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二品绣娘!秦氏罗萱

推荐阅读: 牧神记我与她合租的日子仙骨风流解咒战纪仙骨无限复原:开局修复仙骨神髓龙蛇之拳镇山河东晋北府一丘八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快穿:女配又跪了

    皇宫?!
    张尘不由一惊。
    想要取到,谈何容易啊?
    就算那紫灵芝如敝履一般被弃在角落,那宫廷宝库,也不是他一个外臣能进得去的啊!
    如何是好?
    张尘沉思半晌,心中暗自计较。
    若这世上有人能助他取得紫灵芝,恐怕便只有张让、赵忠二人了。
    只是这二人贪得无厌,少不得要狮子大开口,这一次的花费,定然不会小。
    思及此处,张尘道:“先生,紫灵芝的事我来想办法,只是张宁她还能撑住吗?”
    华佗从怀中取出一个瓷瓶,交给张尘,道:“大人,此乃在下研制的‘回天丸’,共有六颗,每半个月服用一颗,可保其性命无碍。三个月后,在下会再来此地,届时若还没能取到紫灵芝,便是在下,也无能为力了。”
    张尘接过药瓶,拱手一礼道:“先生放心,三个月之内,我定会取到紫灵芝!”
    华佗点点头,拜辞而去。
    张尘径自来至张宁的房中。
    只见卧榻之上,张宁一脸病态,倚靠在榻边,身边两名侍女侍立在一旁。
    “你醒了。”张尘并未近前,而是在桌边坐下。
    “张大人,你来了。”张宁虚弱地道,“请恕妾身缠绵病榻,不能全礼。”
    “圣女言重了,好生将养,勿再运功动气了。”
    “圣女?”张宁苦笑一声,“黄巾已亡,‘圣女’二字,大人勿要再提了。妾身只想问大人,阿燕……他在何处?”
    张尘轻叹一声道:“你是聪明人,你既然活着,他……自然是死了。”
    张尘话语平淡,却好似尖刀般插入张宁的心脏。
    “大人……终究还是不肯放过他……”
    “我说了,我不能养虎为患。我身后,是所有冀州百姓,我不能用他们的命去赌。”张尘道,“张宁,管亥与张燕皆是为你而死,希望你不要辜负他们的一番苦心。待我取得紫灵芝,将你治好,为了自己,去活一场吧。”
    张尘说着,取出那瓶“回天丸”,放在了桌案之上。
    “这瓶子里的药丸,半个月服用一枚,可保你三个月无碍,至于吃与不吃,随你。”
    张尘说罢,起身出了房门。
    张尘出了宅院,径回府邸,一路上,都在思索着对策。
    若要前去与张让、赵忠接洽,必须派遣一个心腹、得力,且善于察言观色,机灵巧变之人前往。可是,谁能担此重任呢?
    他麾下的人倒是不少,可那些文臣武将,哪里是能做这种事的?
    不多时,张尘回到府中,差人忽报,说是“织锦堂”的主事苏婉娘,带了一名女子正在前厅等候。
    张尘早下过令,天工府的人求见,一律不得阻拦。苏婉娘身为“织锦堂”主事,这些差人自是认识的。
    张尘来至前厅,果然见苏婉娘和她身边的一名女子。
    见张尘到来,苏婉娘赶忙见礼。
    张尘开门见山地道:“苏主事不必多礼,今日来此,所为何事啊?”
    张尘说罢,只见苏婉娘拉过一名女子,道:“大人,这位是秦罗萱,秦姑娘。她是民妇在‘锦绣坊’时结识的姐妹。数日前,民妇得知她辞去‘锦绣坊’之职,返回乡里,便赶忙邀她前来,想将她引荐给大人。”
    张尘打量了下那名女子,只见她二十出头的年纪,容貌清秀,头上仍梳着闺阁女儿特有的发髻,看来尚未婚配,仍待字闺中。
    那女子缓步上前,欠身一拜道:“民女秦氏罗萱,拜见使君大人。”
    举手投足,落落大方,一眼可知,是出自礼教甚周的家庭。
    “秦姑娘免礼。”张尘道,“既是苏主事所荐,想来必有过人之处,不知秦姑娘在那‘锦绣坊’中位居几品?”
    “回大人,民女乃二品绣娘。”
    “二品绣娘?!”
    张尘不由一惊,要知道“锦绣坊”定品甚严,苏婉娘的技艺已然不俗,也仅只四品,此女年纪轻轻,竟就位居二品!
    张尘暗自想着,一边开了“洞察之眼”,观察起来。
    【姓名:秦罗萱】
    【拥有词条:纺织无双(红)、刺绣无双(红)、沉稳干练(紫)、左右逢源(紫)】
    !!!
    单是织锦绣技也就罢了,这另外两个词条倒是令张尘眼前一亮。
    沉稳干练?左右逢源?
    在“锦绣坊”那等地方,做到二品绣娘,恐怕靠的也不仅仅是技艺那么简单。
    锦绣坊中,一品绣娘六人,专供皇家御用。二品绣娘二十四人,专门为达官贵胄制衣,这稍有不慎,也是会有杀身之祸的!
    此女能做到这个位子,绝不简单!
    方才还想着,谁能去京城与之接洽,这眼下不就是个现成的人选?
    张尘想到这里,不由眯起了眼,问道:“这么说,京师达官贵人所供之衣物,便是出自姑娘之手了?”
    “正是。”秦罗萱道,“二千石以上官员,以及内廷小黄门以上的宫人所用之衣物,皆由二品绣娘裁制。”
    张尘一听,不由大喜,却也不禁奇道:“既如此,秦姑娘为何放弃大好前程,而选择回乡呢?莫非是有了心上人,准备成亲了?”
    秦罗萱道:“大人容禀,民女祖上世代专事桑织之术,倒也颇有家资。到得父亲这一辈,家道中落,只靠一间布行赖以为生。上个月家中传信,说父亲生了重病,父亲膝下无子,只有民女一个女儿。民女忧心不已,这才请辞返乡,回家照料父亲。”
    张尘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不知秦姑娘家在何处?令尊的病情如何了?”
    秦罗萱道:“多谢大人关心,民女家住邯郸,父亲的病也是老毛病了。今岁冬寒,所以来势汹汹,现如今调养了半个多月,已是大好了。”
    张尘又道:“姑娘既有如此技艺,就此埋没不免可惜。姑娘既然来此,想必已经知道‘织锦堂’的事。本官创立‘织锦堂’,既是想为内宅女子谋份出路,也想借此安抚民生。如今初立,规模尚小,将来若是做大,整个冀州皆可全面铺开,届时,就是与那‘锦绣坊’比肩,亦无不可。本官看中姑娘之才,想请你加入,不知你意下如何啊?”
    “承蒙大人抬举,只是家父年事已高,又缠绵病榻,民女实在无法远行。”
    “这个不难,本官可将你举家迁至邺城,三个月后,神医华佗会来此,到时请他为你父亲详加诊治一番,说不定便去了病根。至于你家的布行,本官也可帮你找几个得力的掌柜和伙计打理,你大可放心,如何?”
    “这……”闻言,秦罗萱不由几分迟疑。
    一旁苏婉娘道:“秦妹妹,你还犹豫什么?大人如此,正是惜你之才,你不是也想成就一品绣娘,好重振你秦家祖上的声名吗?”
    听到苏婉娘这么一说,秦罗萱不禁神色一滞。
    张尘却是神色微变。
    秦家?祖上?世代专事桑织?秦……
    张尘猛然抬头,眼神中掠过一丝惊愕,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
    此言一出,秦罗萱和苏婉娘也不禁脸色一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