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弥苦的窘境
推荐阅读: 我的徒弟都是大反派、 牧神记、 领主之兵伐天下、 三界血歌、 盘龙之化身为竹、 次日曙光、 赤血邪珠之妖乱君怀、 夜天子、 武神主宰、 最强上门女婿、
“……哈?大、大师还真是风趣幽默啊,不过这种事不能乱开玩笑的……”
小太监还以为弥苦在开玩笑,尬笑两声试图缓和气氛。
但弥苦丝毫没有接话茬的意思,仍旧平静但坚定地看着床上的清儿,表情看上去很是认真。
小太监脸上的笑容逐渐收敛,他艰难地咽了下口水。
这个死秃驴好像是认真的!他真的准备拐走这个被皇上看重的姑娘!
皇上看样子可看重她了,万一人丢了的话,皇上一定会迁怒于我的吧?
到时候就算费公公回来求情......我在想什么呢,费公公要是知道我捅了这么大的篓子,怕是恨不得亲手在皇上面前把我打死!
不行!人绝对不能丢!否则我的人生今天就会彻底结束!
小太监迅速将四周扫视一遍,忽然冲到房间角落里举起一个花瓶,色厉内荏地冲着弥苦大喊大叫。
“我……我可警告你,这位姑娘是陛下看重的!要是敢碰她一根寒毛,你和所有与你有关的人都会永生永世被官府追杀,文明世界将再无你们的容身之地!”
“啊......那听起来还真是可怕,可我们这一派上百年来不就是这样生存下来的吗?”
弥苦不以为意地笑了笑。
永远被朝廷追杀,听上去很吓人。
可自从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以来,他们白莲教就一直是这种处境,局势不可能更糟了。
对于太祖皇帝朱元璋,明教和白莲教的信徒一直对他抱有极为复杂的感情。
一方面,朱元璋是预言中的天命之子、不动明王的人间行走,并完成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史诗级成就,无论从封建迷信还是民族主义上都具有极强的号召力。
但另一方面,朱元璋又选择承认蒙元正统,将大明的正统性建立在接过蒙元的衣钵上,并对明教和白莲教等会道门势力大力镇压,让他们的生存环境前所未有地恶劣。
如果说蒙元对他们出重拳,白莲教和明教尚且可以用民族主义激励信徒、团结内部,利用外部的压力反过来让松散的教派变成更团结、更严密的组织。
那如果要他们死的是不动明王本人呢?明王是佛陀意志的代表,这是否意味着,是佛陀希望明王把他们赶尽杀绝的?他们已经成了建设光明世界的障碍?
在这种巨大的打击下,原本煊赫一时的明教和白莲教势力迅速土崩瓦解。野心家、黑帮和土匪豪强趁机夺取权力。
在教派兴起之初,创立者为了尽可能团结反抗一切可以用来反抗蒙元的势力,有意将教义模糊化,给信众留下了大量的空白。
信徒们可以自行理解教义,自行与佛陀沟通,甚至按自己的意愿去不同程度地遵守戒律。
同时经书上写得也晦涩不明,从哪个角度进行解读都有道理,这种极高的可塑性自然引来了不少渴望权力与财富的野心家。
与原先那批矢志驱逐蒙元、恢复中华的教徒不同,经过大明朝廷二百年来坚持不懈的打压和追杀,白莲教已经分裂成数个互不统属、教义不同的会道门势力。
除非是弥苦这样逃到中原之外,现在还能在中原生存下去的白莲教势力,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把教义魔改过无数遍的异端!
现在中原的白莲教正被一群野心家和恶徒掌控着,他们肆意扭曲教义,借白莲之名草菅人命、剥削信众、起兵反抗朝廷。
将原本旨在对抗蒙元的反抗组织,变成了满足自己贪欲的帮派、乃至邪教,这自然进一步加剧了朝堂对白莲教的围剿。
如果说中原那些异端的日子已经很难熬了,那像弥苦这种躲到偏远之地的正统派日子只会更难过,朝廷可能加码的追杀根本吓不住他们。
眼看弥苦没有一点退缩的意思,小太监不由心中一苦。
他不停上下打量着弥苦,这个和尚看起来白白净净地,长得却是又高又壮,一看就是个练家子。
真要动起手来,他还真不一定打得过弥苦,看来只能拼命拖住时间等陛下回来了......
