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望海飞雪·天涯海角

推荐阅读: 庶子风流神道众生重生官场:我闪婚了美女县长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名柯秘闻:毛利兰能听柯南心声天商无双史上第一绝境非洲农场主最强渔夫我真的只是反派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轩圣国最东端,坐落着一座临海之城——留公岛。
    传说这里是太阳最偏爱的土地,每日破晓,第一缕晨光总先在此铺展。微风拂过之际,海浪便迎着朝阳翻涌,泛起点点金色光晕,携着细碎的涟漪由远及近,轻拍海岸,溅起“哗哗”的声响,像是大海醒后的第一声呢喃。
    两年前的寒冬,这座岛上迎来了一个女人。
    她指尖紧紧攥着一枚青玉吊坠,目光越过粼粼海面,望向那片无垠的蔚蓝时,海风忽然卷起她的长发——那是一头柔软的棕色波浪卷,在冷风中肆意飘扬。
    她就那样静静立着,身姿单薄得像株濒海的芦苇,两行清泪却不受控地滑落,砸在冰凉的礁石上,瞬间没了踪迹。
    这人,正是姚梦雪。
    作为一个山里人,她生在黔中省剑河县的偏远山村,姚梦雪此前只在明信片上见过大海。那片蓝得晃眼的辽阔,曾是她贫瘠岁月里最鲜活的向往。
    从闭塞贫穷的山村,到宁山市绿野搏击俱乐部的守望,再到赵羽飞“蝶羽守正阁”里的片刻温存,短短二十余载,便织就了她的前半生。
    孤独,像是刻在她骨血里的印记。
    无论身处喧闹的俱乐部,还是雅致的守正阁,那份空落总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直到遇见赵羽飞,姚梦雪心底那根沉寂多年的弦忽然被拨动——她第一次想抛开所有怯懦,轰轰烈烈爱一场。可这份炽热刚燃起,便被一盆冷水浇透:赵羽飞的身边,早有了美若天仙的心上人,程蝶衣。
    起初,姚梦雪以为自己能忍。
    哪怕只是短暂的偷欢,或是藏在暗处的情人,只要能留在他身边,她便觉得是种幸福。直到洪瓦雨林里那几日的缠绵,她才彻底陷进这份感情的泥沼——此后再看见赵羽飞与程蝶衣并肩而行,她的心就像被钝刀反复切割,疼得几乎喘不过气,生不如死。
    尤其在发现自己怀上赵羽飞的孩子后,那份爱与依赖更是与日俱增。但姚梦雪的骨子里,始终藏着一份山里姑娘的倔强。
    她无数次在深夜里告诉自己:若赵羽飞爱的不是我,我绝不会死缠烂打,更不会在他面前哭哭啼啼。
    我的人生,我自己能负责。我爱他,是我心甘情愿的选择;他不爱我,亦是他的自由。
    从宁山市驶出的火车开动时,姚梦雪的眼泪就没停过。
    车窗外的风景向后倒退,像极了她抓不住的过往,而前路茫茫,她竟不知该往何处去。恍惚间,一句模糊的话忽然撞进脑海——“海是温柔的,装得下所有的眼泪”。
    于是她顺着铁轨向东,一直走到世界的尽头,直到那一片蔚蓝挡住了去路——这便是留公岛。望着眼前无垠的海面,海风卷着咸湿的气息扑在脸上,姚梦雪的眼泪又汹涌而出,比来时更凶。
    她站在岸边,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连下一步该迈向哪里,都茫然不知。
    她就那样在海边立着,像尊失了魂的雕像。
    寒风吹了几个小时,手脚早已冻得发僵,腹中传来的阵阵饥饿也愈发清晰。指尖下意识抚上小腹,那里正孕育着一个鲜活的小生命——也是这一刻,姚梦雪才猛然清醒:我不能倒下,为了这个孩子,我必须坚强地活下去。
