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张无忌教子有方
推荐阅读: 夜天子、 混沌道祖、 牧神记、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柯南里的不柯学侦探、 诡异纪元:每月一个专属天赋、 假如另一半是死人、 大仙救命啊、 修勾修仙:我的男友是二哈、 修真界房奴奋斗史、
李善长缓缓地退出了乾清宫,他的身影在宫殿的阴影中逐渐消失。
然而,就在他离开的瞬间,太子张昊从暗处走了出来,仿佛一直在等待这个时机。
张昊快步走到张无忌面前,双膝跪地,恭敬地行了一个礼,然后抬头看着他的父皇,满脸疑惑地问道:“父皇,儿臣实在不明白,您为何要如此轻易地放过李善长呢?”
张无忌坐在龙椅上,微微皱眉,他看着自己的儿子,沉默片刻后才缓缓开口:“昊儿,李善长对大明确实有很大的功劳,这一点不可否认。
他所犯下的过错也不少啊,结党营私、科举舞弊,这些都是重罪。
功是功,过是过,两者不能相互抵消。”
张昊听完父皇的解释,心中的疑惑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深重了。
他不禁问道:“既然如此,那父皇为何还要准许李善长辞官回家养老呢?这岂不是让他逃脱了应有的惩罚?”
张无忌微微一笑,他站起身来,走到张昊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昊儿,朕不会轻易杀掉一个功臣,这是为了维护朝廷的稳定和人心。
同时,朕也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鱼肉百姓之人,因为百姓才是大明的根基,是朕统治的底线。”
张昊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想起父皇一直以来对他的教导,大明是与百姓共同治理天下的。
张无忌继续说道:“如果李善长接下来能够安心养老,不再涉足朝廷事务,那么朕可以让他安享晚年,颐养天年。
若是他不知悔改,继续为非作歹,那么等待他的,就只有抄家灭族的下场了。”
张无忌深邃的目光穿过乾清宫雕花的窗棂,望向远方渐沉的暮色。
夕阳的余晖为宫殿镀上一层血色,仿佛预示着朝堂上即将到来的风暴。
\"昊儿,\"皇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治国如弈棋,不能只看眼前一步。李善长之事,朕自有考量。\"
张昊抬头,看见父皇眼中闪烁着难以捉摸的光芒。
他忽然意识到,父皇的每一个决定背后,都藏着常人难以揣度的深意。
张无忌转身走向御案,从暗格中取出一叠密折,递给太子。
\"看看吧,这是锦衣卫这半年来监视李善长的记录。\"
张昊接过密折,手指微微颤抖。
翻开第一页,密密麻麻的记录让他倒吸一口冷气——李善长辞官前夜秘密会见六部官员;其子李成在江南购置千亩良田;李家仆从暗中传递书信给边关将领...
\"父皇,这些...\"张昊震惊地抬头。
\"朕早已知道。\"
张无忌平静地说,手指轻叩龙椅扶手,\"李善长自以为聪明,却不知锦衣卫的眼线早已遍布其府邸。朕放他归乡,就是要看他还能翻出什么浪花来。\"
殿外传来更鼓声,暮色已深。张无忌示意内侍掌灯,摇曳的烛光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
\"昊儿,记住,为君者当如猛虎伏林,静待时机。李善长有功于社稷不假,但若他不知收敛...\"
皇帝的声音骤然转冷,\"朕不介意用他的头颅来警示朝堂。\"
张昊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窜上来。他忽然明白,父皇的仁慈背后,是随时可以落下的屠刀。
\"儿臣明白了。\"太子深深叩首,\"父皇是给李善长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张无忌微微颔首:\"你能明白这点很好。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平衡朝堂势力。\"他指向案上的密折,\"纪纲已经安排十二名锦衣卫暗中跟随李善长返乡,他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朕的眼睛。\"
窗外忽然电闪雷鸣,一场夏日的暴雨倾盆而下。
雨点敲打在琉璃瓦上,发出急促的声响,仿佛上天也在为这场君臣博弈敲响战鼓。
\"父皇,若是李善长真的安分守己呢?\"张昊忍不住问道。
张无忌嘴角浮现一丝莫测的微笑:\"那他便能善终。但昊儿,你记住,狐狸终究会露出尾巴。李善长结党多年,门生故旧遍布朝野,他放不下这份权势。\"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无声地出现在殿门处,雨水顺着他的飞鱼服滴落在地毯上。
