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把狼引进来了!
推荐阅读: 牧神记、 仙骨风流、 无限复原:开局修复仙骨神髓、 我与她合租的日子、 仙骨、 九世天雷淬仙骨、 全民大学霸、 暗月纪元、 李毅黄小蓉、 星际种田:指挥官的黑化美人不好哄、
朱翊钧则完全没有在意到她们的异样,他正忙着思索一会要用什么姿态去见冯保,怎么不着痕迹地把清儿的下落给打探出来。
“给朕找了个大和尚,特别能掐会算那种?朕要这种人做什么?”
听到高要的提议,朱翊钧诧异地挑了挑眉毛。
他也没说过要找什么大师来诵经啊?高要怎么突然做这种多余的事?
朱翊钧本想直接拒绝,但考虑到自己马上就要干大事,现在找人算上一卦好像也不是什么坏事。
信奈那孩子好像也是这样,平时一副不敬神佛的模样,一到关键时刻就老老实实到寺庙祈福。
想到这里,朱翊钧还是轻轻顿首应下了这件事。
不久之后,高要带着一名白净高大的年轻僧人走进乾清宫,朱翊钧侧过头来看了他一眼。
“草民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察觉到朱翊钧的目光,僧人立刻按照高要教授的那样五体投地,整个人几乎趴着跪伏在地上,动作比很多朝中老臣都要标准。
朱翊钧不置可否地点点头,本事怎么样不知道,但这个态度和卖相是过关的。
即便在宫内,皇帝要出行也不是什么随便的事。
更衣、洗漱、准备车驾和护卫......每次出门都得忙活大半天。
反正离宫人们准备好车架还有一段时间,既然自己对他的第一印象还不错,那何不顺便听他讲讲佛法呢?就当解闷了。
“起来吧,高要说你能掐会算,佛法很精深?”
虽然朱翊钧的态度很随和,但僧人没有丝毫放松,把事先准备好的应答老老实实背了出来。
“小僧法号弥苦,福建汀州人,师承汀州隐山寺住持寻慧,六岁那年便由师父亲手剃度,如今已经钻研了二十三年的佛法。”
“至于卜卦和佛理,小僧不敢在陛下面前口出妄语,这些只能说略懂一二,但如果陛下有兴趣,小僧自然乐意效劳。”
朱翊钧听完忍不住笑了一声,连心中的戾气都稍稍消散。
“大师这名儿挺二次元啊......不,没什么,就当朕刚刚说了句蠢话吧。”
弥苦心中又惊又喜,传教这种事讲究一个你情我愿,他确实准备了几句缓和场面的俏皮话,但没想到能只凭法号把皇上给逗笑。
趁着气氛良好,他连忙开始兜售自己进宫的真正目的。
“小僧的专长乃是释经论道,如果陛下允许,小僧希望能为陛下释经论道。”
朱翊钧上下打量弥苦一眼,虽然心里已经决定听听他的看法,但仍忍不住出言讥讽。
“释经论道?太后请来的高僧多了,朕看你年岁连三十都不到,又能学出些什么?”
弥苦心中越发镇定,他平静而严肃地朝朱翊钧躬身施礼,弯腰的幅度之大,几乎让头碰到脚尖。
“陛下今年也不过十六岁,但小僧自福建北上燕京以来,一路上所结识的平民与显贵多有称颂陛下贤明的,朝廷许多弊政也在陛下的治理下变为良政,惠及天下百姓。”
“由此可见能力与德行未必取决于年龄,甘罗十二岁拜相,陛下十岁即位,足见年龄不过是庸才的借口,像陛下这样的贤者年纪轻轻便能实现令人惊叹的伟业。”
“小僧不敢与陛下相提并论,但也自认为有些慧根,二十年来对修行也从未松懈,虽然不敢说有什么精深的体悟,但姑且还吃透了两本经书,有在陛下面前献丑的信心。”
朱翊钧听到这忍不住嗤笑一声,在嘉靖、隆庆皇帝接连驾崩之后,大明近十年的朝政确实迎来了一段难得的稳定期,国力和民生都有不小改善,百姓歌功颂德也很正常。
但那都是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人主导,内阁和六部诸位大臣忙到尿血的功劳,朱翊钧最多也就给张居正点建议,这放在后世顶多也就算个论文三作,有严重的镀金嫌疑。
弥苦倒好,上下嘴皮子一碰,把功劳都归拢到他身上了。
不过朱翊钧虽然明白这些道理,心中倒也没有对弥苦起什么轻视之意。
在他看来,弥苦此人气度不凡、眉宇间颇有傲色,年纪轻轻便能从福建跋山涉水进京开坛讲经,心中一定是有傲气在的。
但今日他却肯这般放下身段来溜须拍马,那他的所欲所求就一定非常之大。
能屈能伸,所图深大,朱翊钧从来都不讨厌这种有野心和能力的人,笑呵呵地觑了弥苦一眼。
“口气倒是不小......既然你这么自信,那朕就给你一个机会,在朕起驾之前,说说你的经书。”
自认为拿捏住了弥苦的心思,朱翊钧捏捏宫女的手心,示意她们的动作慢些。
弥苦感激地躬身行礼,脸上涌现一抹不正常的潮红。
在当朝天子面前讲经论道,最终让陛下接纳他们的信仰......
