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柳溪村的炊烟与暗室

推荐阅读: 洪荒:坏了,巫族出了个点子王!

    往柳溪村去的路是条窄窄的黄土道。
    车轮碾过辙痕,溅起细碎的泥点。
    林萧掀开车帘,望着窗外掠过的白杨。
    叶尖还挂着晨露,在阳光下闪得像碎钻。
    怀里的芝麻饼还带着余温,混着那罐梅子酒的清酸。
    成了驱散倦意的良药。
    “还有十里路就到柳溪村了。”陈岩勒住马。
    往嘴里塞了块干粮,“按刘老的年纪,这时候该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喝茶,跟街坊唠嗑。”
    他忽然笑了笑:“去年我去送他,老人家还说要教我酿梅子酒。
    说他那方子是祖传的,加了紫苏叶,喝着不呛。”
    凤瑶坐在车辕上,指尖凝着层薄霜。
    正往叶柔的绷带里探了探:“伤口没发炎,云瑶的金疮药果然管用。”
    她望着远处的炊烟:“柳溪村的炊烟比别处淡些。
    像是……烧的不是寻常柴火。”
    叶柔凑近了些,仔细辨了辨:“是松针的味道。
    混着点潮湿的霉气。”
    她忽然想起什么:“刘老的卷宗里提过,柳溪村后山多松树。
    村民常去拾松针当引火物,倒也寻常。”
    林萧却皱起眉,松针燃起来该有清苦的香。
    可风中飘来的气息里,分明藏着丝若有若无的腥气。
    像极了青阳城囚牢里的邪祟味,只是淡得几乎察觉不到。
    “让马车慢些,绕到村后的竹林再进去。”
    他沉声道:“别惊动村里人。”
    陈岩虽不解,还是依言调转方向。
    马车钻进竹林时,竹叶“沙沙”地扫过车篷。
    阳光被晒成斑驳的光点,落在林萧握着卷宗的手上。
    他重新翻开那本“玄甲军秘闻辑录”。
    在“牵机引”禁术的注解旁,发现行极小的字。
    “此术需以活物精血饲符,每月初三、十六需献祭。
    否则术法反噬……”
    “今天是十三,离十六还有三天。”林萧指尖点在“献祭”二字上。
    “魏坤在北林动手,或许不只是为了阻拦我们。”
    “更是在……提前储备祭品。”
    话音刚落,马车忽然颠簸了下。
    陈岩在外头低喝:“有动静!”
    林萧掀帘跳下马车。
    只见竹林深处的泥地上,散落着几片撕碎的玄甲碎片。
    甲片边缘沾着暗红的血,还带着未干的潮气。
    “是玄甲军的制式甲片。”陈岩认出了士兵胸前的徽记。
    声音发紧,“咱们派去查刘老下落的先锋,怎么会在这?”
    林萧蹲下身,拔出士兵胸口的骨笛。
    笛孔里还沾着血丝。
    “不是仿制品,是用‘牵机引’催熟的劣等品。”
    他指着笛尾的缺口,“魏坤用他来练手,或者说……用他来献祭。”
    草屋的墙角有块松动的石板。
    叶柔的藤蔓探进去,突然卷出个小小的木牌。
    上面刻着个“七”字。“这是……守牢人的编号?”
    她想起青阳城石壁上的名字,“难道刘老也是守牢人?”
    凤瑶忽然指向草屋的梁上。
    那里挂着串风干的草药,看着像是寻常的艾草。
    仔细看却发现,草叶间缠着圈细如发丝的黑线。
    线上串着七个小小的骨片,每个骨片上都刻着个数字。
    最后一个正是“七”。
    “是镇魂索。”林萧的声音沉得像冰。
    “用七个死者的指骨制成,能暂时压制邪祟的戾气。
    刘老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抗禁术。”
    就在这时,村头传来几声狗吠。
    紧接着是妇人的吆喝:“二柱,去把后山的柴抱回来。”
    “你爹今个要请刘老爹来喝酒!”
    林萧对视一眼,迅速隐入草屋后的柴堆。
    片刻后,个穿粗布短打的少年抱着柴从屋前经过。
    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刘老爹的梅子酒,喝一口,甜悠悠……”
    等少年走远,众人悄悄往村里摸去。
    柳溪村比想象中安静,家家户户的门都关着。
    只有村中央的老槐树下,坐着个穿蓝布衫的老人。
    正眯着眼晒太阳,手边放着个粗瓷茶碗,碗沿还沾着点酒渍。
    “是刘老。”陈岩压低声音,“他怎么一个人在这?”
    刘老似乎察觉到什么,忽然睁开眼。
    往柴堆这边望了望,端起茶碗抿了口。
    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附近的人听见。
    “今年的梅子收得晚,酒还没酿好。
    倒是后山的松针烧着暖,适合腌腊肉。”
    林萧心里一动,松针烧着暖?这话说得古怪。
    他示意众人留在原地,自己整理了下衣袍。
    径直走向老槐树:“刘老,许久不见。
    晚辈来讨杯梅子酒喝。”
    刘老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丝惊讶。
    随即笑了:“是林小哥啊,稀客。”
    他往旁边挪了挪,让出块石头:“坐,我这茶刚沏的。
    比酒解渴。”
    林萧坐下时,指尖在石桌上轻轻敲了敲。
    正敲在块松动的石片上。
    石片下露出个小小的凹槽,里面放着张折叠的纸。
    他不动声色地将纸捏在手心。
    嘴上笑道:“听说刘老种了半亩田,今年收成可好?”
