阵法师手段截然不同的优化方案,那古井无波的脸上再次露出了讶异。那些所谓的“辅助结构”,在他眼中简陋得可笑,毫无“道韵”可言。但旁边由星火计算机推演出的、优化前后能量流转效率与稳定性的对比数据,却清晰得令人无法忽视。
预测优化后,阵法稳定性提升约百分之十五,能量损耗降低百分之二十,预计寿命延长三百年以上。
“……可试。”清虚子最终只吐出两个字,但语气中那丝怀疑,已然淡去了不少。
在明尘及数位分坛阵法师的严格监督下(更多是好奇),星火技术团队开始在第一处地脉节点进行施工。他们没有动用任何法力,而是使用精密的工程机器人,按照设计图,将那些奇特的金属和晶石“导流板”,精准地安置在指定的位置。
当最后一块辅助结构安装完毕的瞬间,所有在场的阵法师,包括明尘,都清晰地感觉到,脚下原本隐隐传来的、略带滞涩和杂音的地脉能量流动,陡然变得顺畅、平和了许多!那处阵法核心的光芒,也似乎明亮了一丝!
真的有效?!
明尘等人目瞪口呆,看着那些毫无灵气波动的“铁片”和“石头”,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物。
陈末神色不变,心中却松了口气。第一步,成了。
星火文明的“技术”,终于在这片修仙文明的土壤上,扎下了第一棵稚嫩却顽强的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