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无人僚机

推荐阅读: 洪荒:坏了,巫族出了个点子王!诸天:魔幻世界从指环王开始太虚剑主!隋唐:十倍吕布战力,杀穿高句丽综影视之配角发疯记巫神纪无敌从打爆一切开始幻想世界大穿越纯阳武神末世之我就是个BUG

    场景一:母舰与蜂群——作战编组的释放
    时间: “星刃”首飞成功后数周,清晨。
    地点: 西北某超大型试飞空域,空域禁飞,净空条件极佳。
    事件: “星刃”原型机翱翔在万米高空。随着飞行员指令,其机腹弹舱悄然打开,四架“剑影”忠诚僚机依次被弹出。僚机展开机翼,启动发动机,迅速在空中完成编队。
    “剑影”僚机特征:
    体型小巧: 约为主战机1\/3大小,采用隐身设计,雷达反射截面(RcS)极低。
    高度自主: 搭载简化版AI,能执行复杂预编程任务,并接受“星刃”的高层级指令。
    模块化任务舱: 可灵活配置空战、侦察、电子战等不同任务模块。
    场景二:智能编队与自适应队形——协同的基础
    测试项目一:动态编队保持。
    细节: “星刃”飞行员在座舱内通过增强现实(AR)头盔和语音指令,向僚机群下达指令:“队形:攻击菱形,间距500米。”
    过程: 四架“剑影”僚机瞬间响应,自动调整油门和舵面,迅速形成精确的菱形编队,并将自身传感器数据(雷达、光电、电子支援)实时融合后上传至“星刃”,形成一个更广阔、更精确的复合战场态势图。
    技术亮点: 僚机之间通过自组织网络(Ad-hoc) 保持通信,即使与“星刃”的链路暂时中断,也能自主维持编队和基本任务。
    场景三:分布式探测与饱和攻击——协同的进攻
    模拟敌情: 预警机通报,模拟敌防空区由地面防空雷达、隐身战机巡逻和电子干扰组成。
    “星刃”决策(AI辅助):
    侦察渗透: 指令两架“剑影”(侦察模块)前出至高风险空域,利用其低可探测性进行抵近侦察,精确识别敌方雷达位置和战机航迹。
    电磁压制: 指令一架“剑影”(电子战模块)对敌雷达进行定向电磁干扰,制造盲区。
    主力突击: “星刃”本体与最后一架(空战模块)僚机,在电子掩护下,利用僚机提供的精确目标数据,超视距发射模拟导弹,对关键目标进行“A射b导”式的精准打击。
    效果: 实现了 “发现即摧毁” ,且大幅降低了主战机的暴露风险。
    场景四:忠诚诱饵与主动防护——协同的防御
    突发情况: 模拟遭遇敌隐身战机伏击,被雷达锁定。
    “星刃”AI(“轩辕”系统)瞬间响应:
    主动干扰: 电子战“剑影”立即释放欺骗式干扰,模拟多个假目标。
    肉身挡箭: 一架空战“剑影”根据AI计算的弹道,主动机动至“星刃”与来袭导弹之间,准备以身拦截,保护主机。
    战术规避: “星刃”本体趁机进行大过载机动,脱离锁定。
    体现的战术思想: 无人机作为 “可消耗的高价值资产” ,在关键时刻承担高风险任务,保证有人驾驶的高价值平台生存。
    场景五:算法与信任——人机协同的终极考验
    关键时刻: 在模拟空战格斗(狗斗)中,“星刃”被两架模拟敌机缠斗。
    飞行员与AI的互动:
    AI建议: “轩辕”系统在0.1秒内生成三个规避和反击方案,并推荐最优解(方案b)。
    飞行员决策: 飞行员在极短时间内,基于对战场态势的直觉(感觉方案b过于冒险),否决了AI建议,选择了更保守但更稳妥的方案c。
    结果: 方案c成功化解危机。AI系统默默记录了此次决策差异,用于后续算法学习。
    深层意义: 测试证明了 “人类指挥、AI执行” 模式的可行性,人类飞行员在复杂、非结构化环境中仍保有最终决策权,AI则是能力的超级延伸。
    章节结尾:
    测试结束,“剑影”僚机依次返回,被“星刃”回收(或自主返回基地)。夕阳下,战机与无人机群披着金光返航。
    地面指挥中心,数据正在飞速分析。项目负责人对总设计师说:“今天,‘星刃’不再是一架战机,它是一个系统,一个生态。未来的天空,将是有人机带领无人机群驰骋的战场。”
    年轻的飞行员走下舷梯,回头望了望那些沉默的“剑影”僚机,对地勤说:“它们不只是工具,更像是……并肩作战的伙伴。”
    画外音(充满展望):
    “当忠诚的‘蜂群’环绕着智慧的‘蜂后’,空战的形态被彻底重塑。这不再是单打独斗的英雄时代,而是体系对抗、智能协同的新纪元。‘剑影’出鞘,只为成就‘星刃’的终极锋芒。”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