好在弥苦也没有要动手的意思,在确认过清儿的脉搏平稳后,他仍旧尽职尽责地继续熬制安神的汤药,看都没有看小太监一眼。
两人僵持片刻,房外忽然传来守门太监的尖叫声。
“你们是什么人?这里可是皇上……啊!”
没有任何应答,刀砍在人体上的沉闷声音响起。
刚刚还极为安静的园子里瞬间充斥着喝骂声、惨叫声和追逐声。
小太监心惊胆战地看着房门,弥苦神情不变,继续专注地熬制汤药。
不多久,十几名内侍打扮的人提着染血的刀剑快步冲进房间,为首的青年朝着弥苦躬身行礼,手上还掐了个意义不明的手印。
“属下参见导师,明月高照、万民翻身!”
弥苦同样神情严肃地掐印回礼,然后才问起乱党的具体情况。
“明月高照,万民翻身。那些乱党怎么样了?”
提到这个话题,青年嘴角扯了扯、露出副又鄙夷又好笑的表情。
“冲击乾清宫的时候被禁军打退了,现在正在闹内讧呢,有人说应该继续回去冲乾清宫,有人说应该去抓冯保,有人说应该尽快去掌握御马监。”
弥苦闻言不由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虽然他本就没对那些乱党抱任何期望,但造反都造成这副样子还真是有够丢人的。
那些异端好歹也挂着白莲教的名字,怎么连造反的老本行都如此生疏?还好没跟他们混在一起。
“他们最后吵出什么结果了吗?”
“没有,所以他们决定分头行动。一共就三百多号人还分成三拨,各自分头去干上述三件事。”
“真是群乌合之众,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搞内讧和报私仇那一套……”
弥苦闻言眉头皱地更紧了,如果这些乱党这么废物,那他之前做的很多布置就全都泡汤了,圣教也无法在皇帝面前展现自己的价值。
虽说他在朱翊钧面前夸下海口,说圣教在福建、广西和南洋一带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但实际上为了能够在当地生存下去,白莲教对自己的教义做了很多本土化的改良和创新。
当地人信的是他们改良过的那一套,要他们捐点香油钱、没事来磕磕头还好说。
真要动员信徒像中原的异端一样造反,那信徒们自己就得告官抓人,弥苦他们对当地人的影响力实际上极为有限。
如果从一个政客的角度来看,弥苦这一派根本就没有成为朝廷合作者的价值,得不到皇帝的偏爱,他们只会像其他不知名的教派那样随着时间逐渐消亡。
小太监还以为弥苦在开玩笑,尬笑两声试图缓和气氛。
但弥苦丝毫没有接话茬的意思,仍旧平静但坚定地看着床上的清儿,表情看上去很是认真。
小太监脸上的笑容逐渐收敛,他艰难地咽了下口水。
这个死秃驴好像是认真的!他真的准备拐走这个被皇上看重的姑娘!
皇上看样子可看重她了,万一人丢了的话,皇上一定会迁怒于我的吧?
到时候就算费公公回来求情......我在想什么呢,费公公要是知道我捅了这么大的篓子,怕是恨不得亲手在皇上面前把我打死!
不行!人绝对不能丢!否则我的人生今天就会彻底结束!
小太监迅速将四周扫视一遍,忽然冲到房间角落里举起一个花瓶,色厉内荏地冲着弥苦大喊大叫。
“我……我可警告你,这位姑娘是陛下看重的!要是敢碰她一根寒毛,你和所有与你有关的人都会永生永世被官府追杀,文明世界将再无你们的容身之地!”
“啊......那听起来还真是可怕,可我们这一派上百年来不就是这样生存下来的吗?”
弥苦不以为意地笑了笑。
永远被朝廷追杀,听上去很吓人。
可自从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以来,他们白莲教就一直是这种处境,局势不可能更糟了。
对于太祖皇帝朱元璋,明教和白莲教的信徒一直对他抱有极为复杂的感情。
一方面,朱元璋是预言中的天命之子、不动明王的人间行走,并完成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史诗级成就,无论从封建迷信还是民族主义上都具有极强的号召力。
但另一方面,朱元璋又选择承认蒙元正统,将大明的正统性建立在接过蒙元的衣钵上,并对明教和白莲教等会道门势力大力镇压,让他们的生存环境前所未有地恶劣。
如果说蒙元对他们出重拳,白莲教和明教尚且可以用民族主义激励信徒、团结内部,利用外部的压力反过来让松散的教派变成更团结、更严密的组织。
那如果要他们死的是不动明王本人呢?明王是佛陀意志的代表,这是否意味着,是佛陀希望明王把他们赶尽杀绝的?他们已经成了建设光明世界的障碍?
