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谁给标准盖戳

推荐阅读: 洪荒:坏了,巫族出了个点子王!诸天:魔幻世界从指环王开始太虚剑主!隋唐:十倍吕布战力,杀穿高句丽巫神纪无敌从打爆一切开始幻想世界大穿越纯阳武神末世之我就是个BUG爱妃过来抱朕大腿

    送走李翻译,门扉“吱呀”一声合上,隔绝了外界的江风与寒意。
    货栈内,那盏煤油灯的火苗,似乎也因方才那番话而跳动得格外有力。
    “掌柜的……您……您真的拒绝了和记洋行?”阿篾的声音都在发颤,一半是激动,一半是后怕,“那可是洋行啊!咱们……咱们真要去上海,跟他们硬碰硬?”
    谢云亭转过身,脸上没有半分方才面对李翻译时的锋芒,只有一片深沉的平静。
    他拍了拍阿篾的肩膀,示意他坐下。
    “阿篾,你觉得我们今天在江心对赌,赢的是什么?”
    阿篾不假思索地回答:“赢了钱掌柜的货,赢了名声,还赢了褚老板他们的心!”
    “说得对,但还不够。”谢云亭拿起桌上那杯已经微凉的红茶,送到鼻尖轻嗅,兰花香幽幽,仿佛能安抚人心,“我们赢的,是制定规矩的权力。”
    他看着一脸困惑的阿篾,耐心解释道:“以前,汉口茶叶的规矩是谁定的?是钱掌柜他们,是他们背后的上海华商公会,更是公会背后那些洋行买办。他们说谁的茶好,谁的茶就好;他们给什么价,就得卖什么价。茶叶的品级、优劣,全凭他们一张嘴,一只鼻子。这叫什么?这叫他们捏住了所有茶农、茶商的命门。”
    谢云亭的目光陡然锐利起来:“他们用他们的‘标准’,套住了我们所有人的脖子。今天,我用‘茶引’,当着全汉口码头的面,证明了‘云记’的茶货真价实,分毫不差。我击败的不是钱掌柜,而是他那套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的旧规矩。我立起来的,是我们‘云记’自己的新标准!”
    “‘云记’的茶引,就是我们的戳。这个戳盖下去,就代表着信誉和品质。”
    阿篾听得热血沸腾,终于明白了掌柜的深意。
    这已经不是一门生意那么简单了。
    “可是掌柜的,”他冷静下来,提出了关键问题,“我们的戳,现在只有汉口码头的人认。到了上海,人家认的是洋行的火漆,是华商公会的名头。我们人单力薄……”
    “所以,不能只有我们自己给自己盖戳。”谢云亭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布局者的光芒,“这个戳,得让所有跟我们一样,想凭良心吃饭的人,一起来盖。”
    他说完,站起身来:“走,阿篾。今晚,我们去拜访几位新朋友。”
    半个时辰后,褚老板的府邸灯火通明。
    这位在码头观望了大半日的茶商,此刻正亲自为谢云亭斟茶,姿态放得极低。
    “谢掌柜,您这步棋……太险了!”听完谢云亭拒绝洋行并打算进军上海的计划,褚老板惊得差点打翻茶杯,“上海华商茶叶公会的杜月笙您听过吗?那可是上海滩的皇帝!钱掌柜的姻亲,正是公会里的一位实权理事。您这么去,无异于羊入虎口啊!”
    “褚老板,”谢云亭气定神闲地品了一口茶,“我若接受了和记洋行的条件,‘云记’不出三年,就会变成他们的一个制茶作坊。到时候,我谢云亭的名字没了,‘云记’的招牌也没了,只剩下给洋人做牛做马的份。这难道就是您想要的转型之路吗?”
    褚老板一时语塞,脸上露出挣扎之色。
    他当然不想,可与洋行和公会为敌,风险实在太大。
    谢云亭看穿了他的心思,继续道:“我们单打独斗,自然是鸡蛋碰石头。但如果我们拧成一股绳呢?褚老板,你,还有汉口其他被盘剥的茶商,我们以汉口为基地,成立一个‘长江茶路同盟’。凡是加入同盟的商号,都统一使用‘云记茶引’作为品质凭证。我们自己定品级,自己定价,货走长江,利留在长江!到了上海,我们不是一个‘云记’,而是一个代表了整个长江中游茶商的同盟!”
    “这……”褚老板的呼吸急促起来,他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可能。
    摆脱层层盘剥,将命运握在自己手里,这是何等诱人的前景!
