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设立全免费学校

推荐阅读: 洪荒:坏了,巫族出了个点子王!

    怎么治理西域,尘清眠并没有预案,但使用暴力消灭西域三十六族贵族阶层,是他赴西域就任就定好的,排第二的战略目标。
    排在第一位的是瓦解或者消灭镇北王秦肇及镇北军。
    这次西域农民暴动,动用的翮翥会商兵已接近四万,本来是为镇北王秦肇的镇北军准备的。
    但计划没变化快。
    镇北王秦肇被夜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镇北军也被夜王领走了。
    尘清眠的第一消灭目标直接变成了西域三十六族的贵族阶层。
    这些人的家族霸占西域所有牧场,养最多的马,牛,羊,牲畜,他们有钱,西域百分之九十九的财富集中在他们手中,他们一声令下轻易就可以招募到数十万精骑兵,大隋都那他们没办法,只能养十万镇北军驻扎震摄。
    天赐良机,都不用煽动,农户们自发就暴动了。
    尘清眠让商会的商兵趁势暗自出手,把西域三十六族上层贵族阶层屠杀一空。
    手段虽然残忍,但效果完美。
    不消灭阶级对立,就成不了事,这是历史经验。
    只有搬掉西域农户头上这座压了十几万年的大山,农户才有可能打破思想禁锢,实现真正翻身。
    农户暴动劫掠大量西域三十六贵族老爷财产之后,起先很是惶恐,把抢到的财物到处隐匿藏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但看到西域总督府的私兵游弋四方,只是虚张声势不抓人,政府的吏员亲自登门也只是重新统计丁口,他们的心就淡定踏实了。
    农户们对西域总督府吏员们的好感倍增。
    之后,尘清眠授意西域总督府的吏员出面,废除原西域所谓三十六族族籍,统一户籍,彻底还农户身份自由,重新把西域划分为三百六十个自然村,在各村推行选举机制,由各乡村年龄十四岁以上的所有农户丁囗,投票选举出自己村的村长。
    这些村长的酬劳由西域总督府承担,却没编制不隶属西域总督府。他们是农户的代表,负责把农户们的难处和建议,定时汇报给西域总督府吏员。
    同时,农户代表在商会的帮助下负责筹建农会。
    西域总督府的吏员,则划片对西域所有的自然村的村长进行行政指导和管理帮助。
    他们解决不了的事情,才递到尘清眠手里。
    也就是说,暂时西域其实实行的是自然村和西域总督府两级管理,成为有史以来最简单的政治结构。
    这是尘清眠在西域政治上的实验,探索新路,完全摸着石头过河。
    他是把穿越来之前那个世界的经验搬来模仿使用的,他笃定,优良的治世基因可以传承,哪怕模仿个百分之一,也定能成功。
    西域农户太穷了,贫穷的历史和人类发展的历史一样长,在这里做官,就是刮地皮,也捞不到什么油水,必须实行无为而治。
    当然,无为是有期限的,当一年之后,西域粮食获得大丰收,老白姓手里有了余粮,那时候西域总督府将会开始收取水费,会显得理所应当。
    本来大隋朝廷对西域也没有科农税赋,只对畜牧收入收税。
    尘清眠清眠巧妙地利用水井水费代替税赋,没有任何人质疑。
    当然,收水费也是商会在收,因为地里的所有水井,所有权都是商会的,与西域总督府无关。
    西域总督府所有的税收,都来自商会,因为商会接管的西域三十六族的所有牧场,大隋朝廷在西域的征税科目只有牲畜交易税。
    在大隋朝廷的记载里,西域是不可能有农业的,没有上交农业税的规定。
    西域要想政治清明离不开治安,尘清眠改三千私兵为治安警察,分散到每个自然村,设三名治安员协助村长解决邻里纠纷和村里的刑事案件。
    西域总督府设治安厅,赵三任厅长。村级直接对接厅级,同样是两级管理。
    另外尘清眠还任命了三个厅长,一个是知事厅厅长刘长水,原本是内史谈有贵的副手,经过观察,居然是个胸有丘壑的家伙,腹中有真东西。
    原西域总督府的吏员,全部归到他的手下。另一个是农政厅厅长赊华,他拥有双重身份,还是商会西域分会长,负责与农户打交道,必须保证农户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到位。
    事情安排完,尘清眠又恢复了拉着农博士刘老佃巡视农田的旅行中。
    每到一块地,他和刘老佃都到地里,和承包地的农户询问情况,主要问水够不够用,荒了太久的地能不能种,有无病虫害,遇有农事问题,则让刘老佃直接解决问题。
    对任何农户,俩人都没架子,实心实意为农户解决实际问题。
    久而久之,西域的农户都知道他俩一个是西域总督,一个是农博士,商会正是西域总督招商引资过来帮老百姓过好日子的商人。
    在农户们的眼里,尘清眠完全没个官样。
    几个来回走下来,农户们全都把尘清眠和刘老佃当做自己人。
    风声传出去,西域总督府在西域的威望日高。
    “孩子们还小,十岁以下的,都去读书吧。”
    “孩子们去读书,地谁种啊?”
    “难道你们也希望孩子们长大了也和你们一样?”
    “绝不会一样,只要我们能种地,他们一定能吃饱肚子。”
    走了一路,尘清眠和农户们什么都能谈,就是尘清眠一谈到让他们十岁以下的子女不要干活去读书时,农户们全都把头摇的波浪鼓似的,全体反对。
    这可不行。
    他不能把西域当成猪圈,把农户还有他们的后代当猪养。
    那就太失败了。
    受打击之后,尘清眠回到西域总督府让知事厅长刘长水想办法。
    “大人倡议农户的孩子人人有书读,功在千秋,恩在当下,意存深远,我辈实不如也。然仓廪实而知礼仪,大人何不等上一季,待农户秋收之后,待人人有饭吃之时,自会人人思书读。”
    还别说,刘长水这话还挺有水平和道理的。
    尘清眠要办的是全民免费的新式学校,是要贯彻学以致用,而不是用来开科考试搏取功名。
    否则,农户自救就是一句空话。
    “刘知事,千秋太久,本督等不了那么久。你安排专人去做农户工作,凡六岁以上至十岁以下孩子,不分男女,全部入学校免费读书,免费就是一切全免。本督已与商会达成契约,这些费用,全部由他们提供,包括校舍、校服及购买典籍,山长和教员薪酬,还有学习科目的典籍。你们要做的,就是动员农户,让孩子入学读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