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魏府夜宴,珍馐满案酒满杯(2)

推荐阅读: 科举福妻掌中娇三界血歌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最强上门女婿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大唐:我的宝箱强无敌扶摇直上重生官场:我闪婚了美女县长九幽剑帝太虚剑主!

    荀爽当即喝了一口压压酒劲,惊讶闻到,“汤清如水,何来这般醇厚鸡鲜味道?”
    张梁心道,我加了味精提鲜又怎会让你知道。
    魏老爷子抚须笑道,“此中玄机,当问三郎。今晚菜式,尽皆出自他手。”
    张梁起身回应,“荀先生明鉴。取两岁老鸡,熬煮半个时辰,滤尽浮沫油星,佐以火腿提鲜,加入瑶柱鲍鱼,小火慢炖两个时辰。方才得此汤--有鸡之味,却无鸡之形。”
    荀爽捻须说道,“三郎果然深谙庖厨之道。”口中虽出言称赞,眉宇之间却掠过一丝不以为然。
    荀衍远远瞧见叔父神色,唯恐他不同意荀彧与荀攸留在曲阳,当即起身说道,
    “叔父,下午我等闲谈之时,也说到此事。三郎说,他于庖厨之中,知分寸,见生死,明阴阳。厨道也是道,刀法也是法,道法自然。”
    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荀爽儒道双修,不仅在经学上造诣高深,更精研费直注解的《周易》,提出“乾升坤降”等易学理论,探讨阴阳变化。
    荀爽闻言,眼里精光一闪,端正了坐姿,说道,“于庖厨之中,见生死而参阴阳。三郎此话,倒是新鲜,改日有暇,当与你坐而论道。”
    张梁拱手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荀先生得闲召小子便是。”
    见在座众人都喝过了鸡汤,老爷子轻咳一声,说道,“鸡汤清过口,咱们尝尝正菜。”
    几道热菜一齐上桌,葱爆牛柳口感爽滑、蜜汁叉烧赤酱流光、红烧肉晶莹剔透,狮子头软糯多汁,炝炒葫芦丝脆嫩爽口。
    等众人酒过三巡,吃得差不多了,老爷子吩咐侍女撤掉餐盘,端上莲蓬豆腐。
    “此物清淡解腻,正宜为收尾佳肴铺陈。”老爷子喝着茶轻笑,只见侍女们端来蒸笼进来,“今日最后一道菜--清蒸鲈鱼。”
    笼开雾散时,银鳞闪闪,老爷子介绍道,“世人皆道鲈鱼美,又以松江四鳃鲈鱼为最。”
    众人往餐盘中定睛看去,果然正是四鳃鲈鱼。
    安世高讶然问道,“松江离曲阳何止千里,魏老盛情,我等惭愧。”
    “三郎月初传信,说诸位远客嘉宾将要大驾光临曲阳,”老爷子也装了个伯夷,“老夫特遣人四百里加急,前往扬州取松江之水养鲈鱼,这银鳞之上,犹带松江烟水啊。”
    主桌上的四位颍川长者纷纷举杯相敬,“魏公盛情,远胜鲈鱼之鲜!”
    侍女们拿起汤勺,正往鱼身上淋着热油,热油浇落那一刹那,雪白清香的鱼肉在葱丝间微微颤动,鲜香四溢。
    一时之间,宾主们食指大动,筷影纷飞,桌上的鲈鱼很快被消灭干净,只剩几副完整的鱼骨。
    老爷子领着客人回到正堂,侍女们已经备好了红茶。
    老爷子举杯致意,喝下一口热茶,缓缓说道,“曲阳丹韵最宜安神静气,滋润肠胃,可免多食难眠之苦。”
    安世高指间佛珠转动,“魏府美食动人,贫道今日忍不住多尝了几口。”
    钟瑜笑道,“何止安沙门,在下米饭都多吃了两碗。”
    正堂之中言笑晏晏,隔壁耳房里,年轻一辈没有入席而坐,三三两两聚在一处交谈。
    陈留四友中的吴懿、高干与刘复三人,正和裴元绍、赵雷几人凑在一起,说着明天去军营观摩操演的事情。
    阮瑀年纪虽小,却爱与荀彧这些年长一些的切磋诗文书法,对他来说,舞刀弄枪可不是他的喜好,舞文弄墨更合他心意。
    唯有安思帕一人心事重重,站在耳房外面,望着庭前的空地。
    张梁向他走去。
    “张公子。”安思帕连忙行礼。
    “我看安兄闷闷不乐,似是有心事,不知可能与我说说?”
    “我在想,今夜该如何向祖父与父亲开口,…”安思帕有些为难,“在家中,我素来人微言轻。”
    张梁回头看了一眼耳房,迈步向院子中走去,安思帕亦步亦趋,跟在他身侧。
    “明日曲阳首次操演水军,校场之中步卒也如常训练。”张梁呵呵一笑,说道,“安兄不如请家中长辈移步城西,先观我曲阳军容战阵,再与他们相说也不迟。”
    安思帕点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多谢公子提点,明日我定当请动家中长辈一行。”
    “安兄既熟读儒学经典,”张梁说道,“自然也知道,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安思帕接过他的话,“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若是家父能亲眼一睹曲阳军容,必会坚定复国之心。”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张梁说道,“等明日军营之行后,令尊若是有意,我再为你们引荐曲阳县令。”
    安思帕略显惊讶,“公子与曲阳县令也相熟?”
    “呵呵呵呵,”张梁轻笑,“区区不才,正是曲阳县令幼弟。”
    安思帕闻言,心中大定,张梁在颖阴荀氏时,就有诸多过人之举。
    他们前来曲阳拜访,一进城就被豪族魏氏全程负责,城外军营数千兵马声威赫赫,是为他两名随从所练,而他竟还是县令亲弟。
    安思帕想想都看到安家前途一片光明,只觉得安息复国指日可待,自己也不必像白天一样,走在路上被人像看猴戏一样,指指点点。
    他看向路边琉璃灯里的油灯,星星焰火,虽不明亮,却能照亮一方。
    安思帕抚了抚衣襟,向张梁拱手行礼,“张公子,若是日后安息复国成功,你必定是我安家座上贵宾!”
    张梁扶起他,笑着点点头,却没有说话。
    你惦记我的兵马,我却图谋你的地盘,日后你不要和我说“我屮艹芔茻无情”就行。
    戌时末刻,正堂里的几位长者终于谈性渐消,侍女们过来耳房,将后生仔们请了过去。
    “天色已晚,颍川贵客一路鞍马劳顿,今晚便在寒舍歇息,”老爷子做着安排,“还请诸位不要嫌弃简陋。”
    “城中诸位,便请超儿与三郎负责送回家中。”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