    哪怕未来只剩孤独作伴,哪怕眼泪会时常浸湿眼眶。
    岛上有家“清风民宿”,食宿一体,价格亲民。
    姚梦雪没多犹豫,便在这里住了下来。民宿主人是位王姓老人,头发白得像海边的盐霜,眉眼间满是岁月沉淀的温和。姚梦雪住进来后并不爱说话,老人也从不多问,只默默照料着她的起居。
    每天清晨,老人会煮一锅稠糯的海鲜粥,轻轻放在她房门口;中午、傍晚,老人做什么饭菜,便分一份给她。姚梦雪从不挑剔,多数时候躲在屋里发呆,偶尔也会独自走到海边,望着远方的海平面,任由思绪飘向不知所踪的过往。
    这天傍晚,姚梦雪又站在海边掉眼泪,忽然,身后传来拐杖点地的“笃笃”声——是王老人。他手里转着个磨得发亮的旧烟斗,慢悠悠走到她身边,开口时声音带着老辈人特有的醇厚:“姑娘,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姚梦雪抬手拭去眼泪,回头望向老人,眼中带着几分茫然,却还是默默点了点头。
    老人在她身旁坐下,目光投向远方的海面,缓缓开口:“我们这留公岛,在国之最东,所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天涯海角’。”
    说着,他指了指姚梦雪身旁那尊三米多高的礁石,“姑娘,你知道这石头叫什么吗?”
    姚梦雪摇头,眼底多了丝追问:“这块石头,还有名字?”
    “当然有。”老人点头,声音轻了些,“它叫望夫石。”
    姚梦雪心头一震,下意识重复了一遍:“望夫石?”
    老人缓缓颔首,继续道来:“很多年前,岛上有个渔妇,丈夫是出海捕鱼的渔民。每次丈夫出海,她都会站在这礁石边等,直到看见归帆才肯离开。有一回,丈夫出海后遇上台风,船没了踪影,村里人都说他没了性命,可渔妇不信。她还是每天来这礁石边等,等了一年又一年,最后实在撑不住,便对着大海哭,哭了整整三年,眼睛都哭瞎了。”
    老人顿了顿,烟斗里的火星明灭不定,映着他眼底的柔光:“村里人都劝她放弃,她却说‘海是懂人心的,只要我等,他就会回来’。后来有一天,天格外晴,海面风平浪静,远处飘来一艘破船,船上躺着的,正是她的丈夫——原来他被海浪冲到了别的岛,养了三年伤,才顺着洋流找了回来。”
    姚梦雪怔怔地看着老人。
    老人笑了笑,磕了磕烟斗里的灰烬,语气带着几分释然:“你看,爱从来不是求来的,是‘守望’。守着自己的初心,望着心里的盼头,日子再难,也能熬出劲儿来。”
    老人将烟袋往腰间一别,语气里满是岁月磨出的温和与笃定:“姑娘,听我句劝——人这一辈子,除了生死,其余的都算不得大事。只要还活着,就没有跨不过的坎,就像这海,看着汹涌澎湃,底下却藏着无限的温柔,再多的眼泪它都接得住、化得开。”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远处翻涌的浪,声音又轻了些,像在跟海说话,也像在跟她交心:“岁月啊,就如一首长歌,高低起伏都是韵律,每一个故事——无论悲喜,终将被它轻轻吟唱,慢慢熬成往后余生的安稳、从容。”
    那天晚上,姚梦雪第一次没做噩梦。
    她摸着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第一次觉得日子并不是那么糟糕,这孩子就是她的盼头,是她往后余生相依为命的依靠。
    姚梦雪终于下定决心留下来。
    恰好,王老人叹着自己年岁大了,手脚渐渐不利索,便提议将民宿里的两间屋子长租给她,姚梦雪欣然接受了。
