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南浔修缮 把酒言欢

推荐阅读: 科举福妻掌中娇三界血歌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最强上门女婿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大唐:我的宝箱强无敌扶摇直上重生官场:我闪婚了美女县长九幽剑帝太虚剑主!

    翌日清晨,南浔镇还笼罩在薄雾之中,唐江龙便早早起身,兴致勃勃地去找工匠了。
    不到三刻钟,他就带着十个泥瓦匠回来了,每人手里都拿着工具,脸上洋溢着笑容——唐江龙开出了每人三两银子的高价,这相当于他们平时一个月的工钱。
    各位师傅,这宅子是我恩师留下的,多年未住,有些破败,劳烦各位帮忙修缮一番。
    唐江龙对着工匠们拱手道,语气诚恳。
    工匠头领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姓方,他笑着还礼:唐公子客气了。
    您给的工钱这么丰厚,我们定当尽心尽力。
    说起来,当年武教头在时,对我们这些街坊都很照顾,帮他修房子,我们乐意得很。
    奕帆等人也来帮忙。
    镖师王骅力气大,负责搬运砖瓦;
    镖师常瑞心思细,帮着修补门窗;
    程潇波则一个纵身就上了房顶,检查瓦片的情况——他漕帮出身,爬高上低的本事自是一流。
    奕帆和唐江龙也没闲着,一个清理院中杂草,一个整理书房。
    唐江龙看着奕帆挽起袖子干活的样子,不禁笑道:奕兄这般身份,干这些粗活倒是毫不介意。
    奕帆抹了把汗,笑道:什么身份不身份的,既然是一起做事,自然要一起出力。
    再说了,活动活动筋骨也是好的。
    程潇波在房顶上喊道:唐公子,这房顶有几处瓦片碎了,得换新的!
    我来!
    唐江龙话音未落,身形一晃,众人只觉眼前一花,他已经轻飘飘地落在了房顶上。
    这一手轻功让下面的工匠们都看呆了。
    好俊的功夫!
    方师傅赞叹道,不愧是武教头的传人!
    奕帆在下面笑道:唐兄这身手,修房子倒是大材小用了。
    唐江龙在房顶上一边换瓦片一边笑道:奕兄说笑了。
    武功再好,该修的屋顶还是要修啊。
    众人忙得热火朝天,镇上不少邻居都来看热闹。
    有位老奶奶拄着拐杖过来,眯着眼睛看了半天,忽然道:这不是小龙吗?
    你回来了?
    唐江龙从房顶轻飘飘落下,认出是隔壁的张奶奶,连忙行礼道:张奶奶,是我,小龙回来了。
    好啊,好啊...
    张奶奶抹着眼泪,道:你师父要是知道你回来了,不知该多高兴...他临走前还念叨着你呢...
    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不到半日功夫,宅院就修缮一新。
    破损的瓦片换了新的,门窗重新上漆,院中的杂草清理干净,连那棵老梅树也修剪了枝桠。
    总算有点家的样子了。
    唐江龙站在院中,满意地打量着焕然一新的宅院,道:等我今后回来,就在这里长住。
    奕帆笑道:既然宅院修好了,不如我们去镇上酒楼庆祝一番?
    我请客。
    众人来到南浔镇上最好的酒楼浔味楼。
    唐江龙熟门熟路地点了当地特色菜:清蒸白鱼、南浔香肉、定胜糕、熏豆茶...
    跑堂的伙计笑着对唐江龙道:唐公子可是好久没来了,还记得您最爱吃我们家的清蒸白鱼。
    唐江龙感慨道:是啊,这一走就是五年。
    没想到这浔味楼还在,老板也还是那个老板。
    奕帆尝了一口清蒸白鱼,果然鲜美异常,赞道:这鱼肉质细嫩,汤汁鲜美,不愧是南浔名菜。
    王骅大口吃着香肉,赞不绝口:这江南的菜就是精致,比我们西北的烤全羊细致多了!
    常瑞笑道:王大哥,你这吃相,可别把江南人吓着了。
    程潇波则对定胜糕情有独钟道:这糕点甜而不腻,松软可口,真是绝了!
    酒过三巡,唐江龙有些醉了,拉着奕帆的手道:奕兄,说真的,要不是遇到你,我唐江龙现在可能还在歧路上徘徊。
    是你让我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奕帆拍拍他的肩膀道:唐兄言重了。
    人生在世,谁能无过?
    重要的是迷途知返。
    你看现在,你不是很好吗?
    午后,酒足饭饱,众人启程前往嘉兴。
    出了南浔,沿着运河行进,但见水网纵横,舟楫往来。
    虽是冬季,但江南水乡的韵味丝毫不减。
    这江南水道,当真是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奕帆望着河景感叹道。
    唐江龙笑道:奕兄好文采!
