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推荐阅读: 夜天子混沌道祖牧神记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柯南里的不柯学侦探诡异纪元:每月一个专属天赋假如另一半是死人大仙救命啊修勾修仙:我的男友是二哈修真界房奴奋斗史

    刘树德这声饱含半个世纪思念的呼唤,
    在山谷间悠悠回荡,狠狠地触动了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那根弦。
    站在他身后的吴秀婷早已泪流满面。
    她悄悄用袖口拭去泪水,却怎么也止不住夺眶而出的热流。作为陪伴丈夫走过大半辈子的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声‘娘’背后沉甸甸的分量。
    那是无数个深夜的辗转反侧,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落寞,是五十年来始终无法释怀的心结。
    她轻轻上前一步,默默握住丈夫颤抖的手,用这个无声的动作传递着支持与理解。
    刘树义和刘树茂两人也红了眼眶。
    他们并肩而立,望着大哥挺直的背影在松林中显得如此孤单,不禁想起战火纷飞年代里,三兄弟颠沛流离、流落各地的艰难岁月。
    刘树茂悄悄别过脸去,用粗糙的手掌抹去眼角的泪水。
    刘树义则双手握拳,使劲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但微微颤抖的嘴角还是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刘福来兄弟几人肃立在一旁,不约而同地挺直了腰板。
    作为刘家的中坚力量,他们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家族血脉的分量。
    眼前这片苍翠的松林,就是老刘家祖祖辈辈安息之地。
    这个认知让他们心中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刘福来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衣襟,将中山装的领口抚平,仿佛在向沉睡在此的先祖们表达最庄重的敬意。
    站在他身旁的刘兆丰,双手不自觉地紧握成拳。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汉子,此刻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缓缓环视着这片苍翠的松林,仿佛要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刻进心里。
    刘茂财则深深吸了一口气,山间清冷的空气让他精神一振。
    作为三兄弟中最年轻的一个,他感受到的不仅是对先祖的敬畏,更有一份将家族血脉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的决心。
    年轻一代的刘红苕、刘劲草、刘浩川等人则带着几分敬畏、几分好奇打量着这片松林。
    阳光透过松针洒下斑驳的光影,微风拂过带来松脂的清香,这片静谧的山坳在他们眼中顿时变得神圣起来。
    刘青山也不自觉地放轻了呼吸,仿佛生怕惊扰了在此长眠的先祖。
    两世为人,这里他还是第一次来。
    他环顾四周,将每一棵松树、每一处景致深深印在脑海,这是他的根之所在。
    片刻的静默后,
    刘树义清了清嗓子,声音还有些哽咽:“这就是咱们老刘家的祖坟所在地。”
    他伸手指着松林深处,“咱们祖祖辈辈都安息在这里。”
    众人顺着他的指引望去,只见松林深处隐约可见几处坟茔,不过更多的都被松林所遮挡。
    刘树茂走过去扶着刘树德的胳膊,“大哥,咱们进去吧!”
    “……好。”刘树德深深吸了口气,缓缓点头。
    在刘树义和刘树茂的引领下,众人陆续走进松树林。
    每个人手中都提着祭祀用品,有人捧着装满鲜花的竹篮,有人提着香烛纸钱,还有人端着摆放整齐的供果、提着酒水等等。
    松林里的光线略显昏暗,脚下是厚厚的松针,踩上去软绵绵的,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越往深处走,空气越发清凉,松脂的清香也愈发浓郁。
    走过一片较为密集的松林后,眼前豁然开朗。
    山坳最深处,是一片相对平坦的空地,这里静静地矗立着十几座坟茔。每座坟前都立着一块青石墓碑,历经风雨的侵蚀,碑文已有些模糊,但依然能辨认出上面的名讳和生平简介。
    刘树德的脚步突然变得沉重起来。
    他缓缓走到第一座墓碑前,颤抖的手指轻轻抚过冰凉的碑面。
    当他看清碑上‘刘明远’三个字时,身子猛地一震,这是他的祖父。
    他继续往前走,一座座墓碑看过去,一座座轻轻抚摸。
    这些沉睡在此的先人,有的是他童年时见过的,有的只存在于长辈的讲述中。每看清一个名字,就有一段尘封的记忆被唤醒。
    当他走到并列的两座墓碑前时,脚步戛然而止,仿佛被无形的力量钉在了原地。
    左边青石碑上,
    ‘刘公讳文山之位’几个大字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依然清晰可辨。
    右边略小一些的墓碑上,
    ‘刘母张氏老太君’的字样深深镌刻在石料中。
    这两块并肩而立的墓碑,就像父母生前那样相濡以沫,相依相守。
    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
    山风停息,松涛止歇,连林间的鸟鸣都悄然远去。
    刘树德怔怔地望着这两块冰冷的石碑,浑浊的老眼中浮现出五十年前父母的身影……
    父亲严肃却慈祥的面容,母亲总是带着温柔笑意的脸庞。
    突然,他双膝一软,重重跪倒在坟前,双手紧紧抱住墓碑,仿佛要将这冰冷的石头捂热。
    “娘啊!!”
