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可怕的张居正

推荐阅读: 牧神记仙骨风流龙蛇之拳镇山河我与她合租的日子无限复原:开局修复仙骨神髓仙骨九世天雷淬仙骨解咒战纪全民大学霸扶摇直上

    看完题本,张居正心情略显沉重地揉了揉太阳穴。
    这次小规模叛乱或许只是个闹剧,但这已经是半年来第五批死在清查田赋任上的特使了,地方上的反弹力度正在越变越大。
    总的而言,张居正的改革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考成法,一条鞭法,军改。
    一条鞭法是改革的重中之重,而一条鞭法的重中之重,就是改实物税为征收白银,和清查田赋。
    大家对于改实物税为征收白银都没什么意见,朝廷精简了税收机构减少了损耗,乡绅豪强借白银再割民间一波韭菜,利国利民的好事嘛。
    但对于清查田赋,地方士绅和部分官员的意见就不是一般的大了,有些地方甚至还搞出了武装抗税的闹剧。
    也正是由于地方甚至燕京的普遍反对,一条鞭法改革虽然早就被提出,但徐阶、海瑞他们要么缺乏决心,要么缺乏权力,忙活十几年也只在部分地区完成了改革,整体进度仍旧十分缓慢。
    张居正掌权之后再也无法忍受这种龟爬般的进度,决定对反对者们出重拳!
    他觉得朝廷之前真是对这些士绅太和善了,给他们惯出的些臭毛病!
    都指挥使、承宣布政使、按察使都给我动起来!我倒要看看谁敢造反,你敢反、我敢杀!
    等我把审计调查署握在手里,就立刻给审计调查署划定区域,让他们到地方上地毯式审查清查田赋的完成程度,劣绅和敢包庇那些蛀虫的贪官都准备去西南垦荒吧!
    话说海瑞那个老不死的最近格外精神啊?隔三岔五就上题本攻击朝廷施政不当,应该充分考虑到各地区的不同条件,允许百姓自己选择是交实物还是交白银。
    玛德,他是首辅还是我是首辅?内阁都没进过的家伙还敢来教我做事!
    改善民生只是一条鞭法的附带作用,它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大明的财政。
    如果给百姓选择的权力,那一个地区就总有傻子要交实物,地方政府为了储存和运输那些实物修建的仓库、耗费的人力就都不能省。
    这不是成本吗?这不是损耗吗?要是只收白银的话,朝廷能裁撤掉多少人力和仓库啊!
    大明本来就不富裕,财政盈余都是本首辅这么一两一两抠出来的!你体谅百姓谁体谅朝廷!
    都混到这个年纪了还没有心死,他是不知道自己只有知府甚至县令的才干吗?要是让这种人主政,大明亡国了改革都进行不到一半。
    冯保等了半天也没等到下文,不由诧异地挑了挑眉毛。
    “所以呢?事情咱家是全都告诉你了,要怎么处理这些人?”
    张居正笔锋稍顿,即便冯保不主动出卖张四维,他也不会对此事毫无准备。
    “前段时间,一个姓徐的商人托关系找到游四,说他在南漳贼匪首身边安插了内应,可以随时向我通报李自成进京的路线。”
    “......此人可信吗?既然他能往李自成身边安插内应,那他就不可能跟叛军没有联系,跟这种胆大妄为之辈合作很危险。”
    冯保满腹狐疑地皱皱眉头,朝廷在南漳贼中也安插了内应,可李自成行事外松内紧,那些内应根本获取不到什么有价值的情报。
    姓徐的能把内应安插到李自成身边,还能精确掌握对方的位置,他就不可能跟南漳贼毫无关系,反倒像是个两头下注的投机者,想趁他被招安之前主动叛变,为自己谋取晋身之资。
    “我怎么知道?先用着再说,他的要求我看心情要不要满足,要是敢作妖,杀他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张居正则是一副完全无所谓的态度。
    徐四若是真心效力也好,说不定自己看他有用,会随手丢两块骨头出去让他啃啃;
    可他如果想耍点什么花招,他想杀徐四就跟碾死只蚂蚁一样简单。
    这种好处显而易见、还没什么风险的好事,没有拒绝的道理,况且自己接下来确实还需要晋党的配合,不能一棒子打死他们。
    想到这里,张居正从怀里取出一张满是小字的薄纸看了一眼,然后随手将它丢进火盆。