    不过这运河风光,比起等会儿要到的南湖,又别有一番风味。
    程潇波好奇道:南湖?
    比这运河还美?
    各有千秋。
    唐江龙道,运河热闹,南湖清幽。
    等到了你们就知道了。
    申时三刻,众人终于抵达嘉兴南湖。
    但见湖水清澈,碧波荡漾,湖畔垂柳依依,亭台楼阁点缀其间,果然比运河多了几分静谧秀美。
    好一个南湖!
    奕帆赞道,果然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众人正在欣赏湖景,忽见一位年轻公子带着几个随从漫步而来。
    这公子约二十出头年纪,面容俊朗,气度不凡,身穿一袭月白长衫,腰佩长剑,步履轻盈,显然身怀武功。
    他见奕帆等人气宇轩昂,不由得多看了几眼,上前拱手道:在下陆苗锋,嘉兴人士。
    见各位面生,可是初到嘉兴?
    奕帆还礼道:在下奕帆,这几位是我的朋友。
    我们确实初到贵地。
    陆苗锋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在奕帆身上停留片刻,笑道:各位气度不凡,想必不是寻常人物。
    若不嫌弃,可到在下的庄中小坐?
    奕帆见这陆苗锋谈吐优雅,举止大方,心生好感,便道:那就叨扰陆庄主了。
    前往陆家庄的路上,陆苗锋热情地介绍着嘉兴的风景名胜。
    诸位来得正好,前些年龚勉知府主持重修了南湖烟雨楼,还增筑了钓鳌矶等景点,构建了以烟雨楼为核心的瀛洲胜景
    陆苗锋指着湖心岛的方向,道:如今这南湖景色,比往昔更胜一筹。
    唐江龙笑道:难怪我觉得这南湖比记忆中更美了,原来是经过了整修。
    奕帆点头赞道:这位龚知府倒是做了件好事。
    陆苗锋又道:如今的知府吴大人也是个能吏,去年主持建造了运河入浙第一桥——王江泾桥,极大方便了往来商旅。
    程潇波闻言道:可是那座三孔石拱桥?
    我们来时经过,确实气派!
    正是。
    陆苗锋笑道,看来诸位这一路,对嘉兴的民生建设也多有留意。
    奕帆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能遇到这样的好官,是百姓之福。
    说话间,已到了陆家庄。
    但见庄园坐落在南湖畔,规模宏大,富丽堂皇。
    青砖高墙,朱漆大门,门前两尊石狮子威风凛凛。
    好气派的庄园!
    程潇波忍不住赞叹道。
    陆苗锋笑道:祖上留下的基业,让各位见笑了。
    进入庄内,但见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布置得极为精致。
    时值冬季,园中的梅花却开得正好,暗香浮动。
    这庄园,当真是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奕帆笑道。
    陆苗锋摆手道:奕公子过奖了。
    说起来,这庄园能有今日规模,还要感谢历任知府的治理,让嘉兴商贸繁荣,我们这些商贾才能积累些家业。
    他将众人请入正堂,吩咐仆人奉上香茗。茶是上等的西湖龙井,清香四溢。
    唐江龙品了一口茶,赞道:好茶!这应该是明前龙井吧?
    陆苗锋眼睛一亮:唐公子好品味!
    这正是今年新采的明前龙井。
    说起来,这茶叶能顺利运到嘉兴,还要感谢吴知府修的那座王江泾桥呢。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
    奕帆道:看来这位吴知府,倒是无意中帮了陆庄主一个大忙。
    陆苗锋正色道:其实修桥铺路,受益的是所有百姓。
    就说那座王江泾桥,不仅方便了商旅,也让两岸的百姓往来更加便利。
    这才是真正的德政。
    奕帆点头称是,对这位陆庄主又高看了一眼。
    能从一个商贾的角度看到民生福祉,可见其胸怀不凡。
    众人品茶闲谈,越聊越投机。
    陆苗锋见识广博,谈吐风趣;
    奕帆思路开阔,见解独到;
    唐江龙幽默机智,妙语连珠;
    程潇波虽然话不多,但偶尔插话总能切中要害。
    一时间,堂内欢声笑语不断。
    夕阳西下,南湖上泛起金色的波光。
    陆苗锋见天色已晚,便吩咐准备晚宴。
    今日与诸位相谈甚欢,定要好好喝上几杯。
    陆苗锋笑道,我庄里还藏着几坛二十年的绍兴黄酒,正好与诸位共饮。
    奕帆拱手道:陆庄主盛情,我等却之不恭。
    这一刻,南湖畔的陆家庄内,宾主尽欢。
    而奕帆不知道的是,这次偶然的相遇,将会为他的航海大业带来一个重要的盟友。
    ……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