    “风险和收益并存。”谢云亭放下茶杯,声音沉稳有力,“是继续在旧规矩下苟延残喘,还是跟我一起,去上海滩,为我们自己的新标准杀出一条血路。褚老板,你选。”
    离开褚府,谢云亭和阿篾没有回货栈,而是径直走向了江边的船家聚居区。
    夜已深,但老舵魏的船上还亮着灯。
    他正和几个老伙计,包括白天那位嗓门极大的金花婶,围着一盆炭火低声议论着什么。
    看到谢云亭前来,众人立刻起身,神情又是敬畏又是亲近。
    “谢掌柜,这么晚了,您怎么来了?”老舵魏迎了上来。
    “来感谢各位白天的仗义执言。”谢云亭说着,让阿篾将带来的两坛好酒和一些肉干递上,“也有一件关乎大家未来的事,想和各位商量。”
    当谢云亭将“长江茶路同盟”和“云记茶引”的构想和盘托出后,船工们陷入了沉默。
    他们不像褚老板那样能立刻算清其中的利益得失,但他们听懂了一件事——谢掌柜要带着他们,去跟上海滩的大人物们争个公道。
    “掌柜的,我们就是划船的,大字不识一个,能帮上什么忙?”一个老船工挠着头,有些自卑。
    不等谢云亭回答,金花婶突然一拍大腿,站了起来,她眼圈有些发红:“怎么帮不上!我男人当年就是运了一船茶去上海,结果被那边的商行诬陷说茶叶受了潮,硬是把价钱压了一半!回来后,气得大病一场!我们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我们知道哪个掌柜的是好人,哪个是坏蛋!”
    她看着谢云亭,大声道:“谢掌柜,您的‘茶引’上写得清清楚楚,是啥就是啥,谁也赖不掉!这就是我们水上漂的人最想要的公道!您要去上海立规矩,我们没别的,这长江上的船,这手里的船桨,就是我们的支持!您指哪,我们就把船划到哪!”
    “对!金花嫂子说得对!”
    “跟着谢掌柜,有公道,有饭吃!”
    一时间,群情激奋。
    老舵魏看着眼前的一切,浑浊的老眼里泛起泪光。
    他活了一辈子,第一次见到一个商人,是真心实意地将他们这些“下九流”的船工放在眼里,与他们共商大事。
    他郑重地走到谢云亭面前,深深一揖:“谢掌柜,从今往后,您就是我们这帮长江艄公的‘总舵’!您的货,就是我们的命!”
    天将破晓,晨曦微露。
    云记的临时货栈里,却正举行着一场简单而庄重的仪式。
    一张崭新的宣纸铺在货箱上,上面用苍劲的笔法写着“长江茶路同盟”的盟约。
    褚老板代表所有响应的汉口中小茶商,在上面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谢云亭没有立刻盖上“云记”的印章。他看向一旁的老舵魏。
    “魏大爷,这标准,不只是我‘云记’的,也是你们的。请您代表所有长江上的兄弟,在这盟约上,留下您的印记。”
    老舵魏愣住了,双手在身上擦了又擦,激动得说不出话。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颤抖着伸出印满老茧的大拇指,蘸了印泥,重重地按在了褚老板的名字旁边。
    一个签名,一个指印。一个代表“利”,一个代表“义”。
    它们并排立在一起,仿佛在宣告一个新秩序的诞生。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李翻译的声音,这一次,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惊异和敬佩。
    “谢掌柜。”
    谢云亭转过身,看到李翻译站在门口,晨光在他背后勾勒出金边。
    “我们大班,亨利·考斯先生,让我给您带个话。”李翻译顿了顿,一字一句地复述道,“他说,汉口码头的戏台太小了。他想在上海的百乐门,亲自请谢掌柜喝一杯茶,听一听您那套‘真正的中国茶生意经’。”
    谢云亭笑了。他知道,通往上海的第一扇门,已经为他打开了。
    他拿起那方刻着“云记”二字的石印,看着盟约上那并列的签名与指印,没有丝毫犹豫,将鲜红的印泥稳稳地盖了下去。
    “啪!”
    一声脆响,仿佛金石落地。
    这一戳,盖下的不只是一份盟约。
    它盖下的是一个由生产者、运输者、销售者共同认可的全新标准。
    它回答了那个终极的问题——在这风雨飘摇的中国,谁,才有资格为一片茶叶的价值与尊严,盖上最后的印戳!
    谢云亭抬起头,望向东方。江面上,晨光万丈,百舸争流。
    “阿篾,传令下去。”他的声音穿透晨曦,清晰而坚定。
    “扬帆,启航!我们的下一站——上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