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借恶之手

推荐阅读: 时间环监狱洪荒:坏了,巫族出了个点子王!恋综嘉宾是癫公,天天没事就发疯重生:我的第一桶金从股市开始月光沉溺于星野开局联手OK,缔造紫金王朝隋末之大夏龙雀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我是你们白月光?不是绿茶男二吗

    马车碾过大都的石板路,沉闷的声响在车厢内回荡。
    一路无话,沉重的氛围如同实质般压迫着陈宜中的呼吸。
    直到回到商行包下的客栈后院,进入赵昺那间守卫森严的上房,隔绝了所有可能的耳目。
    陈宜中才感觉那股胸膛中的悲愤与窒息感稍稍松缓,但取而代之的,是更深沉的压抑。
    赵昺屏退左右,只留陈宜中在屋内。
    他走到桌边,提起温在炭炉上的紫砂壶,不疾不徐地斟了两杯清茶,袅袅热气升腾,却驱不散室内的寒意。
    “坐。”赵昺将一杯茶推向陈宜中面前,自己则坐于主位,姿态依旧平静,仿佛刚才在马车中那番惊心动魄的对话从未发生。
    陈宜中依言坐下,双手捧住温热的茶杯,指尖的冰凉似乎被驱散少许,但心头的寒意却更深。
    他看着眼前这位年轻得过分、心思却深如渊海的公子,心晓对方肯定是有要事与自己相谈。
    赵昺并未饮茶,指尖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一点,发出细微的叩响,目光直视陈宜中,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先生,从即日起,你每周需往仁王寺一趟,拜会那位妙曦大师。”
    陈宜中身体微不可察地一僵,捧着茶杯的手指骤然收紧。
    他喉头滚动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但触及赵昺那双眼眸,所有质疑和抗拒都被硬生生压了回去。
    陈宜中明白,这不是商量,而是命令。
    “每一次。”赵昺只当没看到他的异样,继续说道,“必备重礼。珊瑚、龙涎香、南洋珍玩……库中所有奇珍,任你取用。务必让他感受到你的诚意与乡情。”
    陈宜中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恶心感,声音有些干涩:“公子,此举目的何在?仅仅是与那贼子叙旧?”
    他实在无法再用大师二字,称呼妙曦和尚。
    赵昺微微摇头,眼神锐利了几分。
    “自然不是,叙旧、送礼,只是维系这条线的表象。先生,我要你做的,是借妙曦这块跳板,去接近一个人。”
    “何人?”陈宜中精神一振,这才是关键。
    “桑哥。”赵昺清晰地吐出这个名字,“藏人,曾是帝师八思巴的侍从。”
    陈宜中眉头微蹙,努力在记忆中搜寻这个名字。
    桑哥?似乎有些印象,但又不甚清晰。
    赵昺明白他的疑惑,主动解释道:“此人去年奉旨领兵,平定了乌思藏(西藏)的叛乱,手段狠辣,行事果决,深得忽必烈器重。如今,他住在仁王寺内,在去岁圆寂八思巴的继承者亦连真身边,协理总制院事务(统御天下释教僧徒及吐蕃事务)。”
    “八思巴……去年就已圆寂?!”陈宜中闻言,心中剧震,猛地抬头看向赵昺。
    此等秘闻,公子是如何得知?
    莫非?他暗中已在大都布下了一张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庞大而隐秘的情报网。
    一念及此,陈宜中对赵昺的敬畏与神秘感又深了一层,公子布局之深远,远超想象。
    赵昺对陈宜中的惊诧不置可否,继续分析道:“桑哥此人,出身吐蕃,非汉非蒙,这是他最大的劣势,在朝堂之上,他既不会被真金太子的汉法派亲近,也难被根深蒂固的蒙古勋贵所接纳。但,这恰恰也是他最大的优势!”
    赵昺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正因为他是孤臣,没有根基,日后只能依靠忽必烈的宠信。有着乌思藏平叛的功劳,他早晚会被其重用,来平衡元廷的朝堂!”
    “而今桑哥,最大的靠山八思巴已逝。此时,他看似风光,实则根基最虚,正是我们接近的绝佳时机!”
