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告别诸多友人,前往大同府

推荐阅读: 重生首富从导演开始退婚后,真千金抱紧金大腿金手指交流群妙医圣手神级餐厅我的女友是熊宝宝穿越之田园蜜如糖逆流港湾赌石:从摆地摊开始的暴富人生幕后:从翻红天王开始

    李星群整理好案上的公文,将那卷明黄的圣旨小心收好,转身朝谢上蔡的书房走去。此时的谢上蔡正对着一幅《京兆府舆图》出神,见李星群进来,连忙起身相迎。
    “谢大人,” 李星群拱了拱手,语气诚恳,“按照圣旨的内容,我明日就要启程前往大同府了。在新任京兆伊府知府到任之前,这里的大小事务,就只能托付给你了。”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舆图上那些标注着新政的红点,“我们同事那么多年,情分早已不浅,希望你不要马上改变我的政策。那些商税减免、铁路修建的章程,都是经过反复斟酌的,对京兆府的民生有利。”
    谢上蔡闻言,拿起案上的茶盏抿了一口,随即郑重地点头:“李大人放心。本官早已不是当初的懵懂少年,这十多年的共事,让我看清了不少事情。你我搭档十余载,只要不是你乱搞的政策,对百姓有益、对府衙有利,本官也不会刻意去修改。” 他的目光里少了往日的疏离,多了几分真切。
    李星群心中一暖,再次抱拳:“有谢大人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府衙里的那些老吏,多是跟着你我多年的老人,办事牢靠,遇到棘手的事,多问问他们的意见准没错。”
    谢上蔡摆了摆手:“这些我都明白,你就安心去大同府赴任吧。倒是你,那边刚经历战火,人心未稳,万事都要多加小心。”
    “多谢提醒。” 李星群笑了笑,“对了,我准备今晚和熟悉的朋友们小聚一番,做个告别,最迟明早就出发了。”
    谢上蔡点了点头:“如此也好,该告别的总是要告别。那大人一路走好,若日后有机会到大同府,我定当登门拜访。”
    李星群再次拱手:“那我就不多叨扰了,府衙的事,就辛苦谢大人了。”
    说罢,李星群转身离去,谢上蔡望着他的背影,久久没有收回目光。窗外的阳光洒在《京兆府舆图》上,那些标注着新政的红点在光影中若隐若现,他轻轻叹了口气,拿起笔在舆图的一角写下 “慎行” 二字。
    李星群与谢上蔡作别后,脚步轻快地转往李三娘和白飞的住处。院门口的老槐树影影绰绰,白飞正蹲在石阶上擦拭佩刀,李三娘则坐在廊下缝补衣物,见他进来,二人连忙起身相迎。
    “白飞,封赏你的旨意应该已经到了吧?” 李星群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目光落在白飞腰间那柄崭新的佩刀上。
    白飞直起身,黝黑的脸上露出几分腼腆的笑,抬手摸了摸后脑勺:“李兄弟说的没错,刚收到没多久,是正七品上的致果校尉。” 他说话时,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的校尉腰牌,那黄铜牌子在夕阳下闪着光。
    李星群走上前,拍了拍白飞的肩膀,掌心的力道透着真切的赞许:“这都是你应得的。这一次无论是打探叛军动向,还是协助转运粮草,你们两口子出力都不少,这份封赏受之无愧。”
    白飞却摆了摆手,眼神里带着几分清醒:“其实我能一下跳这么多品级,多少还有三娘父亲的缘故。马伯父在秦商里的面子大,朝廷多少会给几分薄面。”
    李星群闻言朗声一笑,眼角的细纹舒展开来:“呵呵,白飞你倒是看透不说透。马和作为秦商四大家族之一,这次确实帮了我们大忙,你作为他的准女婿,沾些恩惠也没什么不妥,不必挂怀。” 他话锋轻轻一转,目光扫过院角堆着的几个货箱,“算了,跳过这个话题,白兄弟,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白飞将佩刀归鞘,“咔嗒” 一声轻响,语气变得格外坚定:“我现在这个校尉只是个空有品级的头衔,手里没兵没卒,说白了就是个光杆司令。如果李大哥不嫌弃,我想跟你一起去大同府,也好有个实实在在做事的地方。”
    李星群眉头微蹙,沉吟片刻后说道:“如果你要跟我走,我自然欢迎。但是怎么说呢?三娘父亲家在这里家大业大,和我牵扯太深,我怕日后局势动荡,你们会被牵连出事。”
    白飞没有丝毫犹豫,胸膛一挺,声音也提高了几分:“这一点三娘的父亲早就和我说过,我们两口子也仔细商量过。大人放心,我是打心底里愿意跟着大人您干,就算将来真有什么风险,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绝不后悔。”
    李星群看着他眼中不容置疑的笃定,又望了望身旁李三娘那同样坚定的神情,不由得点了点头,脸上的顾虑一扫而空:“叫什么大人,多见外。既然你们两口子都想好了,那就一起走吧。咱们收拾收拾,同去大同府闯一闯!”
