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不支持也不反对

推荐阅读: 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天妃紫凰萌犬丘比特XCY龙凤战队:加入PEL舞台血战荒岛抽奖系统之古代逃荒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快穿:宿主是咸鱼还是炮灰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

    听起来就很厉害。
    仙师啊。
    现场一连串的惊叹。
    王允一直竖着耳朵听,也松了口气,这么多药材,想来是大补之物。
    此刻有人好奇的问道:“不知这都是何物?我等为何从未听闻。”
    常见的什么当归之类的药草他们都知道,董奉说的那些,他们确实闻所未闻。
    董奉耐心解释道:“蚕砂便是蚕屎,望月砂是兔屎,白丁香是鸟屎,夜明砂是天鼠屎,五灵脂是地鼠屎,左盘龙是信鸽之屎,至于人中黄和人中白。”
    他拍了拍胸口,“那都是在下所拉。”
    寂静,现场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惊恐的盯着董奉手里的东西,甚至还有人嫌恶心后退了好几步。
    董奉察觉气氛不对,赶紧摆手解释道:
    “我用祖宗之法炮制过,而且这都是辅药而已,诸位放心,在下保证药到病除。”
    虽然没味,但有不少人捏住了鼻子,有人一边捏着一边咬牙道:
    “治吧治吧,只要能将太傅治好。”
    董奉就等他这句话,端着东西来到王允面前,吩咐道:“来个人把他嘴撬开。”
    有人摆出一副赴死的表情,一只手捂着鼻子和嘴,另一只手去扒拉王允的嘴。
    王允的嘴咬的尤其紧,好在几个人合力下,总算是掰开了。
    董奉开始动手,切下一小块神丸,嘴里还嘟囔着:“吃了就好了。”
    就在神丸要进入王允嘴巴的时候,“咳咳咳!”
    王允开始剧烈咳嗽,惊到的大伙。
    “太傅醒了!”
    趁大家震惊,王允不动声色的拨开董奉的手,气若游丝的问道:
    “老夫这是在哪?”
    “太傅啊!”
    一伙人又呜咽了起来。
    张仲景惊诧的看向董奉,神了,这家伙真神了。
    啥疑难杂症,神丸一到,人就立马好了。
    先有卢植因为年老,心力交瘁,太医们束手无策,被神丸治好。
    再有吊着一口气的徐荣活了过来,如今又轮到王允。
    董奉也非常高兴,他有预感,自己要名扬天下了。
    众人抱着虚弱的王允痛哭流涕一阵后,前来向董奉道谢。
    董奉好不容易安抚住他们,拿出神丸交给他们。
    “以后太傅再晕倒,将神丸给他服下,可以直接咀嚼,也能以温水送服,以温水送服可能会有极强的饱腹感和糊嗓子,最好干嚼。”
    众人感激涕零,王允眼皮直跳,他多么希望这一切都是梦的。
    “老夫好累,再睡会儿。”
    希望一觉醒来一切都结束了。
    ……
    三日过去,王允依旧躺在太医台。
    郭嘉一直差人盯着这伙人,将消息如数汇报到刘辩那。
    这段时间,闹腾的人全都汇聚在王允身边,轮番伺候他,生怕王允有个三长两短。
    刘辩颇感意外,笑道:“看来他们是真怕太傅出点事。”
    没办法,谁都不肯帮他们出头,他们现在在朝堂也没有话语权,只有王允,愿意豁出一切去帮他们。
    这样也好,没人在外面搞事,等王允从太医台出来,刘辩已经搞定了三公九卿。
    现在外面流言四起,是时候找重臣们好好聊聊这件事了。
    “宣荀彧入宫,朕先与他聊聊。”
    “遵旨。”
    郭嘉躬身退下。
    刘辩侧殿在榻上煮茶等着,场景并不是很正式。
    等了一段时间,外面传来荀彧的声音。
    “臣尚书令荀彧,觐见陛下。”
    “进来吧。”
    荀彧走入殿内,刘辩朝他招手,“文若过来坐。”
    荀彧略显迟疑,刘辩失笑道:
    “想光熹元年时,朕与卿初见,便在此对坐议政,聊了足足一夜,如今你我君臣之间,难道还比那时更多间隙?”
    他知道对方是顾忌君臣之礼,这是故意这么说的。
    刘辩心里是真心将荀彧当成自己好友,有时候他自己都会感慨,对方好像有读心术,总能读懂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可惜随着国力的强大,他集权程度的加深,两人也慢慢渐行渐远。
    倒不是说互相走的越来越远,而是难有如好友般,畅谈理想互相扶持的时候。
    “臣遵旨。”荀彧只好坐了过去,静静的等着天子开口。
    刘辩叹口气,先给他倒了杯茶,问了句题外话,“曹卿什么时候回来?”
    “几日内吧。”
    “朕有意让他再做一次新政尖刀。”
    荀彧抿着嘴唇停顿了好一会儿,抛出问题,“如今国富民强,至多三五年,天下便可大定,那时盛世降临,陛下何故执意一次次变法?”
    不管九品正从制是什么东西,可涉及的人数太广了,事关天下官吏,乱是肯定的。
    刘辩没回答这个问题,反问道:
    “卿不支持?说内心真实想法,朕不怪你。”
    荀彧坦然道:“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臣知道陛下所做的肯定是对的,臣所担心的是此事的影响。”
    “那朕先让你知道知道,外界传的风言风语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对于荀彧,刘辩选择摊牌,将陈群呈上来的奏疏直接给他看。
    他静静的等待着对方看完,这东西别人或许看不明白,但荀彧一定能看出,于大汉而言,是利在千秋万代的。
    但很可惜,荀彧全程表情都很平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臣依旧不支持也不反对,臣还是要提醒陛下一句,一定要多加注意这件事对地方上的影响。”
    洛阳肯定没事,刘辩就是把太监的地位拔高成国父,超品的存在,大臣们除了死谏,不会干什么出格的事。
    但各地太守就不一样了,保不准会扯什么大旗。
    刘辩也考虑到这件事的影响,不过他并不是很担心,唯一可惜的就是不能得到热情的支持,有点遗憾。
    他不会用皇权去命令对方必须全力支持,选择暂时抛弃所有念头,笑道:
    “荀令君能否帮朕参谋参谋,这事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点,变法的成功率有几成?”
    荀彧进入状态,沉吟才几息,便分析起来。
    “臣以为,陛下应当先在军队中推行品级制度,将军们对陛下十分忠心,可以顺利推行。其次便从司隶开始,此时若有人造反,可以顺势以军队剿之,司隶新政推广开,成为了事实,便不会再有阻碍,全国皆会响应接受。”
    造反派造反的原因是什么?阻碍新政变成既定事实。
    造反不是目的,而是过程,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
    除非是疯子,否则谁会为了造反而造反,就连黄巾都不可能说:兄弟们我们反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造反,为了造反而造反吧。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