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谁在守夜

推荐阅读: 洪荒:坏了,巫族出了个点子王!

    徽州的晨雾,带着一丝松木和兰草混合的清冽,缓缓漫过桃溪村的青瓦屋檐。
    电报是清晨送抵屯溪的,由马电头亲自派快马送上山,薄薄一张纸,却重如千钧。
    当阿篾念出“此茶无根”四个字时,整个晒茶场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赢了!亭哥,我们赢了!”阿篾的眼圈都红了,一拳砸在自己的掌心,兴奋得像个孩子。
    村民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将谢云亭团团围住,一张张质朴的脸上,洋溢着最纯粹的喜悦。
    老烟锅的大嗓门盖过了所有人:“好哇!让那帮洋人也晓得晓得,咱们祖山上的茶,是有根有魂的!”
    然而,在这片胜利的海洋中,谢云亭的脸上却没有太多笑意。
    他只是平静地看着那尊已经熄灭,但依然矗立的“信灯台”,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眼前的欢腾,看到了更远的地方。
    喧嚣过后,人群渐渐散去,各自回到茶坊、田间,用加倍的干劲来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谢云亭召集了阿篾、小满、山豹子、老烟锅,以及刚从江边赶回来的金花婶,就在祖山碑前的空地上,开了一个小会。
    “亭哥,大获全胜,怎么还愁眉不展的?”金花婶是个直性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率先开口。
    她的船队在江上严防死守了三天三夜,人虽疲惫,精神却极亢奋。
    谢云亭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小满:“小满,把那张图拿出来。”
    小满连忙递上那张用炭条画的、记录着“春雪红”流向的毛边纸。
    谢云亭将其铺在石桌上,指着“九江王记药铺”那个点,声音沉稳而有力:
    “这次,我们赢了。赢在杜沧海小看了我们的手艺,也小看了洋行专家的舌头。但各位想过没有,如果杜沧海的仿制茶,技艺再高明一些,高明到足以乱真呢?如果那个洋行专家,被他用重金买通了呢?”
    众人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我们能赢,是因为我们提前识破了他的诡计,是因为我们设下了‘兰草灰’的圈套。”谢云亭的手指重重地按在“九江”二字上,“可这个点,是我们用系统……用无数个日夜的账目核对才找出来的。它就像一把藏在暗处的刀,差一点,就捅在了我们的心窝上。”
    他抬起头,环视众人,一字一顿地说道:“我们守住了祖山,守住了上海,但我们差点失守在九江。从桃溪村到上海,上千里的水路,几十个码头,上百个经手人,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我们所有的努力,都会功亏一篑。”
    阿篾的脸色变得凝重:“亭哥,你的意思是……我们的‘共信之路’,还不够稳固。”
    “不是不够稳固,是太脆弱了。”谢云亭拿起身边一盏防风的马灯,点亮它。
    “昨夜之前,这盏灯,就是我们的‘信灯台’,是我,是我们云记的几个核心伙计,在守着它。我们以为只要灯亮着,路就是安全的。”
    他将马灯举起,光芒只能照亮石桌周围的一小片地方,更远处的山路,依旧隐没在黑暗里。
    “但现在我明白了,一盏灯,照不亮整条路。一个谢云亭,也守不住一条商道。”
    所有人都沉默了,气氛变得压抑。
    胜利的喜悦被一种后怕和深沉的忧虑所取代。
    “那……那该怎么办?”小满仰着头,清澈的眼睛里满是紧张。
    谢云亭微微一笑,将目光投向在场的每一个人。
    “所以,我需要更多的人,来一起守夜。”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掷地有声,“从今天起,‘共信体系’要升级。我不但要让天下人知道怎么辨别云记的茶,更要让每一个经手云记茶叶的人,都成为我们的‘守夜人’!”
    “守夜人?”老烟锅咀嚼着这个词,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亮光。
    “对。”谢云亭看向他,“老烟锅叔,从今往后,每一饼‘春雪红’离开桃溪村前,除了要有我的火漆‘茶引’,还要有您,代表桃溪村全村百姓,盖上一个‘桃溪共鉴’的印章。您就是我们这第一道关的守夜人!”
    老烟锅猛地一挺胸膛,烟锅在石桌上重重一顿,声如洪钟:“好!这差事,我接了!谁敢从我眼皮子底下弄虚作假,我这杆老烟枪第一个不答应!”
    接着,谢云亭转向山豹子:“豹子哥,你是山里的王。从桃溪村到历口镇这段最崎岖的山路,你是总把头。每一批货,都要有你的人亲自护送,清点交接。你,就是我们山路的守夜人!”
    山豹子话不多,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蒲扇般的大手拍了拍胸口,发出“砰”的一声闷响,那是比任何誓言都更可靠的承诺。
    谢云亭的目光最后落在金花婶身上:“金花婶,你的船队是我们在长江上的手和脚。从今以后,所有云记的货,上船前,你的人要查验‘茶引’和‘共鉴’双印;下船后,要与码头的接货人当面核对。江上的风浪再大,也大不过你的眼睛。你,就是我们水路的守夜人!”
    金花婶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绽开一个刚烈而自豪的笑容。
    她啐了一口,豪迈道:“亭哥你放心!哪个龟孙子敢在老娘的船上动手脚,我金花水社的姐妹们不把他沉到江底喂王八,就不姓金!”
    “好!”谢云亭站起身,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老烟锅叔守村口,豹子哥守山路,金花婶守长江,阿篾守账房,小满……你还小,就跟着我,守着这门手艺,守着这颗初心。”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感染力:“当每一个茶农、每一个脚夫、每一个船工、每一个伙计,都成了这条路上的‘守夜人’,当他们知道自己守护的不仅仅是一包茶叶,更是自己的饭碗、村子的名声、徽州茶的信誉时——这条‘共信之路’,才能真正固若金汤!这,才是我想要的‘信义同盟’!它不是我谢云亭一个人的,而是我们所有人的!”
    这一刻,在场的所有人,无论是村正、猎户还是船娘,眼中都燃起了熊熊的火焰。
    他们不再是简单的合作者或被雇佣者,而是一种伟大事业的共同守护者。
    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在他们胸中激荡。
    这,就是“全民共查”的雏形。
    一个由无数平凡人执炬,共同照亮商业信誉之路的伟大构想。
    谢云亭看着他们,心中激荡。
    他知道,杜沧海之流或许能模仿他的茶香,收买一两个专家,甚至操控舆论,但他们永远无法复制的,是眼前这些普通人眼中,因信义而生的光。
    傍晚时分,新一批“春雪红”准备出山。
    小满拿着一盏小小的马灯,站在村口,学着师父的样子,一脸严肃地对即将出发的脚夫队说道:“各位叔伯,出发前,请让我再查验一遍‘茶引’和‘共鉴’印!”
    脚夫们非但没有不耐烦,反而都笑呵呵地停下脚步,主动将茶箱凑到灯前。
    “小满掌柜,看仔细喽!”
    “没错,这才是从咱们手里出去的货,踏实!”
    灯光下,少年稚嫩的脸庞被映得通红,他认真地检查着每一枚火漆,每一个印章,仿佛在进行一个神圣的仪式。
    谢云亭站在不远处的山坡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山风吹过,吹动了他的衣角,也吹动了那盏在少年手中微微摇曳的灯火。
    一盏灯,确实照不亮整条路。
    但如果路上走的每一个人,手里都提着一盏灯呢?
    那便是星火燎原,光照千里。
    谁在守夜?
    从今以后,夜路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守夜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