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帝京雪
推荐阅读: 夜天子、 混沌道祖、 牧神记、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柯南里的不柯学侦探、 诡异纪元:每月一个专属天赋、 假如另一半是死人、 大仙救命啊、 修勾修仙:我的男友是二哈、 修真界房奴奋斗史、
帝京。
这些日子帝京的雪没断过,无非大雪小雪的区别而已。
朝天观那边,退回来的大汤皇帝已经穿上了厚棉袄,还有火炉摆进了精舍里。
高锦坐在火炉边,轻轻地拨弄着里面的木炭,然后时不时看一眼眼前的棋局。
弈棋他本来也不会,是后来学的,在皇帝陛下身边当差,很多东西,不管自己喜不喜欢,只管主子乐不乐意。
不过这东西太吃天赋,高锦虽然学了,但不过是个皮毛,直到现在,他都是被大汤皇帝说成臭棋篓子一类的存在。
这会儿又要分心去看火,棋盘上的局势就十分明显了,节节败退,朝不保夕,大概说的就是这位高内监了。
不过好在那位大汤皇帝不是那种喜怒无常的暴君,即便是,高锦也会是那个例外,这会儿即便看着高锦昏招频出,大汤皇帝也是在耐着性子,步步为营的一点一点蚕食高锦的那些白子。
虽说早就已经无力回天,但看自家陛下那么兴致勃勃,高锦也没有做那投子认输的扫兴举动,也只是老老实实的一枚棋子一枚棋子地落下去。
半个时辰之后,眼看着棋盘上的白子已经惨不忍睹,高锦这才开口道:“陛下,奴婢认输了。”
大汤皇帝却摇摇头,“不要认输。”
高锦一怔,随即道:“这都到这地步了,明摆着没机会了,陛下还不许奴婢认输?”
大汤皇帝看了一眼棋盘上,从如今的局势来看,的确是没了任何的回寰余地,这才松开了手中的黑子,笑道:“认输这种事情,其实也很难,有些人明摆着已经满盘皆输,却不愿意低头,这样的人,到底是该佩服,还是该说他蠢?”
“有的人,看明白局势之后,便果断该认输便认输,那么这样的人,又总是被人说成没有骨头,人言可畏,做成什么样都会有人说,真还是挺无趣的。”
丢出棋子之后,大汤皇帝干脆放弃了盘坐的姿势,变得更随意一些地坐在地上,问道:“李昭这些日子做成什么样了?”
大汤皇帝随口一问,之前离开西苑,短暂在那把椅子上坐了些日子,再次退下来之后,自己多年的那些效忠之臣,就要一个个被从原本的位子上赶下来了,作为输家,大汤皇帝也只能看着,仅此而已。
但他好像也不在意,好像并不害怕之后等到朝堂彻底稳定之后,他这个在观里的老道士莫名其妙暴毙其中。
实际上这样的故事,在史书上写过不止一次,大家都司空见惯了,就算是真发生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没有人会那么在意。
况且依着他以前的名声来看,发生这样的事情,说不定天下百姓都还要松一口气。
“大概也差不多了,前些日子吏部的赵侍郎想要入宫面见陛下,不过却被拦在了宫外,第二日就因为早年前的一桩错事丢了官帽,之后便送出帝京去了,据说妻儿老小离京的时候,都哭得十分伤心。”
高锦拨弄着炭火,轻声开口。
大汤皇帝笑了笑,“别不知足了,这也就是遇到李昭了,要是换个人,走出帝京?那是不太可能的,好一点,就在大狱里待着,坏一些,推出菜市口砍头了。”
“朕也没想过,为什么朕这个性子,生了个儿子,居然这么优柔寡断,他小时候性子就软,经常躲着哭鼻子,以为朕不知道?”
大汤皇帝平淡道:“都说天底下的老子喜欢的都是像自己的儿子,可生出一个全然不像自己的儿子,也是很难的事情。”
高锦小声说道:“其实我觉得太子殿下骨子里还是很像殿下的,不过做事手段不同而已。”
大汤皇帝对此并不生气,只是微微一笑,“朕这个傻儿子啊,要不是运气好,结交了个好朋友,真能是朕的对手吗?朕不过吹口气,他就要死了。”
高锦说道:“但有时候,能结交朋友,也算是一种本事,是吧,陛下?”