    李三娘闻言,手里的针线 “啪嗒” 掉在布上,脸上绽开明媚的笑:“多谢李大哥肯带着我们!” 白飞也跟着拱手,黝黑的脸上满是激动,廊下的灯笼被晚风一吹,光影在三人脸上轻轻晃动,映出几分对前路的憧憬。
    和白飞、李三娘商议妥当,李星群转身往府衙走去。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阵阵谈笑声,夹杂着酒杯碰撞的脆响。他推门而入,只见府衙的大堂里摆了十几张方桌,近百号人身着劲装,正围坐在一起用餐,正是京兆伊府附近的武林侠客代表。
    见李星群进来,众人纷纷起身行礼,喧闹的大堂瞬间安静下来。为首的七位侠客上前一步,正是天山七侠,大弟子王俊霖身形挺拔,二弟子兰鑫目光锐利,三弟子刘前冰面色沉稳,四弟子邓青方嘴角带笑,五弟子段玉凤英姿飒爽,六弟子许江川年少英气,七弟子邱云鹏眼神灵动。
    “李大人!” 王俊霖拱手道,声音洪亮。
    李星群连忙拱手回礼,脸上满是真切的笑意:“诸位侠士,不必多礼,快请坐。” 他走到大堂中央,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语气里满是感激,“其实早就该摆下这桌宴席,感谢诸位的鼎力相助,只是前些日子政务繁忙,一直没能如愿,实在是抱歉。”
    他拿起桌上的酒壶,给自己斟了一杯,举起酒杯:“东齐敌军来犯之时,正是多亏了诸位侠士出手,夜袭敌营、骚扰敌军后勤,让他们首尾难顾,为我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这份恩情,不仅是我李星群的,更是整个京兆伊府百姓的。今日我以这杯薄酒,敬诸位一杯,多谢大家!” 说罢,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天山七侠和其他侠客纷纷举杯回应,将酒饮下。王俊霖放下酒杯,朗声道:“李大人言重了,保家卫国本就是分内之事,敌军犯我疆土,我们岂能坐视不理?”
    兰鑫也跟着说道:“大人在前方主持政务,稳定后方,我们做这些不过是举手之劳。”
    李星群笑着摆了摆手:“诸位不必过谦,你们的功劳,我都记在心里。夜袭敌营何等凶险,稍有不慎便会丧命,你们却毫无惧色,这份胆识与担当,实在令人敬佩。” 他看向段玉凤,“段女侠上次为了烧毁敌军粮草,手臂受了伤,如今好些了吗?”
    段玉凤闻言,活动了一下手臂,笑道:“多谢大人关心,不过是些皮外伤,早已痊愈。”
    李星群点了点头,又道:“今日请诸位来,一是为了表达感谢,二是想告诉大家,我明日就要启程前往大同府赴任了。虽要离开,但诸位的恩情,我永世不忘。日后若有需要用到我的地方,只需捎个信,我定当尽力相助。”
    许江川年轻气盛,高声道:“李大人放心,只要有我们在,定保京兆伊府平安!”
    邱云鹏也跟着说:“若是大同府有需要,我们也愿前往相助!”
    李星群心中一暖,再次举杯:“有诸位这句话,我便放心了。来,我们再饮一杯,祝愿国泰民安,也祝愿诸位侠士前程似锦!”
    众人再次举杯,大堂里又恢复了热闹的氛围,谈笑声、酒令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江湖儿女的豪迈与洒脱。李星群看着眼前这一张张真诚的面孔,知道这份情谊,将会是他前行路上的一份力量。
    酒过三巡,大堂里的热气混着酒香蒸腾而上,梁上的灯笼被熏得微微发亮。李星群执壶给王俊霖添酒,酒液撞在青瓷杯里溅起细珠:“王大侠还记得两月前那场夜袭?你们七兄弟带着三十多个弟兄,愣是凭着一把火搅得东齐军营大乱,那夜我在城楼上看,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当真是荡气回肠!”