    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冲破了他的喉咙,在寂静的山谷中激起回响,“呜呜呜……儿子回来咧……”
    他像个迷路多年的孩子终于找到归途,将额头深深抵在冰凉的石碑上,任泪水肆意流淌:“爹!娘!不孝子回来咧……这五十年来,儿子没有一天不在想你们啊……”
    哭声从最初的嚎啕渐渐转为哽咽,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半个世纪的思念:“儿子还记得,临走那天,娘偷偷往我行囊里塞了两个煮鸡蛋……爹一句话也没说,只是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
    他的手指颤抖着抚摸碑上的刻字,仿佛在触摸父母的脸庞:“那些年,儿子在战场上多少次死里逃生,都是靠着对你们的思念撑过来的啊……”
    说到痛处,
    他忍不住用拳头捶打着胸口:“是儿子不孝!让你们二老在九泉之下还惦记着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这时,
    一阵山风拂过,松林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父母的轻声安慰。
    刘树德抬起头,泪眼朦胧中,他似乎看到了父母欣慰的笑容。
    “可是爹,娘。”
    他的声音渐渐平静,带着一种释然,“儿子没有辜负你们的期望,如今儿孙满堂,咱们老刘家的香火延续得很好……”
    他转身指向身后的家人,语气中带着自豪:“你们都看到了吗?这些都是咱们刘家的后人……”
    最后,
    他将脸轻轻贴在墓碑上,像是依偎在父母怀中,轻声呢喃:“儿子回来了……再也不走了……”
    这番哭诉,字字血泪,句句锥心。
    五十年的思念,半个世纪的愧疚,在这一刻化作最深沉的情感宣泄。而当他终于将心里话全部倾诉出来后,那颗漂泊了半个世纪的心,也终于找到了归宿。
    刘福来、刘兆丰、刘茂财等刘家人看着这一幕,无不红了眼眶。
    许美娟悄悄转过身去擦拭眼泪,王二妮则低声啜泣起来。就连平日里最坚强的王凤仪,也忍不住别过脸去,肩膀微微颤抖。
    吴秀婷缓缓走到丈夫身边,轻轻将手搭在他颤抖的肩上。
    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陪伴着。
    这一刻,任何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
    良久,良久!!
    刘树德的哭声渐渐平息,转为低低的啜泣。
    他抬起头,用衣袖仔细擦拭着父母的墓碑,仿佛在为二老整理仪容,又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
    随后,
    他转身面向肃立在一旁的家人,声音仍带着哽咽,却已恢复了往日的沉稳。
    “来,都过来。”
    刘树德招了招手,示意家人们靠近,“趁着祭祖前,额给你们说说,咱们老刘家的这些先人。”
    他拄着随手捡来的松枝当拐杖,缓步走在坟茔之间,开始一一介绍起来。
    每走到一座墓碑前,他都会停下脚步,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抚摸碑面,仿佛在感受着先人留下的温度。
    “这是你们的高祖父。”
    他停在一座较为古旧的墓碑前,“刘公讳明远,是咱们这一支最早落户在此的先祖。听额爷爷说,高祖父当年是靠着做木匠手艺,在这青羊山下扎下了根。”
    刘福来等人肃然起敬,纷纷朝着墓碑鞠躬致意。
    刘青山仔细端详着碑文,虽然字迹已有些模糊,但仍能感受到岁月的厚重。
    刘树德继续向前走,停在另一座墓碑前:“这是你们的曾祖父,刘公讳文山,也就是额爹。”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又有些哽咽,但强忍着继续介绍,“额爹是个读书人,虽然没考取什么功名,但在咱们这一带也算是知书达理。他老人家最重视家族传承,常常教导我们兄弟要团结互助。”
    吴秀婷轻轻拍了拍丈夫的背,以示安慰。
    刘树德点点头,继续向前。
    “这是你们的大爷爷,额大伯刘公讳文海。”
    他停在一座较为简陋的墓碑前,“大伯英年早逝,没留下子嗣,所以他的坟一直由咱们这一支照看着。”
    就这样,刘树德一一介绍着,从直系先祖到旁系亲属,将沉睡在此的每一位先人都详细地介绍了一遍。
    他的讲述不仅包含了先人们的生平事迹,还穿插着许多生动的家族往事,让年轻一代对家族的渊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当介绍完最后一座墓碑后,刘树德缓缓走回到父母坟前。
    他凝视着那两块并肩而立的墓碑,久久不语。
    随后,他整理了一下衣冠,郑重地跪了下来。
    “爹,娘!”