大汤皇帝看了一眼自己这个最信任的奴婢,笑道:“道理是这个道理,不过这话,只有你敢说。”
高锦沉默了会儿,忽然说道:“其实奴婢能说些心里话,都是因为陛下您胸怀广阔,要不然奴婢也不敢这么胡乱开口的。”
大汤皇帝笑着道:“朕本来就听不到人说心里话了,要是你也不说,朕在这个世上,真是要成孤家寡人了,山上的那些修士总说忘尘修行,修行无非是登天举动,要道心清明,才好一往无前,但朕觉得,都是扯淡,人生在世,若无执念,若无牵挂,那是无根浮萍,风吹而走,不知落于何地,那能求得大道?可笑至极。”
他在朝天观里修行多年,只是高锦有时候也会恍惚,这位皇帝陛下,修行两字,到底修行的是什么。
不过这个问题,他从来不敢问,因为很清楚,就算是问了,也绝不会得到答案。
有些事情,自己的而已。
“有些事情,既然系于外人身上,那么胜负就不在自己身上了,朕从来不敢这么做,朕的儿子却敢,还是让朕有些意外。”
大汤皇帝忽然又开口,声音里充满了一种怪异的情绪,“倘若那人死了,他又能做什么呢?”
高锦听着这话,拨弄炭火的手都微微颤动了片刻。
只是不等他说话,大汤皇帝却已经站起身,往前走了两步,来到窗边,“谁都年轻过,但朕最轻狂的时候,都好像没他轻狂啊。”
……
……
太子府那边,大雪之中,有一把油纸伞,悄然离开这座府邸。
伞下男人,身材算是高大,神态却十分温和,撑伞走在雪中,这位被人调侃成性子如同棉花一样的一山之主,吐出一口浊气,一身的气势,随着行走之间,逐渐到了鼎盛。
东洲十人,有人曾把西颢算入其中,但却没有太多人在意过他。
但实际上,一座重云山,从始至终,他才是那个宗主。
这些日子帝京的雪没断过,无非大雪小雪的区别而已。
朝天观那边,退回来的大汤皇帝已经穿上了厚棉袄,还有火炉摆进了精舍里。
高锦坐在火炉边,轻轻地拨弄着里面的木炭,然后时不时看一眼眼前的棋局。
弈棋他本来也不会,是后来学的,在皇帝陛下身边当差,很多东西,不管自己喜不喜欢,只管主子乐不乐意。
不过这东西太吃天赋,高锦虽然学了,但不过是个皮毛,直到现在,他都是被大汤皇帝说成臭棋篓子一类的存在。
这会儿又要分心去看火,棋盘上的局势就十分明显了,节节败退,朝不保夕,大概说的就是这位高内监了。
不过好在那位大汤皇帝不是那种喜怒无常的暴君,即便是,高锦也会是那个例外,这会儿即便看着高锦昏招频出,大汤皇帝也是在耐着性子,步步为营的一点一点蚕食高锦的那些白子。
虽说早就已经无力回天,但看自家陛下那么兴致勃勃,高锦也没有做那投子认输的扫兴举动,也只是老老实实的一枚棋子一枚棋子地落下去。
半个时辰之后,眼看着棋盘上的白子已经惨不忍睹,高锦这才开口道:“陛下,奴婢认输了。”
大汤皇帝却摇摇头,“不要认输。”
高锦一怔,随即道:“这都到这地步了,明摆着没机会了,陛下还不许奴婢认输?”
大汤皇帝看了一眼棋盘上,从如今的局势来看,的确是没了任何的回寰余地,这才松开了手中的黑子,笑道:“认输这种事情,其实也很难,有些人明摆着已经满盘皆输,却不愿意低头,这样的人,到底是该佩服,还是该说他蠢?”
