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三道圣旨震天下!朕不是救高丽,而是灭倭国
推荐阅读: 夜天子、 混沌道祖、 牧神记、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柯南里的不柯学侦探、 诡异纪元:每月一个专属天赋、 假如另一半是死人、 大仙救命啊、 修勾修仙:我的男友是二哈、 修真界房奴奋斗史、
所有人都被陈平川的决心和手笔给镇住了。
还没等他们消化完,第三道圣旨,紧随而至。
“第三道旨意!”陈平川的目光,投向了站在武将末位的丁远。
丁远心头一跳,立刻出列。
“命镇海大将军、靖海侯丁远,即刻返回东海舰队驻地,整合大夏所有战船三百艘,并联络高丽残余水师,合兵一处!朕封你为征倭水师大都督,总领一切海上战事!”
陈平川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朕给你的任务,只有一个!在釜山港外,给朕建立起一道海上长城!彻底切断倭寇本土与其陆上军队的联系!朕要让登陆高丽的十万倭寇,变成十万孤魂野鬼,一只舢板都别想逃回去!”
丁远的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归顺陈平川之后,一直渴望着能有一场真正的大海战,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也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现在,机会来了!
“末将丁远,领旨!”他猛地抬头,眼中射出骇人的精光,“请陛下放心!倭寇片板不得入海!末将若让一个倭寇从海上逃脱,愿提头来见!”
“好!”陈平川满意地点了点头,“朕信你!”
三道圣旨下达,整个大夏的战争机器,被赋予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陆军,分先锋、主力,梯次推进,务求稳扎稳打,一战定乾坤。
海军,则穿插敌后,断其粮道,阻其援兵,形成一个巨大的海上包围圈。
海陆并进,立体打击!
这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笔,也是陈平川经过深思熟虑后,定下的最稳妥,也最狠辣的作战方案。
他要的,从来都不是击溃。
他要的是,全歼!
“退朝!”
陈平川说完,便直接起身,离开了太和殿,留下满朝文武,在震撼和激动中,久久无法平静。
……
御书房。
陈平川刚坐下,首相赵康便跟了进来。
“陛下,如此兴师动众,是否……太过冒险?”赵康的脸上写满了忧虑。
他不是武将,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八万五千人的陆军主力,几乎是倾巢而出,再加上整个东海舰队,万一战事不顺,大夏腹地空虚,恐有不测。
“冒险?”陈平川笑了,“赵相,你看这是什么?”
他从御案上拿起一份卷宗,递给赵康。
赵康疑惑地接过,打开一看。
卷宗的封面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平倭策》。
里面的内容,更是让他心惊肉跳。
从倭国的地理、气候、人口,到其国内各大名之间的矛盾、兵力构成、武士道精神的优劣,甚至连他们的饮食习惯、锻刀技术,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详尽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这……这简直就像是派人去倭国住了几十年写出来的!
“陛下,这……”赵康的手都有些发抖。
“这是朕这几年,让皇家暗影司和东海的商人们,陆续搜集整理的情报。”陈平川淡淡地说道,“朕早就料到,这帮狼心狗肺的东西迟早会打过来。”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朕眼里,倭国朝廷,不过是一群穿着华丽衣服的村长罢了。他们所谓的十万联军,看似人多,实则各怀鬼胎,矛盾重重。”
“朕这次出兵,就是要用雷霆之势,先打掉他们最嚣张的那几家,然后再利用他们内部的矛盾,分化瓦解,让他们自相残杀。”
陈平川走到地图前,手指在上面画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秦锋的先锋,是尖刀,负责撕开他们的防线。石头的主力,是铁钳,负责将他们牢牢钳住。丁远的水师,是绳索,负责勒紧他们的脖子。”
“而朕,”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是那个最后收割的渔翁。”
赵康听得目瞪口呆,他这才明白,皇帝陛下的决心,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建立在如此周密详尽的情报和算计之上!
他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陛下深谋远虑,臣,佩服得五体投地!”赵康真心实意地躬身一拜。
“行了,别拍马屁了。”陈平川摆了摆手,“后勤的事情,就全靠你了。这场仗,朕要打成富裕仗。告诉前线的将士们,让他们敞开了吃,肉管够!”
