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深渊宝藏

推荐阅读: 洪荒:坏了,巫族出了个点子王!时间环监狱恋综嘉宾是癫公,天天没事就发疯重生:我的第一桶金从股市开始月光沉溺于星野开局联手OK,缔造紫金王朝隋末之大夏龙雀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仙子,需要疏通一下吗?

    “蛟龙号,这里是母船‘探索一号’,你们已到达预定深度米,状态如何?”
    深海探测器主驾驶员赵海洋调整了一下通讯器:“一切正常,开始执行勘探任务。”
    窗外是永恒的黑夜,只有“蛟龙号”的探照灯在万米深海中划出有限的光明。这是新型“蛟龙-x”深潜器的首次万米级勘探任务,搭载了基于战时水下侦测技术升级的探测系统。
    “启动高分辨率海底扫描。”赵海洋下令。
    屏幕上开始构建海底地形图。突然,一个异常信号引起注意。
    “博士,看这个。”地质学家孙琳指着屏幕,“这里的声纳回波异常强烈,地质结构不像已知的任何一种海床形态。”
    赵海洋调整航向,向信号源靠近。探照灯下,一片奇特的岩石构造逐渐显现。这些岩石呈现出规则的几何形态,表面有着金属般的光泽。
    “采集样本!”团队沸腾了。
    机械臂小心翼翼地采集了几块岩石样本。就在准备返航时,生物学家李明发现了一个更惊人的现象——岩石周围聚集着大量从未见过的深海生物。这些生物在探照灯下发出幽幽的蓝光,形态奇特仿佛来自外星球。
    “难以置信!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堪比热带雨林!”
    样本送回实验室后,奇迹才真正开始。
    材料学家首先发现了震惊世界的现象:那些奇特岩石在实验室环境下表现出常温超导特性!这意味着人类可能找到了能源传输革命的钥匙。
    “检测结果确认了,”首席材料学家王教授难掩激动,“这种被我们暂命名为‘海渊矿’的物质,在15摄氏度下仍然保持超导特性!这比现有超导材料提高了整整80摄氏度!”
    与此同时,生物学家们的发现同样惊人。从深海生物样本中,他们提取出了多种具有特殊性质的酶和蛋白质,其中之一能够在高压环境下高效分解塑料污染物。
    “这些生物经过数百万年进化,已经发展出应对极端环境的独特机制,”李博士兴奋地解释,“比如这种荧光蛋白,不仅发光效率是现有最先进LEd的十倍,还能在完全无能隙的环境中持续发光数年!”
    消息一经公布,全球科学界沸腾了。但随之而来的是关于深海资源开发的法律和伦理争议。
    在国际海洋法法庭上,中国代表出人意料地提出了“深海共同体”倡议:
    “马里亚纳海沟不属于任何国家,它的宝藏应该属于全人类。我们提议成立国际深海研究组织,共享所有勘探数据和研究成果。”
    经过激烈讨论,联合国通过了《深海资源开发与保护公约》,中国主动提出将“蛟龙-x”技术共享给公约成员国。
    一年后,全球首个深海研究站在马里亚纳海沟边缘建立。来自17个国家的科学家在这里共同工作。
    赵海洋站在母船甲板上,看着新一代深潜器准备下潜。这次,驾驶员来自印度,科学家团队中有美国人、欧洲人和非洲人。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发现海渊矿的时候吗?”孙琳走到他身边。
    赵海洋点头:“当时只想着科学发现,没想到会促成这样的国际合作。”
    最新数据显示,基于海渊矿的超导电缆已经开始在上海试点铺设,预计将使电力传输损耗降低90%。而从深海微生物中提取的酶,正在帮助清理太平洋垃圾带,分解速度比自然过程快1000倍。
    “最让我骄傲的不是发现了什么,”赵海洋说,“而是我们选择如何对待这些发现。”
    远处,一群国际联合培养的年轻深海科学家正在准备下一次下潜。他们中有中国人、美国人、俄罗斯人,彼此之间没有隔阂,只有对科学共同的热忱。
    深海探索曾是国家间竞争的领域,如今却成为联结人类的纽带。在万米海沟之中,人类不仅发现了自然界的宝藏,更找到了合作共赢的智慧。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在首个国际深海研究站落成典礼上所说:“在最深的海渊中,我们看到了人类最高尚的品质——分享与合作。这或许是深海给予我们最宝贵的礼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