在这种巨大的打击下,原本煊赫一时的明教和白莲教势力迅速土崩瓦解。野心家、黑帮和土匪豪强趁机夺取权力。
在教派兴起之初,创立者为了尽可能团结反抗一切可以用来反抗蒙元的势力,有意将教义模糊化,给信众留下了大量的空白。
信徒们可以自行理解教义,自行与佛陀沟通,甚至按自己的意愿去不同程度地遵守戒律。
同时经书上写得也晦涩不明,从哪个角度进行解读都有道理,这种极高的可塑性自然引来了不少渴望权力与财富的野心家。
与原先那批矢志驱逐蒙元、恢复中华的教徒不同,经过大明朝廷二百年来坚持不懈的打压和追杀,白莲教已经分裂成数个互不统属、教义不同的会道门势力。
除非是弥苦这样逃到中原之外,现在还能在中原生存下去的白莲教势力,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把教义魔改过无数遍的异端!
现在中原的白莲教正被一群野心家和恶徒掌控着,他们肆意扭曲教义,借白莲之名草菅人命、剥削信众、起兵反抗朝廷。
将原本旨在对抗蒙元的反抗组织,变成了满足自己贪欲的帮派、乃至邪教,这自然进一步加剧了朝堂对白莲教的围剿。
如果说中原那些异端的日子已经很难熬了,那像弥苦这种躲到偏远之地的正统派日子只会更难过,朝廷可能加码的追杀根本吓不住他们。
眼看弥苦没有一点退缩的意思,小太监不由心中一苦。
他不停上下打量着弥苦,这个和尚看起来白白净净地,长得却是又高又壮,一看就是个练家子。
真要动起手来,他还真不一定打得过弥苦,看来只能拼命拖住时间等陛下回来了......
好在弥苦也没有要动手的意思,在确认过清儿的脉搏平稳后,他仍旧尽职尽责地继续熬制安神的汤药,看都没有看小太监一眼。
两人僵持片刻,房外忽然传来守门太监的尖叫声。
“你们是什么人?这里可是皇上……啊!”
没有任何应答,刀砍在人体上的沉闷声音响起。
刚刚还极为安静的园子里瞬间充斥着喝骂声、惨叫声和追逐声。
小太监心惊胆战地看着房门,弥苦神情不变,继续专注地熬制汤药。
不多久,十几名内侍打扮的人提着染血的刀剑快步冲进房间,为首的青年朝着弥苦躬身行礼,手上还掐了个意义不明的手印。
“属下参见导师,明月高照、万民翻身!”
弥苦同样神情严肃地掐印回礼,然后才问起乱党的具体情况。
“明月高照,万民翻身。那些乱党怎么样了?”
提到这个话题,青年嘴角扯了扯、露出副又鄙夷又好笑的表情。
“冲击乾清宫的时候被禁军打退了,现在正在闹内讧呢,有人说应该继续回去冲乾清宫,有人说应该去抓冯保,有人说应该尽快去掌握御马监。”
弥苦闻言不由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虽然他本就没对那些乱党抱任何期望,但造反都造成这副样子还真是有够丢人的。
那些异端好歹也挂着白莲教的名字,怎么连造反的老本行都如此生疏?还好没跟他们混在一起。
“他们最后吵出什么结果了吗?”
“没有,所以他们决定分头行动。一共就三百多号人还分成三拨,各自分头去干上述三件事。”
“真是群乌合之众,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搞内讧和报私仇那一套……”
弥苦闻言眉头皱地更紧了,如果这些乱党这么废物,那他之前做的很多布置就全都泡汤了,圣教也无法在皇帝面前展现自己的价值。
虽说他在朱翊钧面前夸下海口,说圣教在福建、广西和南洋一带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但实际上为了能够在当地生存下去,白莲教对自己的教义做了很多本土化的改良和创新。
当地人信的是他们改良过的那一套,要他们捐点香油钱、没事来磕磕头还好说。
真要动员信徒像中原的异端一样造反,那信徒们自己就得告官抓人,弥苦他们对当地人的影响力实际上极为有限。
如果从一个政客的角度来看,弥苦这一派根本就没有成为朝廷合作者的价值,得不到皇帝的偏爱,他们只会像其他不知名的教派那样随着时间逐渐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