“是!臣这就去办!”赵康领命而去,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赵康走后,御书房的阴影里,悄无声息地走出一道窈窕的身影。
正是皇家暗影司指挥使,玲儿。
“参见陛下。”
“起来吧。”陈平川头也不回,依旧看着地图,“人,都准备好了吗?”
“回陛下,暗影六子,及三百名精锐密探,已在宫外候命。”玲儿恭敬地回答。
“好。”陈平川转过身,眼中寒芒一闪。
“传朕的密令,让他们都进来。朕要亲自交代任务。”
……
夜色深沉,皇宫之内,除了巡逻禁军的甲叶摩擦声,万籁俱寂。
御书房的殿门紧闭,烛火通明,将陈平川的身影投射在巨大的地图上,显得格外高大。
殿内,除了他,还站着六个人。
他们就是陈平川一手打造的,大夏最锋利的暗器——皇家暗影司的核心,“暗影六子”。
这六个人,加上不在场的秦锋、丁远等人,构成了陈平川最核心的班底。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陈平川赋予了新生的人。
他们对陈平川的忠诚,早已超越了君臣,近乎信仰。
“都来了。”陈平川的目光,从他们每个人脸上一一扫过。
“参见陛下!”六人齐齐单膝跪地。
“起来说话。”陈平川摆了摆手,开门见山,“军情你们都知道了。明面上的战争,朕已经布置下去了。但背后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倭国联军盘踞的汉城位置。
“这十万倭寇,朕没放在眼里,但不代表朕不重视。”
“如果光靠军队正面硬碰硬,伤亡太大,也太慢了。”
他的目光,落在了马三身上。
“马三。”
“小人在!”马三立刻向前一步,满脸堆笑。
“你带上最精锐的斥候,再加上一百万两白银的活动经费。”陈平川伸出一根手指,“你的任务,是带着你的人,潜入倭军大营,摸清他们的底细!”
“陛下放心!别说倭军大营,就是他们首领老婆的被窝,小的都能给您钻进去!”马三拍着胸脯保证。
“少耍嘴皮子。”陈平川瞪了他一眼,“你的任务很重要!朕要你,用你那张能把死人说活的嘴,和这些白花花的银子,去给朕找朋友。”
还没等他们消化完,第三道圣旨,紧随而至。
“第三道旨意!”陈平川的目光,投向了站在武将末位的丁远。
丁远心头一跳,立刻出列。
“命镇海大将军、靖海侯丁远,即刻返回东海舰队驻地,整合大夏所有战船三百艘,并联络高丽残余水师,合兵一处!朕封你为征倭水师大都督,总领一切海上战事!”
陈平川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朕给你的任务,只有一个!在釜山港外,给朕建立起一道海上长城!彻底切断倭寇本土与其陆上军队的联系!朕要让登陆高丽的十万倭寇,变成十万孤魂野鬼,一只舢板都别想逃回去!”
丁远的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归顺陈平川之后,一直渴望着能有一场真正的大海战,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也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现在,机会来了!
“末将丁远,领旨!”他猛地抬头,眼中射出骇人的精光,“请陛下放心!倭寇片板不得入海!末将若让一个倭寇从海上逃脱,愿提头来见!”
“好!”陈平川满意地点了点头,“朕信你!”
三道圣旨下达,整个大夏的战争机器,被赋予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陆军,分先锋、主力,梯次推进,务求稳扎稳打,一战定乾坤。
海军,则穿插敌后,断其粮道,阻其援兵,形成一个巨大的海上包围圈。
海陆并进,立体打击!
这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笔,也是陈平川经过深思熟虑后,定下的最稳妥,也最狠辣的作战方案。
他要的,从来都不是击溃。
他要的是,全歼!
“退朝!”
陈平川说完,便直接起身,离开了太和殿,留下满朝文武,在震撼和激动中,久久无法平静。
……
御书房。
陈平川刚坐下,首相赵康便跟了进来。
“陛下,如此兴师动众,是否……太过冒险?”赵康的脸上写满了忧虑。
他不是武将,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八万五千人的陆军主力,几乎是倾巢而出,再加上整个东海舰队,万一战事不顺,大夏腹地空虚,恐有不测。
“冒险?”陈平川笑了,“赵相,你看这是什么?”