    “好得很,就是虫害多了些。”刘老端起茶碗。
    挡住半边脸,声音压得极低:“西屋的炕能掀,下面有东西。
    别信他们的话,我没病。”
    话音刚落,村尾忽然传来阵喧哗。
    几个穿灰袍的人簇拥着个高个子走过来。
    为首的正是魏坤!他手里牵着条铁链。
    链端锁着个披头散发的妇人,正是刚才吆喝儿子的那个妇人。
    “刘老,”魏坤的声音像砂纸磨过木头。
    “这婆娘说你今早去过后山,是不是?”
    刘老放下茶碗,手在袖摆下攥得发白:“我这把老骨头。
    哪有力气去后山?”
    “是吗?”魏坤冷笑一声,骨笛往妇人颈边一抵。
    “那她怎么说,看见你往草屋里藏东西了?”
    妇人吓得浑身发抖,哭喊着:“不是我!是他们逼我说的!
    刘老爹是好人,他没藏东西!”
    魏坤眼中闪过丝狠厉,骨笛刚要往下刺。
    林萧突然起身,镇渊剑“噌”地出鞘。
    金光瞬间将魏坤笼罩:“魏典吏,别来无恙?”
    魏坤显然没料到林萧会在这。
    愣了瞬才反应过来,骨笛指向林萧:“杀了他!”
    周围的灰袍人立刻拔出刀,扑了上来。
    陈岩和凤瑶从柴堆后跃出。
    长刀与冰锥齐发,瞬间放倒两个灰袍人。
    叶柔的藤蔓从地底钻出,缠住魏坤的脚踝。
    却被他用骨笛一划,藤蔓立刻发黑枯萎。
    “牵机引的厉害,你们尝过了!”魏坤狞笑着吹响骨笛。
    村东头突然传来几声熊吼。
    竟是三只被驯化的黑熊,正疯了似的往这边冲。
    眼睛里满是黑气。
    “刘老,走!”林萧挥剑逼退魏坤。
    示意刘老往村西跑。
    刘老却摇了摇头,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
    往林萧手里一塞:“禁术的解药,给云瑶看。”
    “告诉他们,我不是叛徒……”
    他突然扑向魏坤,死死抱住他的胳膊。
    “林小哥,带他们走!”魏坤猝不及防,被抱得踉跄。
    恼羞成怒地将骨笛刺入刘老的后心。
    “刘老!”林萧目眦欲裂,镇渊剑的金光暴涨。
    一剑斩断魏坤的左臂。
    魏坤惨叫着后退,被陈岩的长柄锤砸中胸口。
    喷出口血,却还是挣扎着吹了声笛。
    黑熊们突然调转方向,往村西的方向狂奔。
    “他想引黑熊去西屋!”刘老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喊道。
    “下面有……”话没说完,头便歪了下去。
    林萧抱着刘老逐渐冰冷的身体。
    油布包在掌心硌得生疼。
    凤瑶已解决掉剩下的灰袍人。
    叶柔正安抚着吓傻的村民:“别怕,邪祟被打跑了。”
    陈岩往魏坤的尸体上踹了一脚。
    从他怀里搜出个名册,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名字。
    最后一页画着张地图,标着柳溪村西屋的位置。
    “刘老说的西屋,定是藏着重要的东西。”
    林萧将刘老的尸体放平,用布盖好。
    转身往村西走。
    西屋果然如刘老所说,炕板是松动的。
    掀开后露出个黑黢黢的地洞,里面飘出淡淡的药香。
    下去后才发现,地洞竟是间密室。
    靠墙的架子上摆满了陶罐,里面装着各色草药。
    最里面的石台上,放着个木盒。
    盒里整整齐齐码着七枚玉佩——和赵承留下的守牢人玉佩一模一样。
    玉佩旁压着封信,是刘老的字迹。
    “吾等七人,本是守禁术卷宗的典吏。
    三年前发现魏坤偷练禁术,遂假意归顺,暗中收集证据。”
    “吾为第七人,若吾身死,望后来者持玉佩至玄甲军旧营。
    那里藏着魏坤与境外势力勾结的铁证……”
    林萧将玉佩和信收好。
    密室的角落里还有个小小的灶台。
    灶膛里的灰烬是热的,旁边放着半篓松针。
    松针下埋着个瓦罐,里面是刚酿好的梅子酒。
    酒香混着紫苏叶的清苦,正是刘老说过的祖传方子。
    “他一直在等我们。”叶柔的声音带着哽咽。
    “用松针掩盖邪祟的腥气,用镇魂索压制戾气。
    甚至故意让魏坤以为他已归顺……”
    凤瑶望着洞口透进来的天光。
    那里的炊烟又升起了,这次是纯粹的柴火气。
    带着柳溪村该有的暖。“我们该去玄甲军旧营了。”
    她轻声道,“不能让刘老的心血白费。”
    林萧抱着那罐梅子酒,走出西屋时。
    正见陈岩在安抚村民,告诉他们邪祟已除。
    以后可以安心过日子。
    村头的老槐树下,不知何时围了几个孩童。
    正捡起地上的槐叶,往刘老的茶碗里撒。
    像是在跟他说悄悄话。
    “走吧。”林萧将酒罐递给陈岩,“去旧营。”
    马车重新驶上黄土道。
    这次的方向是玄甲军旧营,车轮碾过辙痕。
    带着柳溪村的炊烟味,也带着七枚玉佩的余温。
    林萧望着窗外掠过的白杨。
    忽然想起刘老信里的最后一句。
    “世间守护,不在明处的剑,而在暗处的灯。”
    他握紧镇渊剑。
    剑穗上的定魂玉与怀中的玉佩相撞,发出清越的响。
    像极了密室灶台里,松针燃烧的轻响。
    这声音,会一直陪着他们。
    直到把所有阴影驱散。
    直到让每处炊烟都只带着烟火气,再无半分邪祟的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