这是二百年来他这一派所有人共同的梦想,今天,就要在他手中实现了!
由于过度激动,他的心跟打鼓一样“突突”地跳个不停,以至于呼吸都有些困难。
弥苦深呼吸三次,勉强将心绪平复下来之后才缓缓开口。
“佛言:阿弥陀佛光明明丽快甚,绝殊无极,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而为诸佛光明之王,故号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超日月光佛。其光明所照,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常大明。”
朱翊钧一开始还笑呵呵地听着,但他越听越觉得不对劲,总觉得自己好像在哪里听过这段话,而且某些字眼听上去相当耳熟。
不止是典籍,他肯定还在南洋某些人的嘴里听到过,而且不止一个人!
沉默半响,朱翊钧脸色骤变,他的神情忽然变得严肃起来。
他想起来了,弥苦所背诵的这段经文出自《大阿弥陀经》,这本书书乃是佛教净土宗的重要经典,至今仍被很多信徒奉为圭臬。
朱翊钧抬手制止为自己更衣的宫女,转过身来上下打量一番弥苦。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弥苦笑而不语,再度朝着朱翊钧躬身行礼。
朱翊钧不动声色地后退几步,躲在宫女身后与弥苦拉开距离、随时做好跑路的准备,同时还不忘用杀人的眼神狠狠瞪着一脸茫然的高要。
这个蠢材!居然把狼给引到他面前了!
“给朕找了个大和尚,特别能掐会算那种?朕要这种人做什么?”
听到高要的提议,朱翊钧诧异地挑了挑眉毛。
他也没说过要找什么大师来诵经啊?高要怎么突然做这种多余的事?
朱翊钧本想直接拒绝,但考虑到自己马上就要干大事,现在找人算上一卦好像也不是什么坏事。
信奈那孩子好像也是这样,平时一副不敬神佛的模样,一到关键时刻就老老实实到寺庙祈福。
想到这里,朱翊钧还是轻轻顿首应下了这件事。
不久之后,高要带着一名白净高大的年轻僧人走进乾清宫,朱翊钧侧过头来看了他一眼。
“草民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察觉到朱翊钧的目光,僧人立刻按照高要教授的那样五体投地,整个人几乎趴着跪伏在地上,动作比很多朝中老臣都要标准。
朱翊钧不置可否地点点头,本事怎么样不知道,但这个态度和卖相是过关的。
即便在宫内,皇帝要出行也不是什么随便的事。
更衣、洗漱、准备车驾和护卫......每次出门都得忙活大半天。
反正离宫人们准备好车架还有一段时间,既然自己对他的第一印象还不错,那何不顺便听他讲讲佛法呢?就当解闷了。
“起来吧,高要说你能掐会算,佛法很精深?”