    她接下屋子,亲手细细装修——墙面刷成了像海面初晴时的淡蓝,窗台摆上素白的花盆,几株吊兰的藤蔓垂下来,风一吹便轻轻晃,像把海边的温柔都缠进了屋里。
    新年的鞭炮声刚过,姚梦雪的“望海飞雪”餐厅便开了业。餐厅的窗户正对着大海,清晨能看见朝阳从海面蹦出来,傍晚能接住漫天的霞光。
    她学着做岛上的海鲜:清蒸螃蟹要留着最鲜的汁,辣炒蛤蜊得炒出带劲的香,鲅鱼饺子的馅儿要剁得细腻,咬一口满是海的鲜甜;
    偶尔也会从网上订来家乡的食材,做几道黔中风味的小菜,酸汤的酸爽、豆豉的醇厚,藏着她对故土的念想。这些菜都寻常,可姚梦雪做得用心,连撒葱花都要摆得匀匀的,汤汁里便多了股说不出的温柔,尝过的人都记挂。
    日子一天天过,餐厅的生意渐渐红火起来。饭点时,屋里坐满了人——有皮肤黝黑的赶海人,放下渔网就来要碗海鲜面;有背着相机的游客,边吃边对着窗外的大海拍照。
    没人问起姚梦雪的过去,只觉得这个老板娘生得非常俊俏,说话轻声细语,笑起来眼里像盛着星光,关键是她烧的菜,吃着就暖到了心里。
    姚梦雪也忙了起来,每天从清晨备菜到傍晚关店,脚步不停。她的肚子渐渐隆起,走路时会下意识扶着腰,可眼里却多了从前没有的光,那光是为孩子亮的,也是为这踏实的日子亮的。
    岛上的张老三,是个出了名的混子。他怕晕船,也嫌打鱼危险,从不下海,只在自家门口摆个小摊,倒卖些劣质的海产手工艺品,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赚了点钱就去喝酒。三十多岁的人了,还是个光棍,眼瞧着姚梦雪一个外来的女人,长得漂亮又无依无靠,便把她当成了嘴边的“香饽饽”。
    从餐厅开业起,张老三就总爱来店里蹭着。每次都点两个小菜、一瓶二锅头,坐在角落慢慢喝,眼睛却总黏在姚梦雪身上,有时还会说些荤话,姚梦雪只当没听见,转身躲进后厨。
    这天傍晚,天阴沉沉的,下起了小雨。岛上的游客早早就回了住处,餐厅里冷冷清清的。
    姚梦雪坐在窗台边,看着窗外的雨丝斜斜地飘进海里,海风吹得窗户“吱呀”响,雨水顺着屋檐“滴滴答答”落下来,砸在青石板上,溅起小小的水花。
    这雨声,竟让她忽然想起了蝶羽守正阁的日子。
    记忆里,守正阁外的桃花开得格外艳,尤其是下过小雨后,花瓣上沾着水珠,粉嫩嫩的,像刚哭过的姑娘,娇艳欲滴。
    赵羽飞的脸,也跟着浮了上来——他穿着浅色衬衫站在二楼的观景台上,回头冲她笑:“梦雪,这里会是你永远的家,你喜欢吗?”
    一切清晰得仿佛就在昨天。
    姚梦雪的心猛地一揪,像被什么东西攥住了,又酸又疼。她原以为,日子久了,那些记忆总会被海风冲淡,可怎么也没想到,赵羽飞的脸,反而在心里刻得越来越深,挥之不去。
    她轻轻叹了口气,声音轻得像雨丝:“羽飞,你现在过得好吗?我好想你……可你,偶尔会不会也想起我?哪怕只有一点点呢……”
    指尖轻轻抚过小腹,那里有个小小的生命在蠕动。姚梦雪抬头望向远方,天色已经很晚了,雨还没停,窗外的路灯透过雨雾,晕出一圈朦胧的光,冷清得很。
    她在窗边坐了片刻,指尖拭去眼角残留的湿意,起身准备去关店门。刚转身,目光便撞见角落里的张老三——他竟还没走,桌上的二锅头早喝空了,酒瓶斜斜地倒着。
    见姚梦雪看过来,张老三忽然直起身子,眼神像饿极了的野狗盯上猎物,直勾勾地黏在她身上,那目光里的贪婪毫不掩饰,带着酒气的浑浊,从她的头发丝扫到微微隆起的小腹下方,看得姚梦雪心里一阵发寒,脚步都顿了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