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驱邪
推荐阅读: 牧神记、 仙骨风流、 无限复原:开局修复仙骨神髓、 我与她合租的日子、 仙骨、 九世天雷淬仙骨、 全民大学霸、 暗月纪元、 李毅黄小蓉、 星际种田:指挥官的黑化美人不好哄、
把该做的事情都吩咐下去后,高要确认四下无人,忍不住冲自己刚收的干儿子抱怨。
“这两天陛下是怎么了?老是没来由地冲咱们发邪火,陛下以前很冷静宽厚的啊?真是邪门了……”
小太监四下张望一番,神神秘秘地把脸凑过去。
“我老家有个说法,说是人如果被某种伥鬼缠上,就容易生无名邪火,到后面整个人都得被气到呕血呕死。”
高要听完倒吸一口冷气,抡圆了臂膀“啪啪”两耳光就把小太监打得眼冒金星,厉声训斥他。
“放你娘的屁!陛下是真龙天子,身上有大明二百年国运化成的金龙护着,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敢来缠陛下?这话让别人听见了仔细你的小命!”
小太监委屈地捂着脸,他说这话前已经确认不会被听到,没人的地方还装忠臣孝子就没意思了。
“小的就是这么一说……老话不都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嘛,请个大和尚来总归不是什么坏事……”
高要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陛下脾气确实比前两位皇帝好上不少,但还没好到能容忍这种屁话的程度。
万一刚才这番话传出去了,连他都要被连累。
不过小太监的建议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个时代还没有“心理问题”一说,抑郁了也不能发到网上求安慰洽流量。
要是像朱翊钧一样有什么怪异的举动,很容易被认为是“中邪”了,请个大和尚来家里念经驱邪也算正常操作。
不过“皇帝中邪”这种说法实在太难听了,高要若有所思地摸摸下巴。
“什么伥鬼不伥鬼的……我觉得陛下受太后熏陶,对佛法感兴趣也很正常,可以请个大和尚过来给陛下讲讲佛法嘛,再顺便念几段辟邪的经文也行。”
这不还是我刚才那个办法吗?那你还“啪啪”给我两耳帖子……
小太监无奈地揉揉脸。
“高僧都陪太后去念经礼佛、给九莲菩萨的金身开光去了,哪还有什么得到高僧能来给陛下讲经。”
高要也犯了难,难道要随便去宫外找个尼姑和尚?
这万一专业能力不达标,邪没驱散事小,妨害陛下的健康和名声事大,太后听说之后非得把他们的皮给活扒了。
可方圆百里有名的大和尚都被太后请去了,他们到哪儿去找个佛法高深的大和尚?
两人面面相觑,小太监忽然猛地一拍大腿。
“小的想起来了!好像还有位高僧留在宫里?其他人都去庙里给菩萨开光了,就他还留在宫里为大明诵经祈福。”
高要猛地一下想起来他似乎见过那位高僧,白白净净地,但身材却高大壮实。
既有读书人的温润儒雅,也有习武之人的英武坚毅,让人看上一眼就印象深刻,站在僧人堆里也如鹤立鸡群一般。
其他能有幸拜见太后的高僧无不师承名家,在直隶地区那都有上百年传承的着名寺院供奉,家学不可谓不渊源。
只有这位高僧既无师承,在直隶地区也没什么香火旺盛的寺庙,籍籍无名地简直就像个孤魂野鬼,按理来说是没有资格进宫面圣的。
但在陛下提议为太后上“九莲菩萨”的尊号后,太后开始广招天下高僧进京,为正在修建的佛寺和菩萨金身开光祈福,无数成名已久的高僧迅速涌入京城。
这位高僧听到消息后,在福建一个商会的资助下进京开坛讲经。
他的言语朴实无华,讲解的佛理即便是目不识丁的百姓也能听懂,更从不摆什么高僧的架子,对贩夫走卒就像对待贵人一般真诚谦卑;
但在与人论辩时则锋芒毕露,经常用讽刺的方式将对手驳地哑口无言,在围观百姓的哄笑声中狼狈离场,好几位成名已久的大师都栽在了他手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愿意听他讲经的百姓越来越多,被他驳倒的高僧名气一位大过一位。
太后听说之后对他很感兴趣,特意派人把他请进宫来。
但他在进宫之后一反常态,无论太后问他什么都一言不发,让太后十分失望,认为他也不过徒有虚名。
只是人都已经请了,总不能当场就给人家赶出去。
太后便索性给了他个诵经祈福的差事,让他留在宫里为死去的宫女太监诵经,等开光结束了再把他赶出去。
小太监说完又有些迟疑。
“太后那眼光多好啊,既然他佛法那么厉害、太后却不喜欢他,会不会是他德行上有点问题?”
