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有内应!

推荐阅读: 时间环监狱洪荒:坏了,巫族出了个点子王!恋综嘉宾是癫公,天天没事就发疯重生:我的第一桶金从股市开始月光沉溺于星野开局联手OK,缔造紫金王朝隋末之大夏龙雀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仙子,需要疏通一下吗?

    朱由校与朝廷重臣商议妥当南征大计之时,身处辽东的努尔哈赤并未因沈阳一役的失利而气馁,反而在蒙古草原上找回了气势。
    他亲率大军,与科尔沁部联手,经过近一个月的征战,接连重创林丹汗统领的蒙古骑兵。
    林丹汗节节败退,毫无招架之力,只能带领部众不断南逃。
    他以都城察罕浩特为中心,重新布防,意图与努尔哈赤决一死战。
    然而努尔哈赤并未乘胜追击,反而在收降数个部落后,果断撤军返回。
    林丹汗在察罕浩特气得直跺脚,他本已精心部署,欲一洗前耻,谁知努尔哈赤竟突然退兵,不战而归。
    这场战事下来,林丹汗损失惨重,仅察哈尔部便折损了五千多精锐骑兵,还有七八个部落先后归顺努尔哈赤与科尔沁。
    继上次被明军大败之后,不到两个月,他又遭努尔哈赤重创,元气大伤。
    林丹汗的威望在草原迅速下滑,不听调遣、貌合神离的部落日益增多,纷纷南下投靠明朝。
    他这个蒙古大汗,如今只剩名义上的尊号,除察哈尔部与几个忠诚的万户部外,其余各部已不再听从他的号令。
    反观努尔哈赤,此战收获颇丰,牛羊马匹无数,兵员也得到了有效补充。
    单从那些归降的蒙古部落中,就能抽出三五千人编入八旗军中,实力大涨。
    阿敏在辽东进展顺利,不仅成功逼退毛文龙,还在朝鲜境内四处劫掠,夺得大量粮食、布匹及青壮人口,连耕种的底层奴隶也有了补充。
    正当他气势正盛之时,却有一人令他恼怒不已,那便是他极为痛恨的“熊蛮子”。
    此人竟敢主动出击,率领精锐进攻后金,显然是仗着几场小胜便忘乎所以。
    真正促使他决定撤军的,是一封来自辽东将门的密信。
    努尔哈赤读后连声称赞三个“好”字,让一向精明善解人意的皇太极也摸不清头脑。
    回到赫图阿拉后,尚未来得及整理战利品,努尔哈赤便急召各旗旗主与重要汉臣议事。
    刚刚得胜归来的他神采飞扬,此刻正坐在狼皮大椅上,手中晃动着那封密信,满脸喜色地说道:
    “此信出自辽阳城中的明军将领之手,据说那明朝小皇帝欲整顿辽东,他们希望与本汗联手,再次攻取辽沈之地。这一次,他们不会支持熊廷弼,反而会在暗中助我一臂之力,诸位怎么看?”
    还未等汉臣之首李永芳开口,范文程便抢先一步,跪地进言道:
    “大汗,这是难得的机遇,辽东的几位明军将领心中有数,这次竟然主动送信前来,想必是那位年幼的皇帝已令他们难安,打算采取行动。”
    “时机稍纵即逝,臣认为此事极为可靠,大汗应立即回复这些将领,并即刻调遣大军南下,包围沈阳,集中兵力进攻辽阳!”
    “届时城内有内应接应,失去熊廷弼镇守的辽阳极易攻破,等辽阳落入我手,沈阳便成孤城一座,即便熊廷弼再有能耐,城防再坚固,终究会归我大金所有。”
    范文程这番话正中老奴下怀。沈阳一役的失利始终如刺在心。
    他自起兵以来,凭借十三副盔甲统一建州女真,创立四旗制度,后又逐步征服其他部族,最终建立起大金政权,锻造出骁勇善战的八旗军队,战无不胜。
    然而这一不败纪录不久前却被熊廷弼打破,那一战败得极惨,险些动摇根基。
    若非他威望极高,恐怕早已分崩离析。
    这一战之耻必须洗雪,唯有攻占辽沈,斩下熊廷弼首级,方能重树威名。
    老奴猛地一掌拍在扶手上,语气低沉地说道:
    “本汗亦有此意,那明朝小皇帝年纪虽轻,却有雄心,看他将大权尽数交予熊廷弼便可知晓,比起那位躲在宫中不理政事的先帝,实在强出太多。”
    “要想真正立国,唯有拿下辽沈,方有稳固根基,才能有足够实力与明廷长期对抗。”
    他随即望向身旁的几位子侄:
    “你们四位贝勒与几位旗主怎么看,也说说各自意见。”
    “回父汗,奴才认为范先生所言甚是,既然辽阳已有将领心生异志,不如顺势将其收归我大金,可允以重赏,助我军夺下辽阳与沈阳者,可封爵位。”
    黄台吉与范文程素来关系密切,二人配合默契,常一唱一和。
    众人皆知大汗年事已高,而大金尚无明确继承人,这令诸位王子蠢蠢欲动。
    尤以四大贝勒之间争斗最为激烈,特别是莽古尔泰与黄台吉之间,矛盾尤为突出。
    代善虽为长子,地位尊崇,但自知希望渺茫,因他去年才被公开废黜太子之位。
    至于阿敏,则更为清醒,自己不过是不受重视的侄儿,若对汗位生出想法,恐怕不等其他贝勒发难,他的父汗便会先出手,绝不容他染指。
    见最倚重的儿子率先出言支持,老奴心中顿时底气十足。
    其余贝勒与旗主皆纷纷表态,愿追随大汗出征明朝,气氛热烈,斗志昂扬。
    老奴随即下令,委派范文程负责此次对辽阳明军将领的策反工作,同时命黄台吉统筹大军行军路线与后勤补给事宜。
    他将收编的蒙古骑兵重新整编为蒙古旗,又从朝鲜抓来的青壮中挑选部分人补充到正蓝旗,担任包衣阿哈。
    那些伤亡最重的部队终于得到人员补充。
    剩下的俘虏则被编为先锋部队,成为老奴攻打辽阳的主要力量。
    他并不舍得用八旗主力去冲锋陷阵,毕竟面对明军火器与坚固城墙,八旗兵太过宝贵。
    会议结束后,范文程走出议政厅,神情轻松,却未显露半点张扬,只是默默返回家中,路上也未与黄台吉交谈。
    有喜就有忧,李永芳一直在暗处盯着范文程的背影,眼中几乎冒出怒火。
    今日如此重要之会,素来以汉臣之首自居的他却始终沉默,被范文程抢得先机,他心中极为不快,简直无法接受,一个落魄秀才竟敢压过他一头。
    更令他不安的是,以往总是听取他建议的大汗,今日竟未向他征询任何意见,这让李永芳心头一紧,难道自己正在失去大汗的信任?
    这绝不能发生。
    他是第一位投降建奴的明军将领,已经没有回头路,唯有竭力讨好老奴。
    不料如今竟有人从他手中夺权,让他震惊之余,却也并不将范文程放在心上,一个酸儒而已。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