虽然朱翊钧的态度很随和,但僧人没有丝毫放松,把事先准备好的应答老老实实背了出来。
“小僧法号弥苦,福建汀州人,师承汀州隐山寺住持寻慧,六岁那年便由师父亲手剃度,如今已经钻研了二十三年的佛法。”
“至于卜卦和佛理,小僧不敢在陛下面前口出妄语,这些只能说略懂一二,但如果陛下有兴趣,小僧自然乐意效劳。”
朱翊钧听完忍不住笑了一声,连心中的戾气都稍稍消散。
“大师这名儿挺二次元啊......不,没什么,就当朕刚刚说了句蠢话吧。”
弥苦心中又惊又喜,传教这种事讲究一个你情我愿,他确实准备了几句缓和场面的俏皮话,但没想到能只凭法号把皇上给逗笑。
趁着气氛良好,他连忙开始兜售自己进宫的真正目的。
“小僧的专长乃是释经论道,如果陛下允许,小僧希望能为陛下释经论道。”
朱翊钧上下打量弥苦一眼,虽然心里已经决定听听他的看法,但仍忍不住出言讥讽。
“释经论道?太后请来的高僧多了,朕看你年岁连三十都不到,又能学出些什么?”
弥苦心中越发镇定,他平静而严肃地朝朱翊钧躬身施礼,弯腰的幅度之大,几乎让头碰到脚尖。
“陛下今年也不过十六岁,但小僧自福建北上燕京以来,一路上所结识的平民与显贵多有称颂陛下贤明的,朝廷许多弊政也在陛下的治理下变为良政,惠及天下百姓。”
“由此可见能力与德行未必取决于年龄,甘罗十二岁拜相,陛下十岁即位,足见年龄不过是庸才的借口,像陛下这样的贤者年纪轻轻便能实现令人惊叹的伟业。”
“小僧不敢与陛下相提并论,但也自认为有些慧根,二十年来对修行也从未松懈,虽然不敢说有什么精深的体悟,但姑且还吃透了两本经书,有在陛下面前献丑的信心。”
朱翊钧听到这忍不住嗤笑一声,在嘉靖、隆庆皇帝接连驾崩之后,大明近十年的朝政确实迎来了一段难得的稳定期,国力和民生都有不小改善,百姓歌功颂德也很正常。
但那都是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人主导,内阁和六部诸位大臣忙到尿血的功劳,朱翊钧最多也就给张居正点建议,这放在后世顶多也就算个论文三作,有严重的镀金嫌疑。
弥苦倒好,上下嘴皮子一碰,把功劳都归拢到他身上了。
不过朱翊钧虽然明白这些道理,心中倒也没有对弥苦起什么轻视之意。
在他看来,弥苦此人气度不凡、眉宇间颇有傲色,年纪轻轻便能从福建跋山涉水进京开坛讲经,心中一定是有傲气在的。
但今日他却肯这般放下身段来溜须拍马,那他的所欲所求就一定非常之大。
能屈能伸,所图深大,朱翊钧从来都不讨厌这种有野心和能力的人,笑呵呵地觑了弥苦一眼。
“口气倒是不小......既然你这么自信,那朕就给你一个机会,在朕起驾之前,说说你的经书。”
自认为拿捏住了弥苦的心思,朱翊钧捏捏宫女的手心,示意她们的动作慢些。
弥苦感激地躬身行礼,脸上涌现一抹不正常的潮红。
在当朝天子面前讲经论道,最终让陛下接纳他们的信仰......
这是二百年来他这一派所有人共同的梦想,今天,就要在他手中实现了!
由于过度激动,他的心跟打鼓一样“突突”地跳个不停,以至于呼吸都有些困难。
弥苦深呼吸三次,勉强将心绪平复下来之后才缓缓开口。
“佛言:阿弥陀佛光明明丽快甚,绝殊无极,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而为诸佛光明之王,故号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超日月光佛。其光明所照,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常大明。”
朱翊钧一开始还笑呵呵地听着,但他越听越觉得不对劲,总觉得自己好像在哪里听过这段话,而且某些字眼听上去相当耳熟。
不止是典籍,他肯定还在南洋某些人的嘴里听到过,而且不止一个人!
沉默半响,朱翊钧脸色骤变,他的神情忽然变得严肃起来。
他想起来了,弥苦所背诵的这段经文出自《大阿弥陀经》,这本书书乃是佛教净土宗的重要经典,至今仍被很多信徒奉为圭臬。
朱翊钧抬手制止为自己更衣的宫女,转过身来上下打量一番弥苦。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弥苦笑而不语,再度朝着朱翊钧躬身行礼。
朱翊钧不动声色地后退几步,躲在宫女身后与弥苦拉开距离、随时做好跑路的准备,同时还不忘用杀人的眼神狠狠瞪着一脸茫然的高要。
这个蠢材!居然把狼给引到他面前了!