\"陛下,\"纪纲单膝跪地,\"刚收到飞鸽传书,李善长的车队在三十里外的驿站停留,秘密接见了兵部侍郎周延儒。\"
张无忌眼中寒光一闪:\"果然按捺不住了。纪爱卿,继续监视,不要打草惊蛇。\"
\"臣遵旨。\"纪纲的身影又如鬼魅般消失在雨幕中。
张昊看着这一幕,心中震撼不已。
他终于完全理解了父皇的深谋远虑——放虎归山不是仁慈,而是为了引出更多隐藏在暗处的猎物。
\"昊儿,\"张无忌的声音将太子从思绪中拉回,\"今日朕教你第一课:明松暗紧,外宽内严。对待李善长这样的老臣,表面要给予体面,实则必须牢牢掌控。\"
张昊郑重地点头:\"儿臣受教了。只是...这样会不会有损父皇仁德之名?\"
张无忌大笑,笑声中却带着几分苍凉:\"仁德是对百姓而言。至于这些贪官污吏...\"皇帝的眼神陡然锐利,\"朕宁可背负暴君之名,也要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暴雨渐歇,一轮明月破云而出。
清冷的月光洒在乾清宫的金砖地面上,映出父子二人长长的影子。
\"去吧,\"张无忌疲惫地挥挥手,\"明日早朝,朕会让你亲眼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帝王之术。\"
张昊恭敬地退出大殿,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他回头望去,只见父皇孤独的身影立在窗前,月光为他披上一层银色的铠甲。
这一刻,太子忽然明白了身为帝王的代价——那是一条充满算计与孤独的道路。
同时,京城郊外的官道上,李善长的马车正在泥泞中艰难前行。
车帘微动,露出一张苍老而阴沉的脸。
他望向京城方向,眼中闪烁着不甘与野心。
\"老爷,前面就到河间府了。\"仆从低声禀报。
李善长冷笑一声:\"告诉周大人,按计划行事。皇帝以为赶走老夫就万事大吉了?哼,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他不知道的是,不远处的树梢上,一名锦衣卫正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切,手中的炭笔在密报上快速记录着...
然而,就在他离开的瞬间,太子张昊从暗处走了出来,仿佛一直在等待这个时机。
张昊快步走到张无忌面前,双膝跪地,恭敬地行了一个礼,然后抬头看着他的父皇,满脸疑惑地问道:“父皇,儿臣实在不明白,您为何要如此轻易地放过李善长呢?”
张无忌坐在龙椅上,微微皱眉,他看着自己的儿子,沉默片刻后才缓缓开口:“昊儿,李善长对大明确实有很大的功劳,这一点不可否认。
他所犯下的过错也不少啊,结党营私、科举舞弊,这些都是重罪。
功是功,过是过,两者不能相互抵消。”
张昊听完父皇的解释,心中的疑惑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深重了。
他不禁问道:“既然如此,那父皇为何还要准许李善长辞官回家养老呢?这岂不是让他逃脱了应有的惩罚?”
张无忌微微一笑,他站起身来,走到张昊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昊儿,朕不会轻易杀掉一个功臣,这是为了维护朝廷的稳定和人心。
同时,朕也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鱼肉百姓之人,因为百姓才是大明的根基,是朕统治的底线。”
张昊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想起父皇一直以来对他的教导,大明是与百姓共同治理天下的。
张无忌继续说道:“如果李善长接下来能够安心养老,不再涉足朝廷事务,那么朕可以让他安享晚年,颐养天年。
若是他不知悔改,继续为非作歹,那么等待他的,就只有抄家灭族的下场了。”
张无忌深邃的目光穿过乾清宫雕花的窗棂,望向远方渐沉的暮色。
夕阳的余晖为宫殿镀上一层血色,仿佛预示着朝堂上即将到来的风暴。
\"昊儿,\"皇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治国如弈棋,不能只看眼前一步。李善长之事,朕自有考量。\"
张昊抬头,看见父皇眼中闪烁着难以捉摸的光芒。
他忽然意识到,父皇的每一个决定背后,都藏着常人难以揣度的深意。
张无忌转身走向御案,从暗格中取出一叠密折,递给太子。
\"看看吧,这是锦衣卫这半年来监视李善长的记录。\"
张昊接过密折,手指微微颤抖。
翻开第一页,密密麻麻的记录让他倒吸一口冷气——李善长辞官前夜秘密会见六部官员;其子李成在江南购置千亩良田;李家仆从暗中传递书信给边关将领...
