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留一手

推荐阅读: 夜天子混沌道祖牧神记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柯南里的不柯学侦探诡异纪元:每月一个专属天赋假如另一半是死人大仙救命啊修勾修仙:我的男友是二哈修真界房奴奋斗史

    “三嫂,生豆芽的活儿就全靠您了。”黎巧巧对柳氏说,“明天我们要供应酒楼,量会比今天大不少。”
    柳氏连连点头:“放心,我已经摸出门道了,保管误不了事。”
    傍晚时分,黎巧巧在厨房里炸猪油,浓郁的香味飘散在整个院子里。
    孩子们围在厨房门口,眼巴巴地望着锅里滋滋作响的猪油渣。
    当黎巧巧将炸得金黄酥脆的油渣捞出来时,整个院子都弥漫着诱人的香气。
    她撒上盐粒,给每个孩子分了一小把。孩子们欢呼着接过,吃得满嘴流油。
    “真香啊!”
    “太好吃了!”
    就在这时,田间劳作的男人们也回来了。
    吴铁柱一进院子就闻到香味,二话不说,径直走到自己小儿子吴哲浔面前,一把抢过他手中还没吃完的油渣,全塞进自己嘴里。
    吴哲浔先是一愣,随即“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爹抢我的油渣!那是我最后一点了!”
    黎巧巧见状,不禁想起原书剧情。
    正是因为有吴铁柱这样不负责任的丈夫和父亲,韦氏才变得斤斤计较,他们的儿子吴藏海也才不得不过早成熟,担起长房长孙的责任。
    张金花闻声从屋里出来,见这情形,抄起扫帚就往吴铁柱身上打:“你个没出息的东西,跟孩子抢食吃!还要不要脸了!”
    吴铁柱一边躲一边嘟囔:“我干了一天活,累得很,吃他点零嘴怎么了?”
    “你还有理了?”张金花更气,转身从厨房又拿出一小把油渣,塞给哭泣的吴哲浔,“浔儿不哭,奶奶再给你些。你爹不是东西,咱们不跟他学。”
    其他孩子见状,也纷纷围上来:“奶奶,我也要!”
    “我也要!”
    张金花边骂边分,每个孩子又得了一小份:“就这些了,剩下的晚上做菜吃!谁再闹明天就没得吃!”
    孩子们这才心满意足地散开。
    张金花看着站在角落的如意,特意包了一小包油渣,递给黎巧巧:“给那丫头送去吧,怪可怜的。”
    黎巧巧接过油渣,心中明白,婆婆这是真正接纳如意了。
    她走到杂物房前,轻轻推开门,见如意正坐在草铺上,眼神中含有一丝期待。
    “婆婆给你的。”黎巧巧将油渣递过去。
    如意犹豫了一下,接过油渣,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
    黎巧巧注意到,这一次,她没有转过身去,而是正面对着自己。
    没过多久,豆腐油渣丸子的香味飘了满屋,老吴家一大家子围坐在堂屋的大桌前,眼睛都盯着中间那盆金黄油亮的丸子。
    张金花亲自掌勺分菜,每个大人碗里盛上两个丸子,孩子们分得一个,外加一勺浓郁的汤汁。
    “吃吧,都尝尝巧巧的手艺。”张金花发话后,众人才动筷。
    三房的小女儿香荷咬了一口丸子,那双大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丸子里豆腐的嫩滑和油渣的香酥完美结合,猪油的香气在口中冒泡。
    小丫头吃着吃着,竟吧嗒吧嗒掉起眼泪来。
    “咋啦香荷?不好吃吗?”柳氏忙问。
    香荷摇摇头,抹着眼泪说:“太好吃了,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一桌人都笑起来,气氛顿时轻松不少。
    吴铁柱大口吃着丸子,连声称赞:“巧巧,你这手艺绝了!比县里酒楼的大厨都不差!”
    黎巧巧笑道:“其实做法简单,就是把豆腐捏碎,和油渣、少许面粉和匀,捏成丸子下油锅炸至金黄,再加酱油、糖和水慢炖入味。大家要是想学,我都可以教。”
    韦氏吃着丸子,心里不是滋味。
    她不得不承认这丸子确实美味,但嘴上却偏要给自己找补:“用料这么足,猪油、酱油、糖都放足了,能不好吃嘛。”
    见没人接话,韦氏眼珠一转,换上一副笑脸:“不过巧巧的手艺确实是好。藏海在学堂读书辛苦,要是能尝到这丸子,不知该多高兴呢。”
    她转向张金花:“娘,明日让铁牛给藏海带几个去吧?孩子正在长身体,补补脑子。”
    黎巧巧心知韦氏这是借机为儿子讨要好处,却不点破,只笑道:“这得问娘的意思,咱家的吃食都是娘来做主。”
    张金花满意地点头:“那就给藏海带两个去吧。读书费脑子,是该补补。”
    饭后,张金花召集全家人到厨房,宣布今后全家人都要学习做豆腐,帮黎巧巧分担工作。
    “巧巧已经答应,把做豆腐的手艺教给全家人。今后咱们齐心协力,把这生意做大。”张金花目光扫过众人,“不过有言在先,这手艺是咱老吴家立身的根本,谁要是泄露出去,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小女儿吴翠云嘟着嘴:“娘,我明天还要绣花呢。”
    “绣花能挣几个钱?”张金瞪了她一眼,“学好这门手艺,将来嫁人了也是你的底气!”
    黎巧巧开始示范,从泡豆、磨浆到煮浆,每个步骤都详细讲解。
    全家人都学得认真,就连一向懒散的吴铁柱也凑上前看个仔细。
    “这一步最关键。”黎巧巧取出一小包石膏粉,小心地调配成石膏水,“点卤的功夫决定了豆腐的老嫩,多一分则老,少一分则太嫩不成型。”
    她嘴上说着秘诀,心里却有数。
    真正的核心技术,石膏的配比和点卤的手法,她并未完全公开。
    毕竟,她赚的钱要上交一半供全家使用,留一手也是应当的。
    ……
    夜深人静时,张金花和吴多福老两口躺在炕上,却没有一点睡意。
    “他爹,你瞧见没?巧巧这孩子真是实心眼,手艺说教就教,一点也不藏私。”张金花感叹道,“比那三个媳妇强多了。”
    吴多福点头:“巧巧这孩子确实能干,自她过门,铁牛病也好了,家里日子也红火了。”
    “就是大房的那个不省心。”张金花压低声音,“你可知道,上次豆芽的生意差点黄了,就是韦氏把法子透给了她娘家!她娘家也跟着生豆芽,压价抢生意,要不是巧巧想出做豆腐的新路子,咱家这财路就断了!”
    吴多福吃了一惊:“有这事?你咋知道的?”
    “袁氏偷偷告诉我的,我后来找村里人打听,果真如此!”张金花恨恨道,“所以今天我特意防着她,点卤的关键步骤没让她靠近。要是让她学会了做豆腐的法子,转头又教给娘家,咱家还靠什么吃饭?”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