    王俊霖仰头饮尽杯中酒,喉结滚动间将空杯往案上一放,“咚” 的一声闷响:“大人过誉了!那夜若非邓老四提前摸清了敌军布防,段老五带人设下疑兵,咱们也成不了事。” 他说着拍了拍身旁邓青方的肩膀,“这小子扮成敌军伙夫,在粮草堆里藏了三夜,愣是没被发现。”
    邓青方嘿嘿一笑,指尖转着酒杯:“不过是些雕虫小技。倒是李大人,那会儿顶着朝廷催粮的压力,硬是给咱们凑了二十匹快马,不然哪能那么快撤回?”
    李星群摆了摆手,目光落在刘前冰腰间那柄缠着布条的长剑上:“刘大侠这剑上次劈敌军鹿角时崩了口,我让人在府衙工坊重铸了一柄,虽比不得神兵利器,却也是百炼精钢,待会儿让李安给诸位送去。”
    刘前冰按住剑柄起身拱手,声音沉稳如石:“大人这份心意,属下愧领了。我天山七侠向来不受无功之禄,只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的江湖客,“大人此去大同府,前路多险,属下愿让六师弟、七师弟带二十名弟子护送,也好有个照应。”
    许江川闻言猛地拍桌:“三师兄说得是!我早就想见识见识大同府的风光,正好跟着大人去历练历练!”
    邱云鹏也跟着点头,手里的筷子在碗沿轻点:“咱们轻功好,探路、传信都在行,保准不给大人添乱。”
    李星群连忙起身相拦,袍袖扫过案上的酒壶:“诸位好意我心领了,但护送不必了。” 他指着门外,“京兆伊府刚稳下来,正需诸位镇场子,况且……” 他凑近几步压低声音,“我已让人备下二十车药材,想托诸位帮忙运往大同府,那边刚打完仗,疫症怕是难免,这些东西更急需。”
    段玉凤闻言眼睛一亮,将酒杯往案上一顿:“大人放心,这事包在我们身上!正好借送药材的由头,摸摸大同府的路数,日后若真有急事,咱们也能找着门路。”
    王俊霖抚须大笑:“还是五师妹想得周全!李大人,这药材我们送,运费分文不取,就当是给大人践行了!”
    李星群举杯过头,酒液顺着杯沿淌下几滴:“如此,我便却之不恭了!这杯酒,敬诸位侠肝义胆,咱们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满堂侠客齐齐举杯,酒盏相碰的脆响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落下,混着窗外的夜风,酿出一场江湖与朝堂的痛快相逢。
    与诸位侠客饮罢最后一杯酒,天已蒙蒙亮。李星群带着柳珏、白飞、李三娘,还有李安、李全等二十余名亲信,以及还在养伤的师叔们,踏着晨露出了京兆伊府北门。门楼上的守军见是他们,纷纷拱手相送,晨曦中,李星群回首望了一眼这座待了数月的城池,转身催马前行。
    队伍行至忻州地界时,忽然从路旁的密林里窜出一群流寇。这些人身着东齐军服,衣衫褴褛,手里拿着锈迹斑斑的刀枪,嗷嗷叫着扑了上来。白飞反应最快,拔出佩刀大喝一声:“保护大人!” 便冲了上去。他刀法利落,不过三两下就砍倒了两个流寇。李星群翻身下马,从随从手里接过一把长剑,也加入了战团。柳珏虽不善武艺,却镇定地指挥着随从们结成阵势,互相掩护。
    这些流寇本就是溃散的败兵,没什么章法,哪里是李星群等人的对手。不过半个时辰,三四十名流寇就被尽数荡平。白飞擦了擦脸上的血污,对李星群道:“这些东齐败兵流窜在此,祸害百姓,今日正好除了他们。” 李星群点了点头,让随从们收拾了流寇的兵器,就地掩埋了尸体,继续赶路。
    一路晓行夜宿,不日便抵达了太原府。太原府到大同府有现成的铁路,李星群便决定乘坐火车前往。站台上,蒸汽机 “呜呜” 地喷着白汽,巨大的铁轮在铁轨上缓缓转动。李星群一行人登上火车,找了个车厢坐下。随着一声长鸣,火车缓缓开动,窗外的景物飞速倒退,田野、村庄、河流一一掠过。
    柳珏看着窗外,笑道:“这火车果然比骑马快多了,照这个速度,明日午后就能到大同府了。” 李星群望着窗外不断变化的景色,心中思绪万千,大同府的局势复杂,前路充满未知,而且大同府的流寇情况肯定比太原府严重,到时候还要想办法剿匪。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