\"父皇,这些...\"张昊震惊地抬头。
\"朕早已知道。\"
张无忌平静地说,手指轻叩龙椅扶手,\"李善长自以为聪明,却不知锦衣卫的眼线早已遍布其府邸。朕放他归乡,就是要看他还能翻出什么浪花来。\"
殿外传来更鼓声,暮色已深。张无忌示意内侍掌灯,摇曳的烛光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
\"昊儿,记住,为君者当如猛虎伏林,静待时机。李善长有功于社稷不假,但若他不知收敛...\"
皇帝的声音骤然转冷,\"朕不介意用他的头颅来警示朝堂。\"
张昊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窜上来。他忽然明白,父皇的仁慈背后,是随时可以落下的屠刀。
\"儿臣明白了。\"太子深深叩首,\"父皇是给李善长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张无忌微微颔首:\"你能明白这点很好。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平衡朝堂势力。\"他指向案上的密折,\"纪纲已经安排十二名锦衣卫暗中跟随李善长返乡,他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朕的眼睛。\"
窗外忽然电闪雷鸣,一场夏日的暴雨倾盆而下。
雨点敲打在琉璃瓦上,发出急促的声响,仿佛上天也在为这场君臣博弈敲响战鼓。
\"父皇,若是李善长真的安分守己呢?\"张昊忍不住问道。
张无忌嘴角浮现一丝莫测的微笑:\"那他便能善终。但昊儿,你记住,狐狸终究会露出尾巴。李善长结党多年,门生故旧遍布朝野,他放不下这份权势。\"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无声地出现在殿门处,雨水顺着他的飞鱼服滴落在地毯上。
\"陛下,\"纪纲单膝跪地,\"刚收到飞鸽传书,李善长的车队在三十里外的驿站停留,秘密接见了兵部侍郎周延儒。\"
张无忌眼中寒光一闪:\"果然按捺不住了。纪爱卿,继续监视,不要打草惊蛇。\"
\"臣遵旨。\"纪纲的身影又如鬼魅般消失在雨幕中。
张昊看着这一幕,心中震撼不已。
他终于完全理解了父皇的深谋远虑——放虎归山不是仁慈,而是为了引出更多隐藏在暗处的猎物。
\"昊儿,\"张无忌的声音将太子从思绪中拉回,\"今日朕教你第一课:明松暗紧,外宽内严。对待李善长这样的老臣,表面要给予体面,实则必须牢牢掌控。\"
张昊郑重地点头:\"儿臣受教了。只是...这样会不会有损父皇仁德之名?\"
张无忌大笑,笑声中却带着几分苍凉:\"仁德是对百姓而言。至于这些贪官污吏...\"皇帝的眼神陡然锐利,\"朕宁可背负暴君之名,也要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暴雨渐歇,一轮明月破云而出。
清冷的月光洒在乾清宫的金砖地面上,映出父子二人长长的影子。
\"去吧,\"张无忌疲惫地挥挥手,\"明日早朝,朕会让你亲眼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帝王之术。\"
张昊恭敬地退出大殿,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他回头望去,只见父皇孤独的身影立在窗前,月光为他披上一层银色的铠甲。
这一刻,太子忽然明白了身为帝王的代价——那是一条充满算计与孤独的道路。
同时,京城郊外的官道上,李善长的马车正在泥泞中艰难前行。
车帘微动,露出一张苍老而阴沉的脸。
他望向京城方向,眼中闪烁着不甘与野心。
\"老爷,前面就到河间府了。\"仆从低声禀报。
李善长冷笑一声:\"告诉周大人,按计划行事。皇帝以为赶走老夫就万事大吉了?哼,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他不知道的是,不远处的树梢上,一名锦衣卫正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切,手中的炭笔在密报上快速记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