他从御案上拿起一份卷宗,递给赵康。
赵康疑惑地接过,打开一看。
卷宗的封面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平倭策》。
里面的内容,更是让他心惊肉跳。
从倭国的地理、气候、人口,到其国内各大名之间的矛盾、兵力构成、武士道精神的优劣,甚至连他们的饮食习惯、锻刀技术,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详尽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这……这简直就像是派人去倭国住了几十年写出来的!
“陛下,这……”赵康的手都有些发抖。
“这是朕这几年,让皇家暗影司和东海的商人们,陆续搜集整理的情报。”陈平川淡淡地说道,“朕早就料到,这帮狼心狗肺的东西迟早会打过来。”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朕眼里,倭国朝廷,不过是一群穿着华丽衣服的村长罢了。他们所谓的十万联军,看似人多,实则各怀鬼胎,矛盾重重。”
“朕这次出兵,就是要用雷霆之势,先打掉他们最嚣张的那几家,然后再利用他们内部的矛盾,分化瓦解,让他们自相残杀。”
陈平川走到地图前,手指在上面画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秦锋的先锋,是尖刀,负责撕开他们的防线。石头的主力,是铁钳,负责将他们牢牢钳住。丁远的水师,是绳索,负责勒紧他们的脖子。”
“而朕,”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是那个最后收割的渔翁。”
赵康听得目瞪口呆,他这才明白,皇帝陛下的决心,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建立在如此周密详尽的情报和算计之上!
他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陛下深谋远虑,臣,佩服得五体投地!”赵康真心实意地躬身一拜。
“行了,别拍马屁了。”陈平川摆了摆手,“后勤的事情,就全靠你了。这场仗,朕要打成富裕仗。告诉前线的将士们,让他们敞开了吃,肉管够!”
“是!臣这就去办!”赵康领命而去,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赵康走后,御书房的阴影里,悄无声息地走出一道窈窕的身影。
正是皇家暗影司指挥使,玲儿。
“参见陛下。”
“起来吧。”陈平川头也不回,依旧看着地图,“人,都准备好了吗?”
“回陛下,暗影六子,及三百名精锐密探,已在宫外候命。”玲儿恭敬地回答。
“好。”陈平川转过身,眼中寒芒一闪。
“传朕的密令,让他们都进来。朕要亲自交代任务。”
……
夜色深沉,皇宫之内,除了巡逻禁军的甲叶摩擦声,万籁俱寂。
御书房的殿门紧闭,烛火通明,将陈平川的身影投射在巨大的地图上,显得格外高大。
殿内,除了他,还站着六个人。
他们就是陈平川一手打造的,大夏最锋利的暗器——皇家暗影司的核心,“暗影六子”。
这六个人,加上不在场的秦锋、丁远等人,构成了陈平川最核心的班底。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陈平川赋予了新生的人。
他们对陈平川的忠诚,早已超越了君臣,近乎信仰。
“都来了。”陈平川的目光,从他们每个人脸上一一扫过。
“参见陛下!”六人齐齐单膝跪地。
“起来说话。”陈平川摆了摆手,开门见山,“军情你们都知道了。明面上的战争,朕已经布置下去了。但背后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倭国联军盘踞的汉城位置。
“这十万倭寇,朕没放在眼里,但不代表朕不重视。”
“如果光靠军队正面硬碰硬,伤亡太大,也太慢了。”
他的目光,落在了马三身上。
“马三。”
“小人在!”马三立刻向前一步,满脸堆笑。
“你带上最精锐的斥候,再加上一百万两白银的活动经费。”陈平川伸出一根手指,“你的任务,是带着你的人,潜入倭军大营,摸清他们的底细!”
“陛下放心!别说倭军大营,就是他们首领老婆的被窝,小的都能给您钻进去!”马三拍着胸脯保证。
“少耍嘴皮子。”陈平川瞪了他一眼,“你的任务很重要!朕要你,用你那张能把死人说活的嘴,和这些白花花的银子,去给朕找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