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贪心不足蛇吞象

推荐阅读: 洪荒:坏了,巫族出了个点子王!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我靠科技开始牛掰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时间环监狱马桶人vs监控人:最强机械师最强上门女婿我与她合租的日子系统之农妇翻身神级仙尊在都市

    此时,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王朝辅终于赶到。
    朱由校回宫并未提前通知,他是听守门太监报告后才得知消息。
    刚到坤宁宫门口,便见皇帝与皇后携手而出。
    他连忙小跑上前,跪地叩首:
    “奴婢叩见万岁爷,万岁爷圣安!”
    “叩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安好!”
    “起身吧。”
    “谢万岁爷!”
    王朝辅谢恩后,恭敬地站到皇帝身后侧,动作熟练。
    “大伴,数月不见,你竟毫无变化,看来这皇宫依旧太平如常。”
    听出皇帝语气中的关切之意,王朝辅心中一暖,连忙答道:
    “奴婢谢万岁爷挂念!”
    “自万岁爷离宫以来,宫中京中皆无大事,万岁爷尽可安心。”
    朱由校轻轻颔首,随即一刻未停地朝纯妃所居的寝宫走去。
    经过近一个月的调养,纯妃身体已无大碍,只是面色仍显虚弱。
    朱由校明白,这源于她自小劳作,常年粗茶淡饭,身子底子太弱所致。
    他走到床边,轻握纯妃的手,柔声关切地问寒问暖。
    一旁,张嫣则前往邻室,将纯妃所生的女儿抱了出来。朱由校望着怀中的女儿,内心激动不已。
    他小心翼翼地从张嫣怀中接过孩子,见她正熟睡,生怕惊扰了她。
    他抱着女儿静静凝视了足足五分钟,才依依不舍地将她交还给张嫣。
    最终,他难掩爱意,轻轻地在女儿额上一吻。
    周围众人见此情景,无不露出喜悦与惊讶之色,未曾想能见到皇帝如此柔情的一面。
    察觉到众人的目光异样,朱由校轻咳两声掩饰尴尬,随即正色说道:
    “长公主的诞生,是上天赐予朕最珍贵的礼物。你们务必尽心照料,日夜看护,若有半点差池,休怪朕无情!”
    此时的纯妃,已是喜极而泣。
    自孩子出生以来,她日日生活在担忧与不安之中。
    在皇家,皇子与公主的地位本就难以相提并论,即便是庶出皇子,也远胜公主。
    她出身卑微,原是宫女,因得皇帝宠幸才得以晋升,获得今日身份。
    若想获得更深的宠爱与更高的地位,诞下皇子无疑是最好的途径。
    无奈命运弄人,她终究未能生下皇子,错失了此次飞升的最佳机会。
    宫中之事,深如渊海,她在宫中近两年,也耳闻目睹了不少阴私之事。
    虽说明朝后妃多非权贵出身,但其中仍不乏心机深沉之人,为争权夺利不择手段。
    她一个宫女出身的妃子,几无靠山,若无过人手段,想要在这宫中立足,何其艰难。
    明朝出身宫女而成为嫔妃者不在少数,更有不少人生育皇子,甚至有皇位继承人之母。
    可即便如此,她们依旧难逃被构陷、被害致死的命运,最终命丧深宫,或郁郁而终。
    她心知肚明,若无皇帝的坚实庇护,又无根基与势力,自己的结局恐怕不会太好。
    哪怕她此次真生下皇子,反而可能为自己招来更大的祸患。
    就如同先帝生母的遭遇一般,她们二人命运竟是如此相似?
    同样是慈宁宫中的宫女,皆因年轻皇帝的一眼垂青,继而怀上龙嗣。
    最终,她的这位“前辈”,也就是先帝,一出生便与她分离,至死未能相见。
    她很担心,自己会经历相同的结局。
    但如今看到皇帝的欣喜神情,她心中的担忧渐渐散去。陛下似乎并不在意孩子是男是女。
    朱由校没有在纯妃宫中久留,看了一眼刚出生的女儿,安慰了她几句后,便和皇后一同前往慈宁宫,向刘太妃问安。
    刘太妃见到皇帝时,先是一惊,随后激动得落下泪来,紧紧握着朱由校的手,不愿放开。
    她没有多问原因,只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陛下瘦了,也晒黑了,看样子吃了不少苦。那西南之地,终究比不上宫里。”
    “太妃只看到孙儿外表的变化,却不知孙儿已成长许多。这一趟外出,不说别的,身子比以前更结实了。”
    刘太妃轻轻拍了拍朱由校的胸口,欣慰地说:
    “皇帝确实壮实了不少,也沉稳了,越来越有帝王气度了。”
    慈宁宫用过晚饭后,朱由校便与皇后分开。
    眼下还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尚有许多要事等待他决断处理。
    他回想起今日在坤宁宫时皇后的反常举动,回到乾清宫后,便立刻向王朝辅询问。
    “朕今天在坤宁宫看见国丈给皇后的信,皇后却没有拆开,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回万岁爷,奴婢略有耳闻,但不敢擅自议论。”
    “你说吧,朕不会怪你。”
    王朝辅于是将西厂近日收集到的消息,一一禀报给朱由校。
    包括张国纪被宫门前侍卫拦下的事情,他也如实讲述。
    朱由校听罢,久久未语。
    他对张国纪这个人略有了解,印象并不好。
    历史上,连天启帝都不喜欢此人。若不是当时的内阁首辅叶向高和刑部尚书联合百官劝阻,恐怕他早已被施以重刑。
    王朝辅说他贪财,说得一点没错。
    张国纪不仅贪财,还贪图权势与地位,只要对自己有利的事,他都想插手。
    记得在史书中,张嫣刚被册封为皇后不久,他就凭借国丈身份被封为太康伯。
    照理说,没有功绩仅凭女儿得势的他,能被封伯爵已是极限。
    但他并不满足,实在贪心不足蛇吞象。没过两年,他亲自上奏,请求皇帝将他晋升为侯爵。
    也正是因为他的贪心不足,最终引发了天启帝对张家的强烈反感。
    张家曾有人触犯律法,遭到御史弹劾,朱由校得知后立刻下令施以重惩。
    虽然后来百官求情保住了那人性命,但张家也因此彻底得罪了皇室。天启帝盛怒之下下旨,将张家逐出京城,遣返回河南原籍。
    等到崇祯帝登基后,念及皇嫂曾对他的扶持之恩,对张家态度转为宽厚,张国纪得以官复原职,重新活跃于京城之中。
    对于这样的往事,穿越而来的朱由校态度明确,他非常赞同天启帝当年的做法。尽管其中难免掺杂私人恩怨,借机打压,但至少不像崇祯帝那样对臣下过于容忍、迁就。
    当他听说张国纪至今仍在暗中打探纯妃腹中胎儿的消息时,心中的怒意再次被激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