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珠玉耀市 运筹帷幄

推荐阅读: 洪荒:坏了,巫族出了个点子王!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斗罗:退婚后,深陷强者修罗场我靠科技开始牛掰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时间环监狱织茧马桶人vs监控人:最强机械师最强上门女婿我与她合租的日子

    犒赏完工匠,奕帆立即返回秦王府,继续商议运输事宜。
    殿下,
    他斟酌着词句,道:玻璃易碎,运输殊为不易。
    有道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一路颠簸,需得格外小心。
    秦王颔首道:此言甚是。你有何想法?
    以往镖局护送货物,是按货值十抽一收取镖银。
    他坦然道,但玻璃贵重易碎,需特别护卫。
    在下以为,当按货值十抽二收取,多出的一成,算是特别保护的费用。
    秦王沉吟片刻,爽快应道:理应如此。
    毕竟玉不琢,不成器,这等珍品,确实需要特别关照。
    奕帆心中一块石头落地,这价格虽然高出往常,但考虑到玻璃的价值和运输风险,倒也合情合理。
    转眼到了九月初九重阳节。
    这天清晨,西安城的秦王商行门前已是人山人海。
    七个尺寸的玻璃镜各十面刚刚上架,就引发了全城轰动。
    更不用说那五十块透明窗玻璃和五十块不透明玻璃,也都被抢购一空。
    让让!让让!我家老爷要一面三尺镜!
    一个管家模样的男子拼命往前挤。
    这镜子...太清楚了!连眉毛都数得清!
    一个富家小姐对着半尺镜惊呼。
    快看那等身镜!这不是把整个人都装进去了吗?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惊叹。
    冯知府亲自派了守城巡逻队和捕快维持秩序,张猛、赵文等人大声吆喝着道:排队!都排队!谁再往前挤,休怪老子不客气!
    一个老秀才摇头晃脑地吟道:昔闻秦皇铸镜,可照人五脏;今见秦藩明镜,竟可鉴人毫发。妙哉!妙哉!
    旁边一个商人笑道:老先生好文采!不过这镜子可比那传说实在多了。我订了十面二尺镜,运到江南,转手就是翻倍的利润!
    更有人当场就要安装窗玻璃:伙计,快给我量量窗户尺寸!这透明玻璃装上去,屋里该多亮堂啊!
    不过半日,所有镜子和玻璃销售一空。
    没买到的人捶胸顿足,纷纷下单预定。
    不过数日,西安城内便流传起无玻璃,不富贵的说法,家家户户以安装玻璃窗为荣,官宦人家更是互相攀比谁家的镜子更大、更亮。
    这股风潮随着往来商队迅速传遍大明各地。
    九月二十日,秦王再次召见奕帆,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计划,说道:奕帆,本王欲献镜于京师。
    十车窗户玻璃,三车等身镜,献给皇上、后宫及各衙署。
    奕帆心中一动,这正合他意,说道:殿下圣明!此物进献京师,必能彰显殿下忠心。
    正所谓珠玉在侧,觉我形秽,让京城那些大人们也见识见识咱们秦藩的工艺。
    只是...
    秦王沉吟道,此去京师路途遥远,需得可靠之人押运。
    奕帆立即推荐,道:潼关守将杜松将军武艺高强,治军严谨,可当此任。
    秦王却摇头道:杜松驻守潼关,关系重大,需得中军都督府调令方可离任。不过...
    他略一思索,道:本王可以协调卫所,再请巡抚赵可怀派出巡城营一同护卫。
    奕帆心中暗喜,如此安排既合规制,又能确保安全,当即躬身道:殿下思虑周全。
    在下愿一同前往,确保万无一失。
    秦王取出早已备好的奏折和书信:本王已修书首辅申时行,并在给皇上的奏折中举荐于你。
    信中言明,奕帆可大用,当破格录用。
    奕帆双手接过,心中波涛汹涌。
    这次进京,不仅关乎玻璃的推广,更关系到他个人的前程。
    ……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