“有的人,看明白局势之后,便果断该认输便认输,那么这样的人,又总是被人说成没有骨头,人言可畏,做成什么样都会有人说,真还是挺无趣的。”
丢出棋子之后,大汤皇帝干脆放弃了盘坐的姿势,变得更随意一些地坐在地上,问道:“李昭这些日子做成什么样了?”
大汤皇帝随口一问,之前离开西苑,短暂在那把椅子上坐了些日子,再次退下来之后,自己多年的那些效忠之臣,就要一个个被从原本的位子上赶下来了,作为输家,大汤皇帝也只能看着,仅此而已。
但他好像也不在意,好像并不害怕之后等到朝堂彻底稳定之后,他这个在观里的老道士莫名其妙暴毙其中。
实际上这样的故事,在史书上写过不止一次,大家都司空见惯了,就算是真发生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没有人会那么在意。
况且依着他以前的名声来看,发生这样的事情,说不定天下百姓都还要松一口气。
“大概也差不多了,前些日子吏部的赵侍郎想要入宫面见陛下,不过却被拦在了宫外,第二日就因为早年前的一桩错事丢了官帽,之后便送出帝京去了,据说妻儿老小离京的时候,都哭得十分伤心。”
高锦拨弄着炭火,轻声开口。
大汤皇帝笑了笑,“别不知足了,这也就是遇到李昭了,要是换个人,走出帝京?那是不太可能的,好一点,就在大狱里待着,坏一些,推出菜市口砍头了。”
“朕也没想过,为什么朕这个性子,生了个儿子,居然这么优柔寡断,他小时候性子就软,经常躲着哭鼻子,以为朕不知道?”
大汤皇帝平淡道:“都说天底下的老子喜欢的都是像自己的儿子,可生出一个全然不像自己的儿子,也是很难的事情。”
高锦小声说道:“其实我觉得太子殿下骨子里还是很像殿下的,不过做事手段不同而已。”
大汤皇帝对此并不生气,只是微微一笑,“朕这个傻儿子啊,要不是运气好,结交了个好朋友,真能是朕的对手吗?朕不过吹口气,他就要死了。”
高锦说道:“但有时候,能结交朋友,也算是一种本事,是吧,陛下?”
大汤皇帝看了一眼自己这个最信任的奴婢,笑道:“道理是这个道理,不过这话,只有你敢说。”
高锦沉默了会儿,忽然说道:“其实奴婢能说些心里话,都是因为陛下您胸怀广阔,要不然奴婢也不敢这么胡乱开口的。”
大汤皇帝笑着道:“朕本来就听不到人说心里话了,要是你也不说,朕在这个世上,真是要成孤家寡人了,山上的那些修士总说忘尘修行,修行无非是登天举动,要道心清明,才好一往无前,但朕觉得,都是扯淡,人生在世,若无执念,若无牵挂,那是无根浮萍,风吹而走,不知落于何地,那能求得大道?可笑至极。”
他在朝天观里修行多年,只是高锦有时候也会恍惚,这位皇帝陛下,修行两字,到底修行的是什么。
不过这个问题,他从来不敢问,因为很清楚,就算是问了,也绝不会得到答案。
有些事情,自己的而已。
“有些事情,既然系于外人身上,那么胜负就不在自己身上了,朕从来不敢这么做,朕的儿子却敢,还是让朕有些意外。”
大汤皇帝忽然又开口,声音里充满了一种怪异的情绪,“倘若那人死了,他又能做什么呢?”
高锦听着这话,拨弄炭火的手都微微颤动了片刻。
只是不等他说话,大汤皇帝却已经站起身,往前走了两步,来到窗边,“谁都年轻过,但朕最轻狂的时候,都好像没他轻狂啊。”
……
……
太子府那边,大雪之中,有一把油纸伞,悄然离开这座府邸。
伞下男人,身材算是高大,神态却十分温和,撑伞走在雪中,这位被人调侃成性子如同棉花一样的一山之主,吐出一口浊气,一身的气势,随着行走之间,逐渐到了鼎盛。
东洲十人,有人曾把西颢算入其中,但却没有太多人在意过他。
但实际上,一座重云山,从始至终,他才是那个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