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湖州故里 唐宅夜话

推荐阅读: 科举福妻掌中娇三界血歌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最强上门女婿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大唐:我的宝箱强无敌扶摇直上重生官场:我闪婚了美女县长九幽剑帝太虚剑主!

    清晨的松江府码头,薄雾尚未散尽。
    奕帆一行人已收拾停当,准备启程前往湖州。
    奕兄,此去湖州,咱们不如走陆路?
    唐江龙难得收起了折扇,神色间带着几分期待,道:骑马而行,也好领略一番江南风光。
    奕帆看着唐江龙眼中闪烁的光芒,心知这位风流才子是想借机回乡看看,便笑道:也好,整日坐船,骨头都要酥了。
    活动活动筋骨正合适。
    程潇波立即去马行雇了十余匹骏马,和伙计一起,众人翻身上马,沿着官道向西而行。
    镖师王骅是个爽朗的陕西汉子,一上马就兴奋地吆喝道:总算能策马奔腾了!
    这些日子在船上,可把俺憋坏了!
    镖师常瑞笑道:王大哥,你这北方的骑术,到了这江南水乡可还使得?
    嘿!你小子瞧不起人?
    镖师王骅一扬马鞭,道:俺在西北大漠追过马贼,在这江南水乡还能栽了跟头不成?
    众人说笑间,马队已出了松江府城。
    但见官道两旁,水网纵横,稻田连片。
    虽是冬季,但江南的田野依然绿意盎然,与北方冬日的萧瑟大不相同。
    难怪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奕帆望着眼前美景,不禁感叹,这江南风光,果然名不虚传。
    唐江龙一改往日的嬉笑,神色间带着几分怀念道:是啊,我虽在湖州只住了七年,但这里的山水,至今难忘。
    程潇波好奇地问道:唐公子,听说你是湖州南浔人?
    唐江龙点点头,眼神有些迷离,道:不错,南浔...那是我第二个家。
    马队沿着太湖南岸行进,但见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时值冬季,湖面上烟波浩渺,远山如黛,偶尔有几只渔船划过,在湖面上留下道道涟漪。
    好一个太湖!
    镖师王骅惊叹道,这湖面怕是比俺们西北的戈壁还要大!
    镖师常瑞打趣道:王大哥,要不要下去游两圈?
    去你的!
    镖师王骅笑骂道,这大冷天的,你想冻死俺啊!
    众人哄笑声中,唐江龙却显得有些沉默。
    奕帆察觉到他情绪有异,策马与他并行,轻声问道:唐兄可是近乡情怯?
    唐江龙苦笑道:奕兄慧眼。
    说起来,我已经有五年没回南浔了。
    这次回去,不知故宅是否依旧...
    奕帆安慰道:既然来了,就好好看看。
    若是宅院破败,修缮便是。
    唐江龙感激地看了奕帆一眼,忽然道:奕兄,你可还记得在荥阳驿站时,我与你说的那些往事?
    奕帆点头道:自然记得。
    你说你七岁时,家族因张居正倒台后的党争受到牵连...
    是啊...
    唐江龙长叹一声,声音中带着几分苦涩,道:那年我才七岁,一夜之间,家破人亡。
    若不是武教头拼死相救,我早已...
    他顿了顿,继续道:武教头带我来到他的家乡湖州南浔,待我如亲生骨肉。
    他本是武林中人,一身玄门正宗内功深不可测。
    那七年里,他不仅教我读书识字、弹琴吹笛,更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程潇波听得入神,忍不住问道:就是那几手天山六阳掌和天山折梅手?
    不止这些。
    唐江龙摇头,道:武教头还留给我一本化功大法。
    只是他临终前再三告诫,这些武功只可参悟,不可修炼。
    特别是那化功大法,太过阴毒,有伤天和。
    镖师常瑞好奇道:那唐公子后来...?
    唐江龙面露愧色道:那时我正值青春叛逆,武教头因病去世后,我反而偏要修炼那些武功。
    又仗着自己长得还算俊俏,武功也不错,便在乡里横行霸道...
    镖师王骅哈哈大笑道:没想到唐公子还有这样的往事!
    唐江龙苦笑道:何止如此。
    后来我更是误入歧途,做了采花大盗。
    再后来,被天魔教的花言巧语所骗,加入了教中。
    奕帆闻言,正色道:唐兄能够迷途知返,已是难得。
    这还要多谢奕兄。
    唐江龙感激地看着奕帆,道:若不是在洛阳时被你点醒,我恐怕还在歧路上越走越远。
    他忽然压低声音道:在天魔教期间,我暗中查探到他们与朝中不少官员勾结。
    兵部侍郎、户部衙门、锦衣卫千户,甚至禁军副统领...这些人的罪证,我都一一记录了下来。
    程潇波随后问道:这些证据现在何处?
    唐江龙神秘一笑:都藏在一支玉笛里。
    那是我七岁生日时,父亲送我的最后一件礼物...
    奕帆闻言,从怀中取出一支通体碧绿的玉笛:可是这支?
    唐江龙又惊又喜道:正是!奕兄,怎么在你这里?
