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以我一人之命博人族未来

推荐阅读: 时间环监狱洪荒:坏了,巫族出了个点子王!恋综嘉宾是癫公,天天没事就发疯重生:我的第一桶金从股市开始月光沉溺于星野开局联手OK,缔造紫金王朝隋末之大夏龙雀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仙子,需要疏通一下吗?

    以你一人之命,去博整个人族的未来……”
    李世民低声复述着这句话,那双曾阅尽沙场与朝堂的虎目,此刻燃起了灼人的光。
    他看着眼前的李道兴。
    这个皇弟的身形并不魁梧,脊梁却挺得像一杆刺破青天的长枪。
    这一刻,李世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那个一马当先,率三百玄甲,为大唐凿开一条生路的秦王李世民。
    如今,竟有另一个李氏子孙,愿为他,为大唐,为这岌岌可危的人族,去做那独闯龙潭虎穴的孤勇之人。
    一声沉重的叹息,从这位帝王的胸膛溢出,带着金石摩擦般的沙哑。
    他伸出手,重重地按在李道兴的肩上。
    “苦了你了。”
    这一按,是认可。
    是托付。
    也是一位帝王,对一名死士的最高敬意。
    肩上传来的力量温热而沉重,李道兴心中一暖。
    这位千古一帝,心防已破。
    “为陛下分忧,为人族燃躯,是臣之本分,何谈辛苦。”李道兴躬身,语气平静。
    李世民收回手,眼中的万千感慨,已凝为钢铁般的决断。
    “好!就依你!”
    “但圣旨如何措辞?佛门天庭若以‘天命’为由搪塞,朕,又该如何自处?”
    这才是帝王需要考虑的现实。
    与神佛博弈,匹夫之勇无用,需的是滴水不漏的手腕。
    李道兴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尽在掌握的弧度。
    “陛下,此事,当用阳谋,而非强权。”
    “您只需下一道旨,明发天下。”
    “就说,御弟玄奘凡人之躯,西行路远,朕日夜忧思,寝食难安。”
    “故而,特派宗室子弟李道兴,持朕之节杖,为‘监经人’,代朕看顾,确保取经万无一失。”
    李世民眼眸微亮,在心中反复咀嚼这番话。
    以兄长之名,行关切之实。
    合情,合理。
    天下无人能指摘半句。
    “若他们,还是不允呢?”李世民沉声追问。
    “他们会的。”李道兴的笑容里,透着一股洞穿人心的锋利。
    “陛下,您只需在圣旨最后,添上一句话。”
    “若漫天神佛,连朕这点微末的请求都无法应允,连朕的皇弟都庇护不了……”
    李道兴的声音骤然转冷,字字如冰。
    “那这西天取经,不去也罢!”
    “届时,您便下旨,废止西行,收回通关文牒,迎玄奘法师还朝,继续做他的大德高僧!”
    “我倒要看看,没了您这位人皇陛下的国书,没了大唐国运的加持,他这西游,算不算名正言顺?”
    “他就算走到了灵山,求来的真经,还有何资格在东土流传?这谋划千年的功德,岂非要凭空消解大半?”
    李世民的呼吸,蓦然一滞!
    他懂了。
    这才是真正的杀招!
    釜底抽薪!
    佛门千年布局,天庭牵扯甚深,他们绝无可能让取经计划功亏一篑。
    与整个大计相比,多一个李道兴,算什么?
    他们不仅不能拒绝,甚至要笑脸相迎,将他客客气气地请上西行路!
    “妙!妙啊!”
    李世民忍不住抚掌而笑,笑声震得殿梁微颤,连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
    “此为阳谋!堂堂正正,让他们明知是坑,却不得不跳!”
    他看向李道兴的眼神,再无审视,只剩纯粹的激赏。
    有此麒麟儿,何愁他李氏江山不固!
    “好!朕不仅要下这道圣旨,朕还要再给你一道护身符!”
    李世民的眼神陡然霸道起来,他转身踏上御阶,从龙椅旁的暗格中,捧出了一柄连鞘古剑。
    剑鞘古朴,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
    剑未出鞘,一股磅礴的皇道龙气已扑面而来,令人心神震颤!
    “此为,天子剑!”
    李世民双手持剑,郑重地递到李道兴面前。
    “朕,赐你此剑!”
    “持此剑,如朕亲临!”
    “西行路上,无论仙神,不分妖魔,但凡有敢阻挠你为人族夺运者……”
    李世民的眼底,杀机凛冽。
    “可,先斩后奏!”
    ……
    三道圣旨,连下长安。
    第一道,中书令魏征,欺君罔上,勾连天庭,下天牢,三司会审,皇帝亲自陪审。
    第二道,太史令袁天罡,限三日内,捉拿妖人袁守诚,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第三道,昭告三界。
    朕忧心御弟玄奘西行之危,特封皇弟李道兴为“中山郡王”,持节西行,为“监经人”,代朕监护。若仙佛失职,致皇弟不测,西行之议,就此作罢!
    三旨连发,字字带血,一道比一道霸道。
    长安震动,朝野哗然!
    所有人都意识到,那个在太极殿上凭一己之力将魏征拉下马的宗室子弟,已一步登天!
    中山郡王。
    “中兴”之意,不言自明。
    ……
    三日后,长安西门。
    十里长亭,秋风萧瑟。
    没有百官相送,没有仪仗随行。
    只有三个人,三匹马。
    身着常服龙袍的李世民,一身王服、眼眶泛红的江夏郡王李道宗,以及……换上一身利落黑衣,腰悬天子剑的李道兴。
    “道兴……”李道宗上前,死死抓住弟弟的手臂,声音都在发颤,“此去西天,十万八千里……若事不可为,就回来!哥什么都不要,只要你活着!”
    李道兴看着这位素来严厉的兄长此刻的模样,心头一暖。
    他反手拍了拍李道宗的手背,笑了。
    “兄长放心,我这人,惜命得很。”
    说完,他转向李世民。
    那个男人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便如同一座沉默的山岳。
    李道兴没有说什么保重,只是躬身,深深一揖。
    “陛下。”
    李世民点了点头,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句。
    “万事,以你自己的命为先。”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下去。
    “大唐,等得起。就算大唐亡了……人族,也等得起。”
    “臣,明白。”
    李道兴直起身,脸上是洒脱的笑意。
    他翻身上马,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陛下,兄长,不必再送。”
    他勒住马缰,最后回望了一眼身后的雄城,望了一眼城楼上那两个凝视着他的身影。
    “短则三月,长则半年,必有书信传回。”
    他的声音在秋风中清晰无比,带着一往无前的决然。
    “若信回,则证明我已为人族,寻到了一条路。”
    “若信不至……”
    他顿了顿,仰头望向西天血色的残阳,忽然朗声大笑。
    “那便请陛下,忘了李道兴此人,忘了今日之约!”
    笑声回荡。
    “驾!”
    一声轻喝。
    黑色的骏马化作一道离弦之箭,沿着古道,向着落日尽头,绝尘而去。
    一人,一马,一剑。
    背影在夕阳下拉得狭长。
    孤独。
    且坚定。
    李世民与李道宗立于长亭,久久凝望着那个消失在天际的黑点。
    风吹起帝王的衣袍,猎猎作响。
    许久,李世民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仿佛刻入了这片天地。
    “他,会回来的。”
    “他一定会,为我大唐,带来一个全新的时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