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新村运动

推荐阅读: 科举福妻掌中娇三界血歌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最强上门女婿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大唐:我的宝箱强无敌扶摇直上重生官场:我闪婚了美女县长九幽剑帝太虚剑主!

    接着,负责纺织业务的阿杰汇报:
    “托越南战争的福,咱们为美军和南越政权供应的军用纺织品订单接到手软!
    强盛纺织今年营收高达450亿韩元,净利润预计能达到68亿韩元!
    现在咱们已经是韩国当之无愧的纺织龙头了!”
    这也与当时韩国纺织业在制造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情况相符。
    相定同时负责的海运与港口业务也表现不俗:
    “随着咱们联盟内货物运输需求的增长,以及韩国出口业务的扩大,强盛海运今年营收突破了150亿韩元。
    我们还用共同发展基金的资金,升级了釜山港区的部分设施,处理效率提高了20%。”
    李相定补充了集团的总体营收:
    “综合各板块业绩,保守估计,1972年我们强盛集团的总营收将达到约1200亿韩元。”
    他顿了顿,看了一眼李振宇,继续说到:
    “基于这样的营收规模,我们集团的盈利能力是相当可观的,集团1972年净利润约为180亿韩元。”
    这时,李振宇敲了敲桌子,问道:
    “我记得韩进集团那笔罚款,应该还没用完吧?”
    李相定立刻回答:
    “是的,会长。目前还剩余100亿韩元。这部分资金,按照您之前的指示,主要用于战略性投资,比如预制件工厂的初期建设和部分优质地皮的收购。”
    瘦猴接过话头,谈到预制件工厂:
    “咱们的预制件工厂,虽然还在投入期,但通过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成本比传统现场作业低了近20%,正在以低价快速抢占市场,目前已经实现了微利。”
    随后,李相定提到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精神一振的消息:
    “会长,得益于政府的经济开发政策和江南区开发,我们集团早年低价购入的江南区及釜山港周边地皮,地价平均升值了约400%。
    这部分资产增值,极大地优化了我们的资产负债表,也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融资能力。”
    李振宇听后,环视众人,郑重地说:
    “集团能快速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努力。
    我们‘成果共享’的理念不能变。
    相定,今年拨出约20%的利润,也就是约36亿韩元,用于提高员工薪酬、完善医疗和子女教育补助。
    要让外界看看,在强盛工作,不仅有前途,更有‘钱途’和保障!”
    这一决定,无疑将进一步巩固强盛在韩国平民中“高福利、好待遇”的声誉,也与后来一些韩国企业家的经营理念有相似之处。
    当晚,李振宇在私宅设宴,款待核心团队。
    郑秀妍以女主人的身份优雅地招待大家。席间,李振宇举杯:
    “诸位,这杯酒,敬你们,敬强盛,也敬这个时代!”
    众人一饮而尽,情绪高涨。朴大勇嚷嚷着:
    “哥,跟着你干,痛快!以后你说往东,我绝不往西!”
    连一向沉默的阿杰也难得地多说了几句:
    “会长,放心。外面的事,我会处理干净。”
    ...
    ...
    青瓦台,一间素净却充满威压的会议室。
    长条桌边,坐着十数位掌控韩国经济命脉的男人。
    李振宇坐在其中,位置不算靠前,但腰背挺直。
    他穿着深色西装,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有手指偶尔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点一下。
    门被推开。
    所有人像被牵线的木偶,齐刷刷站起。
    朴正熙走进来。
    他穿着常服,步伐很快,眼神像鹰一样扫过全场。
    他走到主位,没立刻坐下,双手按在桌面上。
    “坐。”
    众人落座,椅子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朴正熙坐下,身体前倾,目光沉甸甸地压在每个财阀脸上。
    “今天叫你们来,不谈经济指标,不谈出口创汇。”
    他开口,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清晰有力:
    “谈一谈我们的根,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农民。”
    会议室里静得能听到呼吸声。
    他继续道:
    “你们在座各位,工厂日夜不停,高楼拔地而起,汉城越来越像纽约、像东京。
    很好。这是我们想要的现代化。”
    他话锋一转:
    “但是,你们有谁,最近真正去过我们的农村?”
    没人回答。
    “我去过。”
    朴正熙自问自答:
    “我看到破败的茅草屋,泥泞不堪的道路。
    我看到农民兄弟一年辛苦,收入却抵不上你们工厂一个熟练工人。
    我看到年轻人像逃难一样离开土地,涌进城市。
    长此以往,我们的根会烂掉!
    城乡的裂痕,会把这个国家撕开!”
    现代集团的郑周永微微垂眸,手指捻着茶杯盖。
    三星的人盯着面前的笔记本。
    大宇的代表轻轻推了下眼镜。
    李振宇安静地听着,眼神专注。
    朴正熙深吸一口气,说道:
    “所以,我决定推动‘新村运动’。
    政府会提供一部分水泥、钢筋,免费发放。
    但光有材料不够,需要有人去组织,去指导,去帮他们把房子盖起来,把路修起来,把村子建设好。”
    他环视众人,问道:
    “这项工作,利润很低,几乎算是半慈善。需要的是责任心,是对国家的热爱。你们谁愿意承担?”
    会议室里响起细微的骚动。
    郑周永抬起眼,缓缓开口:
    “总统先生,现代集团主业在重工、造船和基建,大型项目投入巨大,工期紧张,恐怕难以分出精干力量投入到如此细致、分散的乡村项目中去。”
    三星的代表立刻接话:
    “三星电子正在技术攻坚的关键时期,需要集中所有资源。
    而且,我们对建筑领域并不擅长。”
    大宇的代表点头附和:
    “大宇的情况类似,海外市场拓展正处于布局阶段,实在无力他顾。”
    其他人纷纷发言:
    “我们主营化工,不合适。”
    “我们专注金融,没有这方面经验。”
    ……
    理由各式各样,核心只有一个:拒绝。
    朴正熙的脸色渐渐沉了下去,手指在桌上敲击的力度加重。
    这时,韩进集团的赵亮镐,自从集团受重创后一直低调,此刻忽然抬眼,目光扫过李振宇。
    他开口,声音带着点沙哑:
    “总统先生,说到建筑,尤其是这种普及性的、需要高效执行力的项目,我认为有一家公司最为合适。”
    所有人都看向他。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