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破绽

推荐阅读: 老婆跟人跑了,我不摆了穿梭在电视剧论女炮灰怎么当好灭世反派的师尊正派都不喜欢我偏偏喜欢你牧神记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我与她合租的日子仙骨风流解咒战纪

    来人刚一开口,严氏和孔府几位管家便不禁皱紧了眉头。
    衍圣公虽然远离大明的政治中心,对朝政也没有什么发言权,只是个尊贵的边缘人;
    但衍圣公地位超然,对大明的政治、文化影响力很大,绝对不是什么可以随意揉捏的软柿子。
    就算对方是前来宣旨的使者,像这样呼喝家奴般对待衍圣公也是绝对不能被容忍的!
    出乎意料所有人意料的是,贵为衍圣公的孔尚贤居然没有任何过激的反应,而是相当恭顺地对着马上那人躬身行礼。
    “臣孔尚贤拜见圣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孔府众人惊讶疑惑的目光中,孔尚贤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不知为何,这个使者总给他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自己一定见过这个人,只是频率很低、大概率也没有仔细看过他的脸,只是声音听上去很熟悉。
    更古怪的是,自己居然对此人高傲的态度没有一点反感,好像对方生来就应该站在高处俯视他一样,让他无论如何都不敢生出怒火来。
    见过、但不是很熟,身份高贵、态度倨傲。
    到底是谁呢?一时之间想不起来啊......
    看着照旧对自己顶礼膜拜的孔尚贤,朱翊钧骑在马上,嘴角不禁流露出一丝笑意。
    如果没有旨意,衍圣公一年只会朝见一次天子,频率低得可怜。
    而且直视天颜被认为是一种冒犯、无礼的举动,虽然皇帝大概率不会在意这个,但孔尚贤身为圣人苗裔、自然不会给外人留下这种话柄。
    因此虽然孔尚贤有幸拜见过自己,但大概率对自己这张脸不会有什么印象,最多觉得声音很耳熟,所以他才敢亲自跑到这家伙面前宣旨。
    “跪下吧,陛下有旨意给你。”
    或许是被朱翊钧更加“轻蔑”的语气激怒了,或许是哪怕他心里并不在意,可也不能忍受被一个贼配军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呼来喝去。
    孔尚贤没有第一时间跪下接旨,而是两眼微眯、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冒昧地问一句,既然天子有旨意降下,那圣使有没有提前告知官府配合?宣旨的队伍居然如此简陋,说难听一点,这简直可以被认为是对天子威严的亵渎了!”
    孔尚贤说话时的语气起初平和、甚至友善到了谦卑的程度。
    但他说话的语调很有节奏感,声调也随着那种抑扬顿挫的节奏越来越高、最终如寒风般凌冽而锐利。
    再看孔尚贤的眼睛,上位者的威严几乎从那双微眯的眼睛中蹦射而出!
    孔尚贤此时没有了一丝刚刚好好先生的模样,现场的气氛瞬间凝固起来,连朱翊钧身后的亲兵们都有些不自然地移开了视线。
    朱翊钧不禁在心里暗自点头,该说不愧是衍圣公大人吗?大明的达官贵人果然都很擅长虚张声势这一套,这招对心志不坚、地位低下的家伙总有奇效。
    如果站在这里的人是百户祝广昌,那他很难不在孔尚贤的厉声喝问下露怯,
    可惜他试图威慑的对象是朱翊钧,这位他每年都要过去磕几个头的皇帝,孔尚贤威严的神情在他眼里跟低吼的宠物猫一样滑稽而无害。
    眼看假圣旨就要被戳穿,朱翊钧不慌不忙地冷笑一声。
    “这是皇上下的中旨,你就说接还是不接吧。”
    正常来说,大明的圣旨并不是皇帝随笔一写就行的。
    而是需要内阁撰写、司礼监批红、相关部门逐级盖章审阅,并在内廷留下圣旨的备份。
    未经以上流程的圣旨就是中旨,而中旨没有任何政治效力,从理论上来讲,任何一个官员都有拒绝中旨的权力、甚至义务,这是维持一个健康行政体系的必然要求。
    但对任何一个官员来说,拒绝中旨又同时都是一种危险而极不理智的行为。
    即便这在程序上完全合理,但拒绝皇帝的后果是完全不可控的,皇帝既有可能像隆庆爷那样私下里抱怨几句,也有可能像崇祯爷那样直接把你抄家灭族。
    皇帝是唯一超脱于任何法律和规则之人,侍奉君王如同侍奉猛虎,无论它性情怎样温和、甚至带上了纸糊的镣铐,老虎翻脸时终归是要吃人的。
    一听朱翊钧来宣的是中旨,孔尚贤震惊地连那副官老爷的做派都维持不住,脸色阴沉地几乎滴出水来。
    但他终究还是没有拒接中旨的胆子,犹豫片刻、还是带着孔府众人恭敬地跪下接旨。
    见孔尚贤终于服软,朱翊钧不屑地从怀里掏出自己路上刚写的圣旨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孔尚贤面无表情地跪在地上,聚精会神地听着,生怕忽略了朱翊钧口中的任何一个字。
    简而言之,太后心心念念的佛寺终于要修好了。
    为了讨太后欢心,冯保还特地把工期拖到了太后的寿辰,再过半个月就是双喜临门的好日子。
    陛下十分开心,不仅邀请了一堆高僧前来为佛寺开光,还特地准许一众宗藩进京为太后祝寿,衍圣公孔尚贤也在邀请之列。
    只是内阁刚刚以孔尚贤管教仆从不严为名处罚了他,并把衍圣公每年一次的进京削减到三年一次以示惩戒。
    现在再降旨把孔尚贤招进京城,会显得内阁和皇室不是一条心。
    或者更糟些:坊间会传说当今太后跋扈僭越,连内阁首辅都不放在眼里,因为祝寿这种小事就把皇帝的圣旨当成废纸,怕是有篡位的想法!
    因此太后便想到了请皇上下中旨招孔尚贤进京,如此一来既顾全了内阁的颜面,又不耽误为太后祝寿和佛寺完工的大事,可谓两全其美!
    孔尚贤听完后表情越发难看,他现在几乎可以确认,自己已经被卷入了一个可怕的政治漩涡之中。
    什么太后想见他,这种屁话他孔尚贤信哪怕一个字都是脑子出了问题!
    为了凑字数,朱翊钧在编瞎话的时候顺手加了一段叙旧的段落,以太后的口吻称赞他谦虚谨慎,当年拜见自己和先帝时举止相当得体。
    可朱翊钧显然忘记了:孔尚贤在燕京的时候先帝还只是裕王、并且相当不受嘉靖爷待见,哪来的胆子结交衍圣公这种级别的外臣!
    别说裕王妃——也就是当今太后了,孔尚贤当初连隆庆爷的面都没见过几次,双方顶多是远远地打个招呼,又何来的交情可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