    那是他预备的行动方略,上面写满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应对方法,用来遇到突发情况、大脑宕机时拿出来提醒自己。
    张居正本来想等时机差不多了自己去跟晋商摊牌,可既然晋商主动找到冯保,冯保又主动找到了自己,那计划就得稍微变一变。
    “你带人去天津渡口,杀了李自成,把现场伪装成义士刺杀李自成、叛军暴动官军被迫平叛,之后的收尾自然有我来做。”
    “......南直隶那边没问题吗?李自成不投降,南直隶恐怕还得接着打仗。”
    “边军和湖广的援军到了,狼山总兵刘显向朝廷保证两个月之内平定叛乱,我对他很有信心。”
    张居正小心翼翼地抖了抖手中宣纸,耐心地将纸上墨迹吹干。
    他一开始确实被南漳贼的势头吓住了,生怕对方沿着运河爬到燕京,到时候大明完不完不好说,他的人生肯定就结束了。
    但狼山总兵刘显给了张居正极大的信心,他在朝廷援军到来之前,仅凭麾下三千机动兵力便挫败了义军的北伐,而且还在给张居正的信中对南直隶战局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刘显认为看似来势汹汹的南漳贼只是纸老虎而已,他们能够迅速席卷南直隶不是因为南漳贼多强,而是南直隶的武备太过废驰,且严重缺乏足够的机动兵力,驻防的卫所军一旦溃败领土便成片成片地沦陷。
    他在信中还提到,匪首引以为傲的“天雷引”已经被他破解,无非是在城墙下挖坑,用装满火药的薄棺材进行定向爆破而已。
    那种小孩子的把戏炸炸年久失修的城墙和矮墙还好说,所谓的“天雷引”根本无法对州府城墙造成实质性威胁,几千民勇就能凭借城墙对义军进行有效的阻击。
    这就意味着现阶段的南漳贼跟之前作乱的倭寇一样,对南直隶乡镇威胁极大,却对县城和首府束手无策。
    说难听一点,现在南直隶该烂的地方已经烂完了,其他地方南漳贼短时间内啃不下来,再拖两个月局面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与其这时候与叛军和谈、露出朝廷软弱的一面,不如给他刘显两个月时间,他保证会在两个月之内戡平南直隶之乱。
    既然刘显这么有把握,那张居正自然也就熄了招安义军的心思,他不想给自己的政治生涯再添上这么不光彩的一笔。
    见张居正早就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冯保放松下来,不无调侃地冲张居正笑笑。
    “你帮晋党这么大一个忙,总得跟他们要点好处吧?这样你能给子孙留下些余财,晋党看你收了贿赂也能把心放下来。”
    “想要什么不妨跟咱家说说?咱家最擅长跟这种贪官奸商打交道了,保证帮你把他们的油水全给榨出来。”
    冯保这番话是真心的,反正张居正的名声自夺情事件之后就烂透了,在注重孝道和伦理的大明,他注定了要被人戳一辈子脊梁骨。
    既然名声已经烂完了,那就没必要装什么正人君子,美女、华服、车马……怎么奢华怎么来呗!
    首辅大人为朝廷牺牲这么多,还不能享受享受了?
    “好处?你还真说对了,我确实有事要让晋党帮忙。”
    张居正甩了甩有些酸痛的手腕,他确实准备跟晋党谈条件,不过跟他自己没有关系,他暂时还没什么贪污的心思。
    朱翊钧过于聪明、过于野心勃勃了,朝中很有一批文武大臣摆明了保皇派的身份,只等朱翊钧一声令下就会扑上来撕咬。
    张居正已经在审计调查署和招安义军的事上耍了朱翊钧两次,两人同盟关系不再,朱翊钧现在恨得他牙痒痒,绝不能给朱翊钧任何针对他的口实。
    “俺答汗快老死了,这是大明势力重回草原、夺回河套的千古良机,我已经派人去暗中联系三娘子了,现在差一支可以深入草原、出塞野战的机动部队随时驰援。”
    “你知道的,战马、盔甲、弓箭都很花钱,陕西和宁夏也得提前囤积物资,既然要打仗,那京营和宁夏边军就得重新整编训练,俺答汗在河套建城了,得运火炮过去。”
    “皇帝还不差饿兵呢,朝廷欠了边军多少军饷?打仗之前起码要给人家补上两个月的份额吧?不然我怕动员令前脚到,边军后脚反……”
    张居正絮絮叨叨地啰嗦半天,冯保听得都快翻白眼了,他最讨厌张居正这种“怨妇”状态。
    想想张居正当首辅之前多温润豪迈的一个人,这大明的首辅真不是人当的,那祖传的狗屎财政谁看了都得疯。
    “你到底想说什么?”