高要不以为意地大手一挥。
“别管他德行高不高了,你没看见刚才陛下戾气都大成什么样了?气大伤身,那个和尚有能耐给陛下舒缓情绪当然好,没本事拉过来揍一顿让陛下出出气也行,赶紧去。”
什么德行不德行的,业务能力够强就行,现在最重要的是把陛下心里那股戾气给散了。
至于那个和尚是用讲经,还是用肉身让陛下撒气,高要才懒得管那么多,他得趁费瑛从南直隶回来之前尽可能给陛下留个好印象。
此时的乾清宫内,三个容貌秀丽的宫女正围在朱翊钧身边,忙着为他更衣洗漱,三人脸上都有一抹可疑的飞红。
得益于老朱家二百年来持之以恒的基因改良工程,朱翊钧的卖相相当不错。
虽然说不上貌比潘安,但也是英武俊郎、望之有雄主之风,对这些没怎么见过男人的小姑娘很有杀伤力。
她们是太后特意选到朱翊钧身边伺候的,容貌、家世、人品,甚至伺候人的功夫都经过层层筛选,最后才脱颖而出。
说白了,就是太后相当担忧宝贝儿子对女人的品味,而且朱翊钧年纪也到了,就特意选她们三个来给朱翊钧开开荤。
宫女们也没什么抵触心理,反倒隐隐有些期待和自豪,铆足了劲想给朱翊钧留下个好印象。
毕竟给一般人暖床那叫妾室,但给皇帝暖床那叫妃子,天下有几个人敢看不起皇帝的妾室?
就算没能侥幸得到皇帝的恩宠或诞下子嗣,皇帝临幸过的女人也不会再当一个卑贱的宫女。
她们起码能捞到个不大不小的位分,这不比当一辈子宫女有前途?
而且万一自己就被皇帝看上了呢?老朱家可颇有几个对宫女情有独钟的皇帝。
“这两天陛下是怎么了?老是没来由地冲咱们发邪火,陛下以前很冷静宽厚的啊?真是邪门了……”
小太监四下张望一番,神神秘秘地把脸凑过去。
“我老家有个说法,说是人如果被某种伥鬼缠上,就容易生无名邪火,到后面整个人都得被气到呕血呕死。”
高要听完倒吸一口冷气,抡圆了臂膀“啪啪”两耳光就把小太监打得眼冒金星,厉声训斥他。
“放你娘的屁!陛下是真龙天子,身上有大明二百年国运化成的金龙护着,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敢来缠陛下?这话让别人听见了仔细你的小命!”
小太监委屈地捂着脸,他说这话前已经确认不会被听到,没人的地方还装忠臣孝子就没意思了。
“小的就是这么一说……老话不都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嘛,请个大和尚来总归不是什么坏事……”
高要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陛下脾气确实比前两位皇帝好上不少,但还没好到能容忍这种屁话的程度。
万一刚才这番话传出去了,连他都要被连累。
不过小太监的建议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个时代还没有“心理问题”一说,抑郁了也不能发到网上求安慰洽流量。
要是像朱翊钧一样有什么怪异的举动,很容易被认为是“中邪”了,请个大和尚来家里念经驱邪也算正常操作。
不过“皇帝中邪”这种说法实在太难听了,高要若有所思地摸摸下巴。
“什么伥鬼不伥鬼的……我觉得陛下受太后熏陶,对佛法感兴趣也很正常,可以请个大和尚过来给陛下讲讲佛法嘛,再顺便念几段辟邪的经文也行。”
这不还是我刚才那个办法吗?那你还“啪啪”给我两耳帖子……
小太监无奈地揉揉脸。
“高僧都陪太后去念经礼佛、给九莲菩萨的金身开光去了,哪还有什么得到高僧能来给陛下讲经。”
高要也犯了难,难道要随便去宫外找个尼姑和尚?