    他声音沉稳而庄重,“今天,儿子带着全家人回来看您二老咧。”
    他先是诉说了这五十年的艰辛历程,从离家参军到转战南北,从成家立业到儿孙满堂。每一个重要的人生节点,他都详细地向父母汇报,仿佛二老就坐在面前聆听。
    “最让儿子欣慰的是……”
    刘树德的声音提高了些,“额终于找到了两个弟弟,树义和树茂。老天待咱们刘家不薄,让额们兄弟三人能够在有生之年重聚。”
    说到这里,刘树义和刘树茂也走上前来,一左一右跪在大哥身旁。
    刘树德继续介绍着家中的每一位成员……
    “这是秀婷,您二老的儿媳。这些年来,她一直默默支持着儿子,操持家务,抚养儿女,是咱们老刘家的功臣。”
    吴秀婷闻言,连忙上前几步,在丈夫身旁跪下,向着墓碑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这是您二老的大孙子福来。”
    刘树德指着长子说道:“他现在是咱们刘家的顶梁柱,做事稳重,顾全大局。”
    刘福来赶忙跪下磕头。
    “这是二孙子兆丰,性子踏实,吃苦耐劳。”
    刘兆丰也应声跪下。
    “这是三孙子茂财,虽然年纪最小,但做事机灵,很有头脑。”
    刘茂财也恭敬地跪下磕头。
    接着,刘树德又将三个儿媳一一介绍给父母……
    “这是福来媳妇美娟,贤惠能干;这是兆丰媳妇二妮,心地善良;这是茂财媳妇凤仪,聪明伶俐。她们都是咱们老刘家的好媳妇。”
    三位儿媳连忙上前,在丈夫身旁跪下,向着墓碑行礼。
    最后,
    刘树德开始介绍孙辈。
    “这是红苕,福来家的闺女,性子要强,但心地纯善;这是劲草,兆丰家的大小子,踏实肯干;这是青山……”
    孙辈们也依次上前行礼,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庄重肃穆的神情。
    说到刘青山时,
    刘树德的语气中顿时充满了难以掩饰的骄傲,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些许:“这孩子,是咱们老刘家真正的骄傲!”
    他伸手示意刘青山上前,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青山这孩子,从小就与众不同。别的娃娃在田间疯跑时,他就捧着书本看得入迷。”
    刘青山恭敬地走上前,在爷爷身旁跪下。
    刘树德慈爱地拍了拍孙子的肩膀,继续说道:“你们可能不知道,青山不仅写得一手好诗,还写得一手锦绣文章。”
    他语气中带着自豪,大声道:“短短一年多时间,他写的诗集就传遍了大江南北,连国外都有出版社要翻译他的作品呢!”
    “更难得的是。”
    刘树德的声音更加洪亮,“去年高考,这孩子一举夺得了全国第一!是名副其实的状元郎!”
    他激动得声音有些发颤,“咱们老刘家世代务农,如今终于出了个文曲星!爹,娘,您二老知道吗?这次能找到树义和树茂,全都是青山的功劳!”
    “爹,娘,您二老可以放心了。咱们刘家有了青山这样的好儿孙,必将门庭兴旺,世代昌盛!”
    待所有家人都介绍完毕后,
    刘树义和刘树茂向着墓碑郑重开口:“爹,娘,我们终于找到了大哥,咱们老刘家如今是大团圆了。”
    刘树义继续说道:“您二老放心,从今往后,我们兄弟三人必定同心协力,带领咱们刘家子孙,将家族发扬光大。”
    刘树茂接过话茬:“咱们老刘家如今人丁兴旺,子孙有为。我们一定会谨遵您二老的教诲,让刘家血脉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世代昌盛。”
    “请爹娘放心……”
    兄弟三人异口同声地说道:“我们一定会让刘家越来越好!”
    说罢,三人向着墓碑深深叩首。
    祭奠仪式正式开始……
    刘福来兄弟几人将纸钱整齐地摆放在坟前,女眷们则将贡品一一摆放妥当。
    苹果、橘子、芝麻糖、花生、桂圆……各种象征着吉祥如意的供品被精心布置在坟前。
    刘树德亲自点燃香烛,双手捧着,恭敬地插入坟前的香炉中。缕缕青烟袅袅升起,带着生者的思念飘向天际。
    在刘树德的带领下,全家三代人依次上前焚香祭拜。
    每个人都是那么庄重,那么虔诚,仿佛在与先人们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当最后一张纸钱在火焰中化为灰烬,刘树德站在坟前,望着蔚蓝的天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五十年的心愿,终于在这一刻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刘青山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这一幕幕,心绪有些复杂,既安宁又有些澎湃,没错,就是澎湃,两辈子了,总算是认祖归宗了,这不但是爷爷的心愿,作为刘家子弟,这也同样是刘青山他的心愿。
    本以为,
    即使是自己重生了,也无法了解这个心愿,人海茫茫、时间久远,又如何去寻找?
    这无异于大海捞针!
    没曾想,
    这竟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那么突然的碰上了刘伟民,然后就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至此彻底圆满了结了上一世的遗憾与心愿。
    刘青山心潮起伏、思绪久久不平,暗道:果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他知道,
    从今天起,
    老刘家的故事,随着这场庄严的祭祖仪式,正式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