    “以朝廷的名义,向晋商贷笔现银不过分吧?”
    “以朝廷的名义……你还不如以自己的名义呢,晋商脑子里得进多少水才敢把银子借给朝廷……”
    冯保差点一口水喷出来,就经济方面,老朱家的名声可一直不怎么样。
    在成祖爷还是燕王的时候,曾经屡次在对蒙古残部的作战中立下战功。
    太祖皇帝龙颜大悦,挥手就重赏了燕王……一大堆宝钞。
    给亲儿子的赏赐都能用宝钞凑合,那太祖皇帝问商人借钱有还的道理吗?不借完钱再把人抄家灭族就算是太祖皇帝宅心仁厚了,沈万三的故事可不是什么个例。
    这都不是肉包子打狗,是要考虑那条狗会不会扑上来把人给吃了的问题。
    “落到我手里,就由不得他们了。”
    张居正温和地笑了笑,眼底却冰冷无比,没有丝毫笑意。
    冯保有些胆怯地咽了咽口水,试图做最后的挣扎。
    “那个,冒昧地问一下:您之后真会还钱吗?”
    “当然会还,不过是以宝钞的形式。”
    好吧,这家伙完完全全就是想白嫖,还是太祖皇帝那种白嫖完再抄家的思路。
    作为传统的儒家精英官僚,张居正秉持着这样一个朴素的观念:商人,就是养来吃的肥猪。
    由于时代和科技的限制,封建王朝不广设哨卡就不可能实现对商业活动的有效征税,但过多的哨卡又会对经济造成严重妨害。
    因此最经济、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放那些商人去赚钱,放那些富商去偷税漏税,等朝廷缺钱的时候爆最大的几个富商金币。
    你偷税漏税的本事再大,朝廷直接抄你家不就行了?这年头太平洋是真加盖,没有提前在海外置办产业一说,赚多少都是替老朱家先存着。
    这样中小规模的商贩有了生存的空间,朝廷有了备用金库,豪商们也能在死之前过几天风光日子,可谓皆大欢喜。
    “我相信你的手段,看来晋商有难了啊……还有什么想要的?一次性说出来,我好跟他们讨价还价。”
    冯保不无感慨地咂咂嘴,一群开钱庄的被穷疯了的张居正盯上,恐怕很难有什么好下场。
    “我看陛下对于审计调查署的改革很好,那些年轻人不仅可以用来查贪腐和通敌,在政务上也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嘛。”
    “朝廷大部分的政务都有旧例可循,只要熟悉了流程、处理起来其实很简单,就算死上一些食古不化的老东西也不会有太大影响,要是有他们帮忙,行政效率能快上不少。”
    “我需要一些经验丰富的老臣带一带那些年轻人,用不了多久,三四年就足够那批新人成长起来。南直隶后续的清查田赋就交给晋党来做,带上审计调查署的新人一起。”
    作为和朱翊钧接触最频繁的人,张居正完全能够理解皇帝陛下的野心。
    朱翊钧对审计调查署的定位从来就不仅仅是一个特务部门,他所期望的是仿效大英帝国的公务员制度,将文官——胥吏变成大臣——公务员,即对现有的行政体系进行扩大化和专业化。
    审计调查署,就是大明由文官体系转变为公务员体系的急先锋。
    这个新部门太重要了,重要到张居正可以摆朱翊钧一道,可以暂时容忍通敌卖国的晋党。
    张居正需要盟友来配合他完成审计调查署的组建和扩大,再帮他练出一批能用的新人。
    对于盟友稀少、连学生都背叛他的张居正来说,现在不是挑选盟友的时候,既然确认自己有拿捏晋党的资本,那晋党再怎么混蛋他都能忍上几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