    奕帆笑道:当日在洛阳小巷,第一次和你碰面,你被我打伤后离开你掉落的,我在地上捡到,我便一直保管着。
    想着有朝一日,或许能物归原主。
    唐江龙接过玉笛,手指轻轻抚摸着笛身,眼中泛起泪光。
    他将玉笛凑到唇边,吹奏起来。
    笛声清越悠扬,在这太湖之畔回荡,带着几分哀愁,几分怀念。
    一曲终了,唐江龙怔怔出神,良久才道:这玉笛,是我对家人最后的念想了。
    奕帆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唐兄如今已是改过自新,令尊在天之灵,也会欣慰的。
    众人闻言,都对唐江龙投以敬佩的目光。
    镖师王骅大声道:唐公子,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咱们江湖儿女,讲究的是快意恩仇,重新来过!
    镖师常瑞也道:就是!
    俺看唐公子现在挺好的!
    在众人的劝慰下,唐江龙终于展颜一笑道:多谢各位!
    今日回到南浔,我定要好好招待大家!
    说说笑笑间,马队已进入湖州地界。
    但见河道纵横,小桥流水,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致。
    午后时分,前方终于出现了南浔镇的轮廓。
    到了!
    唐江龙激动地指着前方,道:那就是南浔!
    众人放眼望去,但见小镇依水而建,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宛如一幅水墨画卷。
    河道中乌篷船往来穿梭,岸边杨柳依依,虽值冬季,依然别有风韵。
    好一个江南水乡!
    奕帆由衷赞道,难怪能养育出唐兄这般风流人物。
    唐江龙笑道:奕兄过奖了。
    走,我带大家去看看我的故宅。
    众人下马步行,沿着青石板路向镇中走去。
    唐江龙边走边介绍道:南浔以丝业闻名,这些大户人家的宅院,多是丝商所建。
    但见沿途宅院果然气派非凡,高墙深院,雕梁画栋,显示出主人的富足。
    转过几个街角,来到一处略显僻静的宅院前。
    这宅院规模不大,门庭有些破败,但依然能看出昔日的雅致。
    就是这里了。
    唐江龙推开虚掩的木门,声音有些哽咽。
    院内杂草丛生,显然已久无人居。
    但假山亭台依稀可见,廊下还挂着一串风铃,在微风中发出清脆的声响。
    这里就是我住了七年的地方。
    唐江龙抚摸着院中的一棵老梅树,道:武教头最爱在这梅树下教我武功...
    奕帆环顾四周,忽然目光一凝。
    在街角处,一个身影一闪而过。
    有人跟踪。
    奕帆低声道。
    程潇波立即警觉起来道:要不要我去看看?
    奕帆摇头道:不必打草惊蛇。
    看来天魔教真是阴魂不散。
    唐江龙冷笑道:他们倒是消息灵通。
    不过既然来了南浔,我倒要带大家好好游玩一番,看他们能奈我何!
    当下,唐江龙收拾心情,带着众人在南浔镇中游览。
    但见小镇水道纵横,石桥如月,处处透着江南水乡的婉约之美。
    这南浔古镇,真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典范。
    奕帆站在通津桥上,望着桥下往来的乌篷船感叹道。
    唐江龙笑道:奕兄可知,这南浔最出名的是什么?
    镖师王骅抢着道:是丝绸吧?
    这一路走来,看到好多丝坊。
    不错。
    唐江龙点头,道:但南浔还有一绝——藏书。
    他指着远处一座宅院道:那是刘氏嘉业堂,藏书十余万卷,堪称江南第一藏书楼。
    镖师常瑞咋舌道:十万卷?
    那得看到什么时候?
    众人说笑间,来到一处茶楼。
    唐江龙熟门熟路地点了南浔特色的熏豆茶和定胜糕。
    这熏豆茶可是南浔独有的。
    唐江龙给大家斟茶,道:用青豆、芝麻、橙皮等配料熏制而成,别有一番风味。
    奕帆品了一口,果然香气独特,赞道:好茶!
    难怪能养育出唐兄这般雅士。
    唐江龙笑道:奕兄过奖了。
    说起来,我能有今日,还要感谢武教头的教诲。只可惜...
    他话未说完,奕帆忽然按住他的手,低声道:那边有人一直在盯着我们。
    众人顺着奕帆的目光望去,果然见街角有个身影鬼鬼祟祟地朝这边张望。
    程潇波冷哼一声道:看来不给点教训,他们是不知道收敛了。
    奕帆却道:不必理会。
    我们此行是来游玩的,不要坏了兴致。
    唐江龙也笑道:不错,既然来了南浔,定要带大家去看看小莲庄。
    那可是南浔第一园林。
    众人饮完茶,便向小莲庄走去。
    路上,唐江龙忽然想起什么,笑道:奕兄可知道,这南浔还出过一位名人?
    哦?是谁?
    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
    唐江龙指着远处一座宅院,道:他的故居就在前面。
    奕帆赞叹道:果然是人文荟萃之地。
    众人游览至傍晚,方才回到唐宅。
    唐江龙看着略显破败的宅院,感慨道:明日我便找人修缮宅院。
    这里,终究是我的根。
    奕帆点头道:理应如此。
    待宅院修好,也可作为我们在江南的一个落脚点。
    入夜,众人在宅中歇息。
    奕帆站在院中,望着天边的明月,心中思绪万千。
    这一路南下,虽然危机四伏,但也收获颇丰。
    只是不知,接下来在浙江,又会遇到怎样的挑战?
    他望着皎洁的月光,眼神越发坚定。
    无论前路如何,他都要在这大明天下,闯出一片新天地。
    ……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