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高层的欣赏

推荐阅读: 洪荒:坏了,巫族出了个点子王!月光沉溺于星野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时间环监狱斗罗:退婚后,深陷强者修罗场开局联手OK,缔造紫金王朝三界血歌我靠科技开始牛掰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兵种无限附加金词条,无敌怎么了

    当时韩国主管经济事务的副总理兼经济企划院长官金东兖(一位以务实、注重效率和技术官僚出身着称的政治家)。
    在一次内部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听取了下属关于物流行业近期激烈竞争的汇报。
    当他看到关于强盛物流“联盟”模式的分析报告。
    以及韩国海运与之合作提升效率的评估数据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这个强盛物流,有点意思。”
    金东兖推了推眼镜,对身旁的官员说:
    “这个强盛物流,有点意思。
    你看,他们没有像某些企业那样,一味靠资本蛮力扩张,搞价格战内耗。
    而是通过模式创新,比如这个‘联盟’共享信息和订单。
    和韩国海运的优势互补,实实在在地提升了整个链条的效率。
    尤其是他们专注于服务中小企业的定位,很有价值,这能有效激活经济毛细血管的活力。”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对旧模式的不满:
    “相比之下,那种单纯依靠体量压制、甚至可能妨碍公平竞争的做法。
    长远来看,并不符合国家提升整体竞争力的战略需求。”
    几天后,经济企划院公布了新一期“创新型中小企业重点扶持计划”名单。
    在众多高科技、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名字中,“强盛物流”赫然在列!
    这一纸公文,如同一声惊雷!
    虽然扶持资金对韩进而言微不足道,但其象征意义巨大!
    这意味着强盛可以获得低息贷款、税收优惠、以及政府项目优先考虑等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虽然扶持金额对于韩进这样的巨无霸来说不值一提,但政治象征意义却极其重大。
    这等于向整个商界宣告:政府欣赏并支持强盛这种创新型企业。
    这无疑给那些还在观望的潜在合作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
    ...
    “老吴,你看到新闻了吗?韩国海运都跟强盛合作了!”
    “看到了!经济企划院也点名了!这风向变了啊!”
    “妈的,在四海这鬼地方,老子快被榨干了!
    强盛那边现在有国企背书,有政策支持,听说回去的兄弟待遇还好!”
    “可是……之前我们背叛过强盛,李振宇能容我们?”
    “听说他发了话,只要诚心回归,既往不咎!
    但要是死跟着韩进……你看之前那几个硬骨头,是不是都被收拾了?”
    “妈的,赌一把!
    与其在这里等死,不如回去搏个前程!”
    一场无声的“大逃亡”开始了。
    原本在四海联盟内忍气吞声的中小公司,开始成批地、或明或暗地脱离。
    他们带着车辆、司机、客户资源和最重要的——运力网络节点,重新投奔强盛。
    面对这些“回头草”,李振宇展现了惊人的手腕。
    他公开宣布:
    “我李振宇以汉江发誓,凡是诚心回归的兄弟,过去的事一笔勾销。
    强盛联盟的大门永远敞开,待遇一视同仁!”
    这番表态,安定了回归者之心。
    但同时,对于那些在韩进打压强盛最狠时跳得最高、甚至助纣为虐的少数死硬分子,李振宇的手段却冷酷无情。
    或通过商业竞争彻底挤垮,或通过其他手段使其无法在行业内立足。
    这种“恩威并施”,既赢得了人心,也树立了绝对的权威。
    ...
    ...
    坏消息接踵而至:
    重要加盟商大规模流失,市场份额急剧下滑,舆论对韩进一片指责,甚至政府层面也传来了微妙的不认同信号。
    赵重勋再也无法维持镇定,他在长长的会议桌尽头咆哮:
    “怎么回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韩国海运、金东兖、还有那些反复无常的小人!
    他们怎么敢如此对待韩进?!”
    赵亮镐之前那玩世不恭的表情早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父亲,我们可能……从一开始就低估了李振宇。
    他根本不是在和我们拼谁的钱多、船多。
    他是在拼‘道义’,拼‘人心’!
    他把自己包装成挑战巨人的草根英雄,把我们的合理竞争扭曲成财阀霸凌。
    现在,舆论、政策、甚至部分国家力量都开始被他利用,站在了他那边……”
    他环顾会议室里那些同样面带惊惶的高管,一字一顿地说:
    “我们的四海联盟,看似庞大,但根基已经被他掏空了。
    李振宇……他用我们最不屑一顾的‘人情’、‘道义’和‘舆论’,织成了一张大网,现在,这张网正在向我们当头罩下来。
    我们面临的,可能是一场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战争。”
    会议室里死一般寂静,一种真正的、源自于无法理解和掌控的危机感,首次弥漫在这些韩国顶级财阀决策者的心头。
    他们发现,那个来自社会底层的年轻人,不仅没有被碾碎。
    反而用一种他们完全陌生的战术,将他们逼入了一个极其被动的局面。
    在完成了所有的战略布局和力量积蓄后,强盛物流这头蛰伏已久的猎豹。
    终于露出了它锋利的爪牙,向着看似庞大却已外强中干的四海联盟,发起了疾风骤雨般的总攻。
    金哲民,这位强盛物流的技术核心与运营大脑,终于将憋了数月的能量彻底释放。
    他没有去抢夺那些被四海用重金把守的“明星线路”。
    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四海体系内效率最低、抱怨最多。
    却被傲慢的韩进管理者视为“鸡肋”的区域性零担货流和复杂末端配送网络。
    在金哲民的指挥下,强盛物流强大的物流系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通过之前整合进来的众多中小公司运力。
    他构建了一张无比灵活、触角深达每个工业区、每个批发市场的“毛细血管”网络。
    当四海的大型货车还在为凑满整车货而等待、或者因无法有效配载而空驶半程时。
    强盛的小型货车已经通过调度中心,以更高的频率、更短的等待时间,将货物准时送达。
    金哲民团队甚至为一些特定行业(如服装、电子配件)设计了专属的。
    带有简易仓储和分拣功能的“移动配送中心”,进一步压缩中间环节。
    强盛的客户发现,选择强盛,不仅意味着资金周转更快,更意味着货物在途时间显着缩短,破损率直线下降。
    这种实实在在的效率提升,远非四海单纯的运费补贴所能比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