这万一专业能力不达标,邪没驱散事小,妨害陛下的健康和名声事大,太后听说之后非得把他们的皮给活扒了。
可方圆百里有名的大和尚都被太后请去了,他们到哪儿去找个佛法高深的大和尚?
两人面面相觑,小太监忽然猛地一拍大腿。
“小的想起来了!好像还有位高僧留在宫里?其他人都去庙里给菩萨开光了,就他还留在宫里为大明诵经祈福。”
高要猛地一下想起来他似乎见过那位高僧,白白净净地,但身材却高大壮实。
既有读书人的温润儒雅,也有习武之人的英武坚毅,让人看上一眼就印象深刻,站在僧人堆里也如鹤立鸡群一般。
其他能有幸拜见太后的高僧无不师承名家,在直隶地区那都有上百年传承的着名寺院供奉,家学不可谓不渊源。
只有这位高僧既无师承,在直隶地区也没什么香火旺盛的寺庙,籍籍无名地简直就像个孤魂野鬼,按理来说是没有资格进宫面圣的。
但在陛下提议为太后上“九莲菩萨”的尊号后,太后开始广招天下高僧进京,为正在修建的佛寺和菩萨金身开光祈福,无数成名已久的高僧迅速涌入京城。
这位高僧听到消息后,在福建一个商会的资助下进京开坛讲经。
他的言语朴实无华,讲解的佛理即便是目不识丁的百姓也能听懂,更从不摆什么高僧的架子,对贩夫走卒就像对待贵人一般真诚谦卑;
但在与人论辩时则锋芒毕露,经常用讽刺的方式将对手驳地哑口无言,在围观百姓的哄笑声中狼狈离场,好几位成名已久的大师都栽在了他手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愿意听他讲经的百姓越来越多,被他驳倒的高僧名气一位大过一位。
太后听说之后对他很感兴趣,特意派人把他请进宫来。
但他在进宫之后一反常态,无论太后问他什么都一言不发,让太后十分失望,认为他也不过徒有虚名。
只是人都已经请了,总不能当场就给人家赶出去。
太后便索性给了他个诵经祈福的差事,让他留在宫里为死去的宫女太监诵经,等开光结束了再把他赶出去。
小太监说完又有些迟疑。
“太后那眼光多好啊,既然他佛法那么厉害、太后却不喜欢他,会不会是他德行上有点问题?”
高要不以为意地大手一挥。
“别管他德行高不高了,你没看见刚才陛下戾气都大成什么样了?气大伤身,那个和尚有能耐给陛下舒缓情绪当然好,没本事拉过来揍一顿让陛下出出气也行,赶紧去。”
什么德行不德行的,业务能力够强就行,现在最重要的是把陛下心里那股戾气给散了。
至于那个和尚是用讲经,还是用肉身让陛下撒气,高要才懒得管那么多,他得趁费瑛从南直隶回来之前尽可能给陛下留个好印象。
此时的乾清宫内,三个容貌秀丽的宫女正围在朱翊钧身边,忙着为他更衣洗漱,三人脸上都有一抹可疑的飞红。
得益于老朱家二百年来持之以恒的基因改良工程,朱翊钧的卖相相当不错。
虽然说不上貌比潘安,但也是英武俊郎、望之有雄主之风,对这些没怎么见过男人的小姑娘很有杀伤力。
她们是太后特意选到朱翊钧身边伺候的,容貌、家世、人品,甚至伺候人的功夫都经过层层筛选,最后才脱颖而出。
说白了,就是太后相当担忧宝贝儿子对女人的品味,而且朱翊钧年纪也到了,就特意选她们三个来给朱翊钧开开荤。
宫女们也没什么抵触心理,反倒隐隐有些期待和自豪,铆足了劲想给朱翊钧留下个好印象。
毕竟给一般人暖床那叫妾室,但给皇帝暖床那叫妃子,天下有几个人敢看不起皇帝的妾室?
就算没能侥幸得到皇帝的恩宠或诞下子嗣,皇帝临幸过的女人也不会再当一个卑贱的宫女。
她们起码能捞到个不大不小的位分,这不比当一辈子宫女有前途?
而且万一自己就被皇帝看上了呢?老朱家可颇有几个对宫女情有独钟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