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春宵帐暖红颜慰,烽火忽传东海来

推荐阅读: 庶子风流神道众生重生官场:我闪婚了美女县长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名柯秘闻:毛利兰能听柯南心声天商无双史上第一绝境非洲农场主最强渔夫我真的只是反派

    当陈平川拖着疲惫的身心,如同一个打了败仗的士兵,来到翊坤宫外时,他惊讶地发现,宫门是虚掩着的。
    一缕温暖的烛光,从门缝里透了出来,伴随着一股淡淡的茶香。
    他心里一动,迟疑了一下,还是伸手推开了门。
    寝殿之内,没有像其他宫殿那样张灯结彩,布置得过分喜庆,一切都还是原来的样子,简洁而干练。
    凤三娘就坐在桌边,她没有穿那身华丽的妃子礼服,而是换上了一身寻常的红色长裙,长发用一根简单的红绳束在脑后。
    她面前的桌上,正温着一壶热茶,两个茶杯,一左一右,摆放得整整齐齐。
    看到陈平川进来,她没有丝毫惊讶,只是抬起眼,对他微微一笑。
    那笑容,就像冬日里的暖阳,瞬间驱散了陈平川心中所有的郁闷和疲惫。
    “你来了?”她开口问道,声音温柔,仿佛他不是刚从别的宫殿被赶出来,而是出了一趟远门,刚刚归家。
    陈平川再也绷不住了,他几步走过去,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拿起桌上的茶杯,也顾不上烫,就猛地灌了一大口。
    “咳咳……烫烫烫……”他被烫得龇牙咧嘴。
    凤三娘被他这副狼狈的样子逗笑了,她嗔怪地白了他一眼,拿起茶壶,给他续上茶水,又推到他面前,柔声说:“慢点喝,没人跟你抢。”
    陈平川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开始大倒苦水,把今晚在坤宁宫、承乾宫和景仁宫的离奇遭遇,添油加醋地抱怨了一遍。
    “……你说说,她们是不是都疯了?一个个的,都把我往外推!我好歹也是个皇帝啊,新婚之夜,搞得跟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一样,这叫什么事啊!”
    凤三娘一直安静地听着,时不时地给他续茶,脸上始终带着温柔的笑意。
    等他抱怨完了,她才缓缓开口。
    “你啊,还是不懂她们。”
    “我不懂?”陈平川瞪大了眼睛,“我都快被她们给玩死了!”
    “她们不是在戏弄你,也不是在生你的气。”凤三娘耐心地解释道,“她们是在用各自的方式,向你,也向彼此,表明她们的态度和心意。”
    “昭华妹妹是皇后,她必须表现出母仪天下的气度和胸怀。她把你让出来,是为了告诉你,她虽然身居后位,却不会恃宠而骄,更不会独占你。她这是在为我们这个‘家’,定下一个和睦的基调。”
    “静姝妹妹呢,性子最好强。她看到皇后这么大度,她自然不肯落后。她把你推出来,不是真的不要你,而是不想在气势上输给昭华,更不想欠人情。这是她的骄傲。”
    “至于若素妹妹,她最是知礼。在她看来,皇后已经做出了姿态,她身为妃嫔,就更应该避嫌,不能做出与皇后争宠的事情来。这是她的本分和智慧。”
    凤三娘看着陈平川那副若有所思的表情,继续说道:“她们都是顶顶聪明的女人,也都是真心爱你的。她们这么做,其实都是为了你好,为了这个家好。她们不想让你因为后宫之事而烦心。”
    陈平川听完,沉默了。
    他不得不承认,凤三娘说得对。
    他只看到了自己被拒之门外的尴尬,却没有看懂她们三人背后那份深沉的用心和情意。
    “那……那你呢?”陈平川看着凤三娘,小声问道,“你怎么不把我赶出去?”
    凤三娘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而温柔的光芒。
    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陈平川的脸颊,声音轻得像一阵风。
    “不会的,今晚,你应该在我这里。”
    陈平川的心,猛地一颤。
    他忽然明白了。
    昭华她们三个人,无论是出于大度,还是好胜,还是礼数,她们不约而同地将他推向了凤三娘这里。
    因为她们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在她们四个人当中,为陈平川付出最多,牺牲最大,经历的磨难最深重的,是凤三娘。
    从黑风寨的生死相托,到庐州城头的纵身一跃……
    这个夜晚,理应属于她。
    这是她们之间,一种无言的默契和尊重。
    陈平川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一把抓住凤三娘的手,紧紧地抱住了她。
    “三娘……”他的声音有些哽咽,“还是你最好。你可千万别赶我走啊,我真的没地方去了。”
    凤三娘被他抱在怀里,感受着他微微颤抖的身体,忍不住笑了。
    她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像在安抚一个孩子。
    “傻瓜,我等了你这么久,怎么会赶你走。”
    “我一直都在等你回家。”
    烛光摇曳,映照着紧紧相拥的两人,岁月静好,一室温馨。
    ……
    与此同时,坤宁宫、承乾宫、景仁宫内,灯火也依旧亮着。
    三位独守空房的新娘,都没有睡。
    但她们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失落和不快,反而都带着一丝浅浅的,了然于心的微笑。
    她们知道他去了哪里。
    这样,最好。
    ……
    大婚之后,陈平川终于从复杂的家事中脱身,开始大力推行他的新政。
    一道道足以改变整个大夏国运的旨意,从皇宫发出,传遍四方。
    “凡天下无主之荒地,皆可由流民开垦,所垦之地,归其所有,并免征三年赋税!”
    “设‘工部营造总局’,由全伯总领,拨付重金,召集天下能工巧匠,研制新式农具、水利器械,以及……更先进的火器!”
    “开恩科!不问出身,不论文武,凡有才之士,皆可通过科举,入朝为官!”
    一系列的政策,如同春风化雨,让这个刚刚经历了连年战火的庞大帝国,迅速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田野里,是辛勤耕作的农民。
    工坊里,是叮当作响的铁锤。
    学堂里,是琅琅的读书声。
    大夏,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走向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然而就在此刻,一份用火漆封死的奏报,摆在了陈平川的面前。
    “东北八百里加急!”
    陈平川的眉头微微一挑,八百里加急,必是天大的军情。
    莫非……蛮族闹事?!
    他伸手接过,撕开火漆封口,展开那份军报。
    军报的材质是特有的绵纸,上面用汉字书写。
    “倭国战国大名联军十万,以‘借道伐夏,匡扶大业’为名,突袭高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