    赵昺语气加重,看向陈宜中:“妙曦和尚,挂单仁王寺,不过为攀附帝师一系。他与你同是闽乡故人,由他引荐,最合适不过。”
    “先生以虔诚信佛、富甲南洋的儒商身份接近桑哥,最为自然,也最不易引人怀疑。”
    “先生,妙曦和尚再是卑劣不堪,此刻也是我们撬开桑哥,这扇门的一把钥匙。”
    陈宜中沉默了。
    他明白了赵昺的意图,利用妙曦的贪婪和攀附之心,以便日后能搭上桑哥这条线。
    阿合马仗着察必皇后的旧仆身份,与忽必烈的宠信,权势熏天、骄横跋扈,在元廷朝堂之中,汉法派与蒙古勋贵,皆是不入其眼。
    陈宜中私底下与公子讨论,都是断言以其人性格、树敌众多的行事作风,早晚会失势。
    那么,公子口中的这位桑哥。
    非汉非蒙,就是忽必烈眼中的色目人;吐蕃僧人,与忽必烈早期重用的汉人重臣刘秉忠,皆是僧人背景。
    他就是忽必烈眼中,最适合的下一个执掌帝国财权的人选!
    “公子深谋远虑,老朽……明白了。”陈宜中艰难地吐出这几个字。
    想到要再次面对那个掘陵恶贼,还要笑脸相迎,送上重礼,他就觉得心如刀绞。
    但公子对元廷局势的剖析,对未来的预判,让他不得不承认,此计虽残酷,却可能是最有效的。
    赵昺明白他内心的挣扎与勉强,于是透露了更深一层意思。
    “先生,我们对抗元廷,若想撼动其根基,不能只凭一腔热血,亦不能只着眼于疆场厮杀。忽必烈穷兵黩武,四处征伐,其命脉何在?”
    他自问自答,声音低沉而有力,回荡陈宜中耳边。
    “在于元廷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财政制度!阿合马苛敛于民,桑哥若日后掌权,为了彰显其能力,手段只会更甚!他们的无度敛财,是元廷庞大战争的支撑。”
    “吾等要做的,就是要从这最薄弱之处入手!”
    桌上杯中的茶水已凉,赵昺未多在意,直接灌入腹中,继续切入重点。
    “吾,让阿卜杜勒接近阿合马,是要在这棵大树将倾之前,攫取其最后的价值。”
    “吾,让先生接近桑哥,是为了在下一轮元廷财政制度吸血开始之前,便深入其核心,或可影响,或可窥探,或可?在其内部埋下种子!”
    “此二人,一为现在之钱袋,一为日后之财政大臣,皆是吾等断其粮道的关键!”
    他身体微微前倾,直面陈宜中沉思的侧脸。
    “故此,与妙曦和尚虚与委蛇,非为私怨,实为大局。先生心中之恨,某深知。”
    “然,成大事者,当忍常人所不能忍。今日之辱,他日必令其百倍偿还!但此刻,这条线,先生必须维系下去,且要维系得滴水不漏!”
    “先生,你可能做到?”
    陈宜中闭上眼,眼前仿佛又闪过那被曝于荒野的皇陵遗骸,闪过理宗头骨制成的饮器。
    随即,他睁开眼,眼中血丝未退,却多了一份决绝。
    陈宜中站起身,对着赵昺深深一揖。
    他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异常坚定:“公子,良苦用心。老朽,铭感五内!此身既付大业,个人荣辱,何足道哉!妙曦贼子这条线,老朽定当维系周全!必不负公子所托!”
    赵昺看着他眼中那压抑到极致后迸发出的决绝,微微颔首。
    他知道,陈宜中这道坎,算是迈过去了。
    “去吧,先生。早些休息!”
    赵昺挥了挥手,目光再次投向窗外大都的暮色。
    窗棂透进的最后一丝天光,映在他沉静的侧脸上,仿佛镀上了一层冰冷的金边。
    大都之行,寻到妙曦和尚,有谋无胆之辈,早晚顺藤摸瓜,抓住背后蛊惑之手;
    中山府的薛保住,据查已无此人,依目前线索推断,极可能是元廷政治斗争虚构的人物;
    阻碍营救文天祥,只差阿合马这枚棋子的生死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